蔡雨杉
【摘要】2005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的大幅波動使跨國企業經營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本文從公司業務實際出發,淺析多種衍生產品對匯率風險管理的效果,并給出適用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跨國公司 匯率風險 衍生工具
2005年07月21日,人民銀行正式宣布,廢除原先盯住單一美元的貨幣政策,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此,跨國經營的企業所面對的匯率風險進一步加大。
一、匯率變動給跨國集團公司帶來的影響
跨國集團公司的的業務分布多個國家,與國外公司結算通常會收付大量外幣,持有外幣債務,或以外幣表示其擁有的資產、負債的價值,匯率變動會給公司經營效益帶來不確定性。公司面臨的匯率風險是在不同貨幣的相互兌換和折算中,匯率變動影響海外項目的投資盈虧。在大大小小的海外業務里,一些項目利潤微薄,若考慮匯率波動,很可能零利潤。
對于海外業務不斷發展壯大以及占比很高的跨國集團公司而言,如何做到控制匯率浮動對項目利潤的風險,在順應市場客觀規律發展的前提下減少損失,顯得尤為重要。
二、常見的匯率風險管理方式
在此,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
例如:A公司注冊地在中國,財務報表計價貨幣為人民幣。并在美國開設有辦事處,與美國的B企業有業務往來且采用美元結算。A企業預計將在3個月后收到B企業支付的貨款100萬美元。當前的人民幣匯率為100美元兌換600元人民幣。
若按當前的匯率結算,A企業將收到60000萬人民幣。
若3個月后,人民幣貶值,100美元兌換700元人民幣,則A企業將收到70000萬元人民幣,因為匯率的變動,A企業收到的款項增加了10000萬元。
若3個月后,人民幣升值,100美元僅兌換500元人民幣,則A企業僅能收到50000萬元人民幣,則A企業因為匯率的變動,收到的款項減少了10000萬元。
倘若我們再次假定,該業務的毛利僅5000萬元,那么由于人民幣的升值,使得該項目最終虧損!因此,由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使得A企業未來的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也就是面臨著匯率風險。
那么如何來規避匯率風險呢?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就是讓一切的不確定性都確定下來!
策略一:與業務往來單位在進行合同談判時,盡可能采用本企業的記賬本位幣計價和結算,那么,A企業未來的款項就是始終確定的,但匯率風險也就相應轉移給了B企業。因此,該策略比較考驗銷售人員的談判能力。
策略二:采用風險管理工具,進行套期保值。
在本案例中,A企業將在3個月后收到100萬美元,即A企業將在3個月后賣出100萬美元。那么A企業可以考慮選用以下套期保值工具:
(一)遠期合約
A企業可購買遠期合約,約定3個月后無論市價多少,均按100美元兌換600人民幣的價格賣出100萬美元給遠期合約的相對方。當A企業在3個月后收到B企業的回款100萬美元時,即按約定的價格賣給合約相對方,則A企業收到的款項確定為600萬人民幣。
但是,由于遠期合約難以標準化,交易困難,因此,現在較少采用這一方式。
(二)期貨合約
期貨合約是在遠期合約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A企業可選擇持有外匯期貨美元空頭合約,即在期貨合約到期時,按照合約約定的價格賣出100萬美元。目前期貨市場采用標準化的合約,合約交割不以實物交割,即在合約到期日,直接支付人民幣即可。
例如,在本例中,若A企業的期貨合約價格為100美元600人民幣,若合約到期時,現貨市場價格為100美元700人民幣,則A企業作為空頭方,期貨交易賬戶將被扣減100萬人民幣;同時A企業在現貨市場將收到的美元賣出,收回700萬人民幣。則綜合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兩個賬戶的余額,A企業收到了600萬人民幣。
但若在合約到期時,現貨市場價格為100美元500人民幣,則A企業作為空頭方,期貨交易賬戶將收到100萬人民幣;同時A企業在現貨市場將收到的美元賣出,收回500萬人民幣。則綜合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兩個賬戶的余額,A企業收到了600萬人民幣。
因此,采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使得A企業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將收到600萬人民幣。
但是,以上兩種情況CFO所獲得的評價很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在第一種情況下,由于CFO采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導致公司“虧損”100萬元,職位堪憂;而在第二種情況下,由于CFO采用套期保值工具,使得公司多賺了100萬元,將可能獲得更多的獎勵。
此外,期貨市場本身是在動態交易過程中,因此價格是由市場決定,價格波動較大,同時,存在活躍的市場,也可以及時平倉。但是在空頭頭寸的選擇上需要進行謹慎的分析。
(三)外匯期權合約
期權又稱為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利,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權利金)后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美式期權)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指歐式期權)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指履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
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是指在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協議持有人按規定的價格和數量購進合約標的物的權利。看跌期權是指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協議持有人按規定的價格和數量賣出合約標的物的權利。
因此,A企業可以選擇購買看跌期權,該看跌期權合約價格為1萬元,且合約約定3個月后A企業有權利按照100美元600人民幣的價格將100萬美元賣出。
那么在合約到期日,若市場上100美元可以兌換700美元,那么A企業就可選擇不執行該期權合約,而直接在現貨市場上賣出,則A企業可收到700萬人民幣,扣除1萬元購買期權合約的費用,總計收到699萬人民幣(相較于不購買期權合約少收入1萬元)。
若在合約到期日,市場上100美元可兌換500人民幣,那么A企業就可選擇執行該期權合約。則A企業的期權賬戶將收到100萬人民幣(合約交割相對于現貨市場的溢價),并在現貨市場上賣出美元,收到500萬人民幣,總計收到600萬人民幣,扣除1萬元合約費用,總計599萬人民幣(相較于不購買期權合約,多收入99萬人民幣)。
在實務操作中,可能因為頭寸的計算錯誤以及期權市場保證金交易,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三、對匯率風險管理的啟示
一般大型的跨國企業,且在采用外幣進行計價和結算的業務量較大的情況下,會成立或雇傭專門的管理團隊對外匯風險進行管理,如華為,在倫敦設立了全球財務風險控制中心,將非常有助于外匯風險的管理。
在難以實現復雜的匯率風險管理方式的情況下,應注意以下幾點:其一,在項目談判時,爭取以人民幣計價和計算合同額;其二,若難以實現人民幣計價,則在進行項目盈利能力分析時,應考慮到匯率波動對項目收益的影響,保留利潤空間;其三,加快應收賬款回收,減少應收票據的使用,降低外匯風險。
參考文獻
[1]李中華.集團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現狀和未來設想.2011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秀論文選,2012.
[2]侯振國.淺談我國企業在跨國貿易中匯率風險的管控——以外匯期權為例[J].財會學習,2016年05期.
[3]王曉旭.我國跨國公司匯率風險管理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年35期.
[4]胡小榮.如何應對跨國公司經營中的匯率風險[J].時代金融,2013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