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寶媽媽++龔思瑩
作者介紹和照片同前。
轉眼間,寶寶就要上幼兒園了,對寶寶來說,即將面臨的是一個未知的、充滿新鮮感的世界,但同時,離開自己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不免會讓寶寶有各種小小的情緒和不安。所以,在寶寶入園初期,父母需要了解并做好充足的入園準備,緩解寶寶入園的分離焦慮,讓寶寶順利地邁入他們人生社會的第一步。
為什么寶寶會產生這些焦慮的情緒呢?分離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表現為與依賴的對象分離以后,隨即產生傷心,痛苦,不安的感覺或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表現。分離焦慮主要是因為寶寶離開了依戀的對象,產生了不安全感,每個寶寶因為性格的不同,所以表現出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大聲哭鬧,阻止依戀對象的離開。
一開始高興入園,過了幾天怎么都不愿意去幼兒園。
雖在家人的勸說下同意到幼兒園,但是情緒上一直悶悶不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
那么如何有針對性的幫助這些不同性格、不同表現的寶寶呢?
類型一:性格倔強,強勢。當要求不能被滿足時也不會輕易妥協的寶寶。
分析:父母需要耐心與寶寶進行溝通,一次一次進行心理上的疏導,想辦法說服寶寶接受去幼兒園這件事情,不能因為寶寶堅持不去幼兒園做出的一些哭鬧行為而放棄原則。其實這類寶寶,外表很倔強、強勢,內心是很害怕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的。所以最好給他們一些過渡的時間,讓他們慢慢熟悉了解環境。
策略:1.可以先讓寶寶上半天幼兒園,2周以后再送全天。
2.可以提前多帶寶寶去幼兒園看看、玩玩。在暑假里也可以和班主任老師打電話熟悉老師的聲音減少寶寶的不安全感。
類型二:性格隨和,適應能力強,開始有一些不開心,但是幾天以后就可以適應幼兒園生活。
分析:這類適應能力非常強的寶寶,也是和父母科學的教養方式有關,從小就讓寶寶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經常外出旅游……屬于善于與人交往的寶寶。但是這些寶寶也會有焦慮的情緒,只是他們會把這些情緒壓在心里,父母不要以為寶寶表面上開心就沒有問題,也需要與寶寶進行溝通,讓他的焦慮情緒有一個好的出口,他很快就會擺脫這種情緒了。
策略:在寶寶剛開始集體生活的時候,父母要多多地與寶寶交流。這個階段要特別關注寶寶的情緒變化。
類型三: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在家中父母沒有對其有所要求,來園后發現習慣被限制,出現哭鬧甚至打人的現象。
分析:這類型的寶寶在幼兒園也是十分多見的,現在寶寶都是家里的寶貝,什么要求都被滿足,有什么不順心的,一哭,父母也馬上無原則投降。當這些寶寶到了幼兒園,發現自己還要受到行為的約束時,肯定會出現極大的逆反心理,產生焦慮不愿意入園的情況。
策略:父母在家里,就要對寶寶有所要求,教給寶寶一些自我控制的方法。告訴他,要遵守一些必要的規則,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還有教寶寶一些與別人相處的方法,要用嘴巴告訴別人自己的想法,而不能用小手。
類型四:因為在家里日常生活沒有形成一定的規律,無法與幼兒園作息時間一致而產生焦慮情緒。
分析:因為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都是在家,家人會根據寶寶和自己家里的生活習慣安排寶寶的作息時間,但是既然寶寶要上幼兒園了,父母就要幫助寶寶提前去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安排,在幼兒園該吃午飯的時間,寶寶吃不下; 該睡覺的時間,寶寶睡不著。對寶寶來說確實很難受,肯定會有焦慮的情況出現。
策略:父母在家要配合好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幫助寶寶一起進行調整。如果寶寶到吃飯的時間他不想吃,可以先少吃一點。如果寶寶在午睡時間,睡不著,可以先閉上眼睛,安靜地躺在床上。相信父母的堅持,一段時間以后,寶寶就會慢慢適應幼兒園的作息。千萬不要去批評寶寶,這樣寶寶容易沒自信,膽怯,反而更加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