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許臻:一是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僵尸企業”,另一方面要通過提供公共服務,幫助實體經濟領域的企業家更新知識、轉變觀念,順應產業變革趨勢,謀劃新發展。要重塑制造業,但不是回歸傳統制造業,而是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二是要依法保護信用數據,在收集和使用社會信用大數據時,要規范個人隱私保護。
市人大代表文新春:在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上海的國企要積極作為。一是要實施大集團戰略,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二是要實施品牌戰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發展能級;三是要實施“走出去”戰略,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讓企業更好發展,不斷做大做強。
市人大代表楊振峰:一是在經適房的分配使用、校安工程、老舊小區供水改造等民生問題方面,要研究和建立事后評估機制,對民生項目執行效果予以考核和評估。二是要積極開放社會資源,為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場所,這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三是對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在工資薪酬、退休待遇政策上適當傾斜,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市人大代表張慎峰:為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一是要加強對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加快創立“戰略新興板”的支持力度;二是要支持上交所等各駐滬交易所不斷改革創新,使其充分發揮功能、提升效率;三是要在豐富金融市場產品和工具方面,增加原油期貨上市交易和股票指數期權等產品;四是在引進人才方面推出具有針對性的優惠措施,不斷增強對金融人才的吸引力。
市人大代表趙燁:一是要加強電子商務監管力度,提高監管人員能力,關注電商平臺下單額與撤單額,引導商家有序競爭,規范市場秩序。二是要關注創新型小微企業的成長,在初期發展過程中給予適當政策傾斜,比如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端人才個人所得稅抵扣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三是政府要建立科技智囊專家庫,促進專家和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市人大代表樊漢彬:為進一步推動兼具國際化水平與海派特色的上海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一是要適度擴大春季高考招生計劃,鼓勵更多本科院校參與春季高考招生;二是要大力優化高校自主招生考試選拔方式,把學科興趣、特長、素養和學生創新潛質作為選拔的重點;三是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質量和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凸顯教書育人的本質。
市人大代表強金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進一步加強科學管理,引入市場化手段。一是要切實提升醫務人員待遇,穩定現有醫務人員隊伍,吸引年輕人從事醫務工作,為本市醫療事業發展作出貢獻。二是在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中,醫療資源要向郊區傾斜,切實提高郊區的醫療水平,使郊區的人民群眾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市人大代表黃克斯:為推動建筑行業裝配式產業發展,一是要加大產業技術工人的培養力度,由政府主導、企業配合,通過實施和完善技術等級考試制度,將產業工人培養成為真正的專業化產業技術人才。二是要科學研究建筑設計和裝備等方面的行業標準,可以由政府或行業協會牽頭制定相關標準。三是要優化相關稅收制度,理清稅收內容,避免重復收稅。
市人大代表姚薇:為加快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步伐,一是要注重創新平臺建設,更好地發揮創新聯盟的作用,搭建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資源整合,為中小科技型企業發展提供政策和平臺保障。二是要激發企業創新動力。三是加大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四是要按照不同項目細化標準,完善企業科研經費發放的考核制度。
市人大代表王國忠: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一是要完善政策,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提高補償水平,按照“誰保護誰受益”原則,將補償資金直接補給農民個人。二是要鼓勵當地企業吸納農民就業,積極發展家庭農場,鼓勵農民參加職工保險,并給予適當補貼。三是要保障民生,逐步縮小農保與城保的差距,提高農民醫療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