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人大代表都是兼職,很多更是第一次被選為人大代表,“初來乍到”,面對著全新的挑戰。如何幫助人大代表迅速進入角色、依法履職,這是加強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方面。
履行代表職責是人大代表的法定義務,但現實中,一些人大代表存在“徐庶進曹營”的現象,缺席多、發言少,甚至一言不發;還有個別人大代表僅僅把代表身份當成一種榮譽,選舉時積極,履職時消極。這些問題的出現,既與個別人大代表在履職上“力不從心”有關,也與其對憲法法律為人大代表設定的法定義務不了解有關。
代表在履職中要想有所作為,不僅依賴個人豐富的知識、閱歷、經驗等,而且也離不開對憲法法律的真誠信仰,以及對中央精神和社會需求的準確把握。人民選出了人大代表,表達了對代表們的充分信任,但并不意味著代表就完全具備了履行代表職責的素質和能力。代表履職能力的獲得,需要一個學習和培養的過程,有計劃地組織代表參加履職學習,是各級人大常委會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
同時,履行代表職責是一件實踐性極強的工作。代表履職不是在學習班上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代表們走到田間地頭,走進工廠學校,走入每一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此提出的議案建議才有源頭活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止,履職學習不是履職的結束,而是履職的開始。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算是合格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