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瑩 何顯龍
本屆以來,長寧區人大常委會牽頭開展并撰寫區委重點調研課題5篇,圍繞常委會審議議題形成調研報告21篇,指導10個街鎮形成調研報告50篇,組織長寧區的市人大代表形成調研報告3篇,指導區人大工作研究會形成調研報告12篇……這一篇篇的調研報告,無不顯示著本屆人大對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視。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朱言文一直認為,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就是要深入基層和部門,開展調查研究,“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近年來,區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強和改進調研工作,努力在改進調研方法、完善調研機制、轉化調研成果等方面下功夫,為人大依法履職、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調研體系
長寧人大充分整合調研力量,注重點面結合、上下聯動,構建了多層次、全方位的調研體系。
黨組牽頭開展區委重點課題調研。這是長寧區歷屆傳承下來的好做法,圍繞全區重點工作,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每年都會承接并牽頭開展調研。本屆以來,已形成了《鞏固文明創建成果、提升城區環境品質調研報告》《關于優化樓宇經濟服務機制、加快重點區域綜合功能配套,提升以貿易為引領的現代服務業能級的調研報告》《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口綜合管理,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優化人口結構”的調研報告》《長寧區“十三五”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研究總報告》《關于深入推進依法治區,進一步提升法治環境的調研報告》等調研成果,提出了加強城區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加快推進虹橋機場東片區改造、不斷增強區域創新活力等意見建議,形成調研報告和若干分報告,并由區政府黨組形成相應的實施方案,提請區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后實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圍繞審議議題開展調查研究。各室、工委圍繞常委會審議議題和常委會重點工作開展基層調研,形成了關于加快樓宇經濟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涉外社會組織服務與監管、區域城市建設與管理公共安全情況、創新機制夯實基礎拓寬代表聯系群眾渠道等專題調研報告,有效提高了常委會審議質量,推動政府相關工作開展。
指導各街鎮人大代表組開展調研。充分發揮閉會期間代表作用,指導各街鎮人大代表組開展調研,各代表組每年召集代表圍繞全區和街鎮重點工作開展調研,形成了挖掘社區文化資源,推進社區“愛照護”居家養老服務的思考等專題調研報告,極大豐富了代表組活動的內容和質量,提升代表履職能力。
組織長寧區的市人大代表開展調研。近幾年來,就關于推動現代航空服務業差異化發展、推動設立“上海虹橋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推進長寧科創中心建設等主題,組織市人大代表積極調研,調研成果得到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部分調研成果還得到了市相關部門的專題答復。
指導長寧區人大工作研究會開展調研。充分發揮人大老同志熟悉人大工作和全區情況的優勢,形成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長寧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長寧區社會醫療機構現狀與發展等調研報告,為人大工作和區域發展建言獻策。
一定要重視代表主體作用的發揮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人大調研工作開展得深不深、透不透,離不開人大代表的參與和支持。常委會領導多次強調,視察調研要組織人大代表參與,通過調研更為準確、直觀地了解實際情況,代表履職才更有底氣,才能更好地發揮代表優勢,獻計獻策。
注重發揮代表專業優勢。在人大代表中有很多精英人才,他們或是各階層的代表,或是各行業的專家,或是經驗豐富的領導。長寧區人大積極邀請代表參加各類調研、座談、視察等活動,借助代表的專業優勢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使得調研報告具有更強的前瞻性、全局性和可操作性。如,市人大長寧代表組開展《關于集中優勢資源,打造“中山公園地區科創服務帶”》課題調研過程中,調研小組由熟悉相關行業以及具有專業背景的代表擔任召集人,為專題調研創造條件、提供專業技術方面的支撐。
注重發揮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優勢。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是連接政府和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長寧區人大在調研工作中,堅持廣泛聽取代表意見,掌握基層第一手資料,及時將代表在選區代表聯系點、集中下社區和“兩代表一委員”聯合接待中收集到的問題和建議體現在調研報告中,使人大調研更加接地氣、出實效。如,在開展《關于優化經濟樓宇服務機制、加快重點區域綜合功能配套,提升以貿易為引領的現代服務業能級》的調研過程中,有代表提出不少樓宇白領反映中午就餐難、就餐貴的問題。調研組吸納了該代表的意見建議,提出了大力推進“白領午餐”工程的對策建議。
多種方式方法助推調查研究
區人大常委會不斷創新調研方式、豐富調研手段、拓展調研渠道,通過打好“組合拳”,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調研活動。
堅持人大“周四調研日”活動。人大把每周四定為下基層調研日,常委會領導以集體調研的方式,深入街鎮、社區,走訪部門、企事業及代表單位,深入了解區情、傾聽民聲,旨在了解基層的工作,幫助推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堅持“請進來” “走出去”。邀請專家學者等“外腦”參與調研工作,為調研提供專業力量,同時,還通過“走出去”到兄弟區縣和外省市考察交流,學習借鑒經驗。在今年開展的《關于深入推進依法治區,進一步提升法治環境》課題調研過程中,長寧區人大就多次邀請高校學者、知名律師等參與課題評審,組織課題組成員到黃浦區人大學習交流依法治區工作,并赴江蘇南京、四川成都等地進行學習考察,以完善調研報告。
將調研與監督工作有機結合。將調研與執法檢查、專題審議等相結合,還嘗試了在調研過程中,組織代表向相關部門面對面開展詢問,推動“一府兩院”改進工作。
探索與第三方機構開展合作。在《關于深入推進依法治區,進一步提升法治環境》的調研過程中,課題組就與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合作開展了“法治長寧”建設民意調查問卷,用翔實的數據來“說話”,對調研報告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
調研成果的轉化是根本目的
長寧區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特別注重增強調研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區委、區政府的實施項目。區人大常委會黨組牽頭開展的不少區委重點課題調研,調研報告后面都會附政府黨組出臺的實施方案。而且,在次年,區人大還會圍繞區政府實施方案的開展情況開展跟蹤監督。如,針對2013年區委重點調研課題是《關于優化樓宇經濟服務機制、加快重點區域綜合功能配套,提升以貿易為引領的現代服務業能級》的調研報告,在2014年區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專題聽取和審議了區政府關于加快樓宇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并開展了專題詢問。
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常委會審議意見。人大的不少調研都是圍繞常委會審議議題開展的,調研的過程也是常委會組成人員為審議做準備的過程,因此有不少調研中提到的意見建議轉化為組成人員的審議發言,成為常委會審議意見,交相關政府部門辦理,如,《關于物業服務政府指導價放開之后長寧區住宅物業服務價格變動情況的調研》《關于推進“智慧社區、數字惠民”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等。
將調研成果轉化為代表議案以及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督促政府部門加強落實力度,有力推動問題解決。其中,《關于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的調研報告》《推進社區“愛照護”居家養老服務的思考》等調研成果,最終轉化為本屆人大的議案《關于加快發展我區養老事業的議案》,并于2015年交由區政府辦理。
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市級相關部門的參考依據。2014年市人大長寧組代表形成的《關于推動設立上海虹橋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的調研報告》,得到了市發展改革委會、經濟信息化委、商務委、上海海關、虹橋商務區管委會、上海機場集團等單位的專題回復,并將虹橋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發展納入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推動本市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整體工作中予以深化推進,同時在市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市級專項規劃中予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