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偉民
身體前傾,如一張弓,布滿青筋的雙手緊拽住肩上的繩索,邁著負重的腳步,或朝日晚霞,或披星戴月,緩緩前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盡頭……餓了,啃一口擱在板車上發硬的苞蘆;渴了,山里多山泉,隨處一張口,就能喝個飽……真到了人疲車乏時,找一處稍平路段,車輪下墊一兩塊石頭,穩固車身后,倚著車把就能美美地睡上一覺。兩個小時或3個小時……歇夠了,不管天有沒有亮,那個拘僂的身影又開始在一條條山道上動了起來。車子后頭推車的是吳老漢,前頭用繩索拉車的是他的女人——不能算妻子——他們充其量只是搭伙過日子罷了。這個女人名叫鄭仙仂。拉車的那些年,她已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人——
鄭仙仂出生于1916年5月5日,休寧縣海陽鎮蘿寧街人,她的出生地卻在安慶。還在襁褓之時,被父親一頭鍋盆一頭筐,越數百里之遙挑到了休寧,并在縣城郊區搭了一個草棚,臨時安了家。鄭仙仂的孩提時代,幾乎是在乞求中過來的。像大多數的移民戶一樣,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再苦再累,也得咬牙頂住。這一頂,倏忽間,已然百年……
2015年立冬時節,我們來到了休寧縣蘿寧街古墨巷10號,一間剛建不久的新閣樓。一進門,主人迎了出來,六十多歲年紀,中等個頭,顯得精神。一陣寒喧后,主人自報家門:他叫吳阿田,休寧縣汪村鎮人,這個房子是他前些年復建的,靠南的半邊就住著他的嬸嬸鄭仙仂。鄭仙仂說不好普通話,聽力卻非常好。一只右眼殘疾了,凹下去一個洞,是她80歲那年動手術留下的。從那以后,全靠侄子吳阿田、侄媳余雪珠請醫問藥,張羅照應。
我和百歲老阿婆的交流,就在菊香沁脾的墻院里開始了。短短的兩個小時里,鄭仙仂就像一部放映機,細說著她的百年往事和滄桑,更多的是在訴說時的從容和淡定,還有存在心里的對“兒孫”輩的感激。
◎ 婚嫁起波瀾

鄭仙仂18歲時,出落成了一個楚楚可人的大姑娘。上門說親的踏爛了門檻,可她卻愣是看中了一個休寧大山深處汪村鎮的吳姓小伙子。那個小伙子就是吳阿田的叔叔。
“叔叔人帥氣,又敢擔當,對人誠懇,做事認真,我估計嬸嬸就是看中了他這些。”吳阿田介紹,“嬸嬸年輕時,脾氣特別犟,認準的事,九頭牛拉不回的。加上她為人善良,又肯吃苦,和叔叔一交往,就對上了眼。”
那時候,吳家叔叔在縣城當伙計,沒錢也沒房,棲身之所是鄭家邊上的一幢茅棚。不嫁縣城里有錢有房的人,偏偏愛上一個窮小子,這讓經歷了人生百味,在苦水中熬大的鄭父無法接受,可最后終究拗不過女兒。沒有任何的儀式,沒有擺酒席,鄭仙仂出嫁,等于是從一間草棚搬到了另一間草棚……等待她的依舊是個一貧如洗的家。
新婚的日子,鄭仙仂一邊體會著人生的美好和快樂,一邊卻不得不繼續東家西家地上門做手藝。“那個時候,女人的衣服不是對襟的,而是從左往右斜搭過來,紐扣也是用布做的。”鄭仙仂說,一般兩天才能做成一件上衣,她手頭快,一天半就可以完成了。因此,那時候,請她上工制衣的人家都得排隊預訂。鄭仙仂和丈夫日復一日的辛勞,終于在25歲時,有了自己的房子,小日子也慢慢有了起色。
◎ 一生未生養
鄭仙仂說,丈夫是個實在人,從來沒有因為她不生養而埋怨過她,直到去世,都沒有和她提過這個話題,這是讓她一輩子感激的。
鄭仙仂50歲時,丈夫因病辭世,撇下了她一個人。這時,另一個男人闖進了她的生活,那就是丈夫的哥哥,她原來喊“大伯”的那個男人。“我們只是搭伙過日子,大伯早離婚了,一直一個人過,或許我們是同病相憐吧。”
“按現在的話說,我父親和嬸嬸合伙過日子,那叫抱團取暖。可嬸嬸,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從此干起了拉車的活,應該說,比以前更苦了。”吳阿田介紹,父親在運輸隊工作,干的是拉板車的活,砂石要運,百貨也要運。運砂石大多在縣城及周邊,路途要近一些,還能回家睡個安穩覺,可運百貨,卻要到鄉下四處跑。最遠的地方是三江源頭鄉鎮,天蒙蒙亮出發,半夜也回不了家,只能風餐露宿。鄭仙仂從五十多歲一直拉到70歲,在近20年“陸地上的纖夫”的生涯里,繩索在她的雙肩勒下了數道深深的印痕……
“后來父親去世了,我們也把嬸嬸當母親看待,接到一起過日子。嬸嬸拉板車,吃得苦太多了,可這些苦卻錘煉了她的身體,嬸嬸能活到百歲高齡,全是被板車的繩索‘勒’出來的。”吳阿田介紹。
◎ 歡笑度百年
在大家的眼中,鄭仙仂大度、大方、熱情,從不計較得失。老人的房間擺放有序,被子疊得十分整齊,一身衣著,也特別干凈得體。百歲年紀,依舊如此,必定是個懂得生活的老人。而侄子侄媳悉心的照料,也讓老人的老年生活有了依托。
侄孫吳應貴在縣開發區工作,特別疼他的“奶奶”,凡有一點好東西,就會買來孝敬老人。吳阿貴說,徽州人老講“傳家有道”,這“有道”,就得先講孝心。“嬸嬸雖然沒和父親結婚,但他們已經是事實夫妻,算起來也是我母親。我侍奉她,也是要讓我的子孫后代懂得孝悌傳家的道理。”
現在的鄭仙仂兒孫、曾孫承歡膝下,日子每天都是新的。就算家人上班,或外出有事了,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她還時不時地哼幾句歌,唱幾段戲。
人生有年歡笑過,苦盡甘來越百秋。在這里,我們在為吳阿田一家人點贊的同時,也真誠祝愿鄭仙仂老人身體健康,快樂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