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咨詢(本刊整理)

2015年11月22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領導人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發布聯合聲明。聯合聲明指出,RCEP對于提高區域民眾生活水平、帶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路徑。領導人要求談判團隊加緊工作,力爭在2016年結束談判。
根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計劃,16個成員國已初步同意削減65%的商品(達8000-9000個項目)關稅。泰國商業部長阿披拉迪表示,該協議是10月12-16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的第10次談判小組會議上達成的,之后提交至11月在吉隆坡舉行的東盟峰會審議,計劃2017年強制實行。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在2012年11月提出,旨在加深10個東盟成員國與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新西蘭和韓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特別是商品、服務和投資之間的聯系。
如果協議簽署,成員國之間將形成一個擁有35億人口、貿易額達107億美元,占全球貿易近30%份額的經濟圈。中國是該貿易協定的主要推動者,而這一協議也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看作是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替代品。還有35%的商品不包括在最初的協議中,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成員國有望10年內逐步實現零關稅,而在2017年后,不削減關稅的商品比例下調至20%。與此同時,圍繞另外15%的商品的進一步談判也十分必要,其中大部分為敏感商品。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中的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新加坡、越南和文萊等7個國家也是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12個簽署國中的一部分。
泰國2014年向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成員國出口1270億美元商品,占其出口總值的56%,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車及零配件、塑料粒、化學品、電腦及配件、橡膠及橡膠制品。而泰國從上述成員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有機械產品及零部件、鋼鐵及鋼鐵產品、原油和集成電路產品,總值1330億美元,占泰國進口總額的58%。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成員國2014年對泰國直接投資總額為2800億銖,占外國直接投資的70%。
泰國商業部長表示,相較于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更具吸引力,因為后者囊括了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的人口都在10億以上。
然而,應該注意的是,RCEP的參加國發展水平存在巨大差異,在爭取實現上述目標的進程中仍將遇到多項問題。盡管各方決心避免低效率處理相關問題,但所涉及范圍之廣泛和事項之多也是需要按照既定規則逐步完成,因此,實施規則是建立好RCEP的基本步驟。
版權聲明:本欄資料全部版權歸屬安邦集團,并得到中國-東盟中心支持,《時代金融》編輯部付費授權刊用,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免責申明:本欄目信息均來源于聯合主辦方認為可信的市場公開資料,但聯合主辦方對所引用信息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承諾或保證。本欄目的內容、觀點、分析和結論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政治傾向,聯合主辦方不承擔任何第三方因使用本欄目及信息時之作為或不作為某項行動而產生的(無論是直接、間接、隨之而來或附帶者)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