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隨著《社會保險法》的貫徹實施,確保社會保險基金的應收盡收,維護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杜絕社保基金的瞞報、漏報,拖欠社保基金的發生,應該對社保基金征繳進行稽核。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稽核工作還存在一些阻力和難點問題。文章通過分析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稽核工作中的現狀,對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稽核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社會保險基金 基金征繳稽核 建議
一、社會保險基金的概念和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稽核的內容
我國社會保險基金是我國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等的規定,為實施社會保障制度而建立的適用于專款專用的資金。2013年,我國社保基金預算按險種分為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基金等社會保險基金。
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稽核是社保經辦機構依法對我國參加社保的用人單位和人員應繳納的社會保險情況進行的核查,主要針對于參保單位的職工人數、繳費工資、職工工資總額、社保繳費情況、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情況進行的征繳稽核。稽核內容包括:1、單位和繳費個人申報的社會保險繳費人數、繳費基數是否符合國家規定;2、參保繳費單位和個人是否能夠按時、足額地繳納社會保險費;3、參保單位和個人的補繳情況;4、規定的或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交辦的其他稽核事項。
根據《社會保險征繳條例》地規定:參保繳費單位應該按月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并經社保經辦機構審核后,讓參保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繳納社會保險費。
二、現階段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和基金稽核工作的現狀
(一)目前參保單位存在申報繳費基數的謊報、漏報、瞞報、低報等現象
就社會保險基金收入來看,單位職工平均工資待遇等與上報繳費基數不符,部分繳費基數沒有出現增長率,還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從而影響到社會保險基金收入的增長,進而影響到基金支付保證。
謊報繳費基數使得一些即將退休人員社會保障得不到落實。還有一些單位把漏報繳費基數當作單位控制成本,進而追求企業利益的一種手段,并沒有把社保福利待遇納入到每月的應發工資里面,而是把它發放到其它科目里;進而使得這些企業大幅度減少了社會保險費,使社會保險基金稽核工作變得非常復雜。
(二)目前稽核對象呈現多樣化趨勢
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有、民營、外企、小型企業,還是城鎮、個體等,這都是社保基金稽核的對象。參保單位用工多樣化,他們用勞動代理取代勞動合同,或者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逃避社會保險基金稽核,同樣也給稽核工作帶來難度和挑戰。
隨著大批農民工的進城,鑒于建筑、餐飲等服務工作的特殊性,大多勞動者對用工單位和自己作為勞動者,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義務意識的淡薄,并且缺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主動性,有些務工人員只看到拿到手里的工資,而不愿從個人收入中扣除自負比例數額,這樣就助長了企業不依法繳納社保費,不給農民工參保的意愿。
(三)由于社會保險基金稽核的成本較高外地即將退休人員認證質量較低且費用較高
社保辦理機構數量有限,所需要的辦公經費缺乏,致使很難適應當前社會保險的發展。尤其是對居住外地的退休人員,其保險認證工作是由其發放養老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實施,使得在外地退休人員的生存水平也較低。
(四)存在對社保繳費基數理解的誤區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職工應發工資為基數的,一些單位卻是以扣除個人負擔各項保險費、個人所得稅及住房公積金后的實發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這是錯誤的,顯然是
縮小了工資總額的構成,進而造成保費的少繳、漏繳,降低了職工繳費基數和個人帳戶金。
(五)目前我國現行執行的《社會保險稽核辦法》依據的還是2003年2月由原中國勞動保障部頒布的
這個辦法是根據國務院在1999年頒布的征繳暫行條例制定的,沒有和《社會保險法》同步,所以對社會保險基金稽核工作手段欠缺,同時對社會保險違法、違規現象制裁不力,處罰力度不夠,只能對一些不按要求整改的單位移送勞動監察部門去辦理。
(六)社保基金征繳稽核人員少、辦公設備單一、機構不規范
目前,我國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稽核存在人員少,并且經辦人員身兼數職的現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稽核人員要求素質高,且懂業務,懂會計、審計等知識,使得真正符合條件的人員更加少。缺乏硬件,比如,沒有交通工具和錄音、錄像等設備。這樣使得稽核工作增大,難度加大。稽核機構重疊且混亂,不同險種有不同基金稽核機構,造成財力、人力等的各種浪費。
三、社會保險基金稽核工作中問題的幾點建議
如何服務和服從于十八大精神?在我國目前經濟形勢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問題。如何應對新問題?解決老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新的思路,使社會保險基金稽核工作盡快適應新形勢。
(一)不斷完善社會保險法律法規
企業瞞報、漏報社保基數的現象,影響到在職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必須通過對參保單位的實地核查,對其發生原因認真分析,強化基金稽核、健全保險監督機制,完善稽核管理,改變舊有的,傳統的“重征繳、輕稽核”的老做法,確保社會保險基金以稽核促征繳的新機制。
(二)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為社會保險基金稽核工作隊伍配備專業化綜合素質高的稽核人員
他們不但要有政策水平,還要熟悉會計規則和會計、審記的其他法規,隊伍要定期培訓,重點管理,同時基金稽核人要還要自覺學習,自我超越。建立稽核獎勵制度,對基金稽核工作中出現的違規、違法現象,給予舉報人員以不同的獎勵措施,對誠信的單位予以鼓勵并表彰,曝光基金欺詐行為,查處社會保險費的漏、冒、跑、滴現象,提高基金征繳稽核的效率。
(三)整合基金征繳隊伍對稽核機構統一
為減少避免重復稽核,減少浪費,就需要進行隊伍整合,實行交叉稽核。可以進行分組互相學習,并且交流各自經驗。加強稽核人員對參保人員、參保單位的實時狀態了解。在實際工作中提高基金稽核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加強與社保機構、參保單位的信息交流工作,及時掌握情況,保證信息暢通,定期公開交流信息。
(四)基金征繳稽核工作要分工合作協同管理
做好外地參保人員稽核工作,并且盡量減少稽核成本,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完善外地退休人員的信息調查制度。嚴格享受養老認證,確定無誤給予發放。
參考文獻
[1]劉擇.社會保險稽核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社會保障研究,2009.6
[2]黃寅桓.論社保內控模式在財務評審和操作上的弊病及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12,24(2):185-187.
[3]肖杰.社會保險費征繳稽核中常見的問題及思考[J].經濟師2009,10
[4]張偉秋.淺析強化社會保險稽核力度提高社會保險基金的質與量[J].科學與財富,2014,(3):262-262.
[5]陳效東.社會保險稽核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4,(36):40-40..
[6]李小冬.加強企業養老保險稽核工作實踐探討[J].科技創新與用,2012,(3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