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穎婕
近些年,選擇剖宮產的準媽媽越來越多,她們或許知道順產的好處,但是出于主觀的意愿,原因可能是感覺更安全,害怕疼痛,或者僅僅是要挑個日子……這種做法是否可取?在選擇剖宮產的背后,有時候可能會付出一些可怕的代價。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都希望再添一位寶寶,然而,剖宮產手術后再次懷孕,風險就極大的提高。就好比你的第一個寶寶住的是新別墅,他如果是破墻而出的(剖宮產),那么第二個寶寶就只能呆在年久失修的二手危房了,這個危房很可能在寶寶還沒安全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坍塌了——子宮破裂。危及的是你和寶寶的生命。
當然,大多數情況不會有如此可怕的結果,但也可能孕囊會著床在剖宮產切口的疤痕上。通常而言,受精卵就像種子種植在土壤中一樣著床在子宮內膜處,形成胎盤,從母體吸收營養。如果不幸種植在這個疤痕上,就相當于種子種在巖石上稀薄的土壤中,營養少,影響胎寶寶的發育。而且這個地方是子宮最薄弱的地方,如果恰好內膜沒長好,胎寶寶可能長在巖石的縫隙中,形成切口疤痕妊娠、兇險的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在足月前就需要介入,否則足月分娩時容易發生嚴重的產后出血,甚至母親的子宮、生命會保不住。
首先,剖宮產后出血更多。即使順利的剖宮產,平均出血量也要比陰道分娩多出500毫升的血。對于準媽媽而言,產程中大量出血,可能會導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產后大出血還可能會讓新媽媽患上一種叫作席漢氏綜合征的疾病(由于出血過多,孕期增大的腦垂體供血不足而壞死,從而導致內分泌失調),典型表現為:產后大出血后長期衰弱乏力,最早為無乳汁分泌,然后繼發閉經,即使月經恢復,也很稀少,繼發不孕等等。多數患者有水腫、體重下降,少數有消瘦惡病質,嚴重的還可能需要終身藥物替代治療。同時,大出血也意味著需要輸血,而輸血也帶來輸入不潔凈血的風險。
此外,剖宮產也意味著感染的風險大大上升。因為在手術時,醫生切開了皮膚與子宮,寶寶出生的同時,也代表著媽媽的腹腔與外界、與陰道相通。雖然手術前嚴格進行消毒,也使用經過嚴格消毒的器械、抗生素、層流手術室等等,看似已經極大地減少了感染的機會,但還是有一些抵抗力低的準媽媽會不幸發生感染。
剖宮產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形成的原因之一。如果把子宮比喻成一間房間,那么子宮內膜就相當于房間內部的墻紙。月經周期中,月經時這層壁紙脫落,而月經結束時會再貼一層新的壁紙。但有時候,這些內膜會離開它原來的位置,游走到其它器官,就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陰道分娩的時候,這些內膜脫落會以惡露形式從陰道排出體外;但剖宮產時,寶寶是破墻而出的,會有一部分子宮內膜隨之進入腹腔、進入腹壁,它們不僅種植在異處,還會依舊像原本那樣受激素的控制,定期生長脫落出血。可是,子宮表面的子宮內膜脫落后會隨經血流出體外,但離開子宮的子宮內膜出血無處流淌,越積越多,在原位形成了湖泊——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
子宮內膜異位癥突出的癥狀是痛,每次月經來潮的時候就會痛——痛經。很多產婦剖宮產兩三年后發現腹壁切口上有個包塊逐漸長大,每次來月經的時候會痛,而且包塊越來越大、越來越痛。而一旦發現這個情況,就說明你不幸中招了。剖宮產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隨著剖宮產增多而越來越多,得了切口內異癥,患者不得不再次經歷一次手術。
對于有疤痕體質的準媽媽而言,手術后很容易發生腹膜的粘連、腸道的粘連。如果日后患上其它需要開腹手術的疾病,如闌尾炎、卵巢囊腫、腸道疾病等,那么當初的剖宮產就會帶來巨大的陰影。因為腹腔里的解剖結構非常復雜,發生粘連后更需要醫生仔細辨別、分離后,才能完成手術,因此極大地增加了手術的難度。
TIPS:順產,也沒那么痛
準媽媽大多都知道陰道分娩的好處,可是一想到順產可能會遇到的疼痛,就瞬間失去了信心。的確,分娩確實太痛了,我也經歷過,過去千千萬萬的女性都經歷過。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安全藥物的開發,女性的福音來了——我們可以選擇分娩鎮痛。分娩中使用麻醉鎮痛,對分娩過程沒有影響,對新生兒沒有影響,可以有效緩解分娩疼痛。
所以,準媽媽們,如果沒有剖宮產的必要性,還是放心大膽地去試著陰道分娩吧,會有醫護人員全程看護和安慰你,疼痛時麻醉醫師也很樂意幫你解決問題,要相信自己,對寶寶負責,對自己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