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
2015年12月7日下午四點多,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將于14日至15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
這一消息的發布最終證實了“重要會議即將在鄭舉行”的傳言。
實際上,早在此前兩天,鄭州已進入高規格安保狀態,通向鄭州的交通要道布滿了安保人員。在外交部發布“上合總理會”選址鄭州之后,鄭州市公安局正式發布了將于12月9日舉行安保工作預演的公告。
外交部消息公布后,“上合總理會”選擇鄭州,一時成為最熱門話題。上合組織歷年會議都有幾大層次,其中,最重要的是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合組織峰會”,已于2015年7月9日至10日在俄羅斯烏法市舉行。而“上合總理會”是僅次于“峰會”的重要性會議,這是有史以來鄭州首次接待這么高規格的國際會議。這么重要的會議選在鄭州開,河南本土媒體《東方今報》首先從安保方面做了解讀,河南近幾年一直在開展“平安河南”建設,且在重要時刻從來沒有“掉過鏈子”,而上合總理會在鄭州召開,安全性自然是有保障的。
隨之,鄭州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內陸城市成為“上合總理會”舉行地,“二三線城市新機遇”“一帶一路”“鄭歐班列”“鄭東新區CBD優勢”等成為各大媒體解讀的重點。
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畢曉哲在《鄭州辦上合見證全面對外開放》一文中寫道:“中國改革開放正在邁入新的階段,在深化改革的大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崛起,正是中國在區域發展平衡上取得的巨大成效,是中國全面對外開放的見證。”
一財網則從上合總理會到鄭舉行,看出了“二三線城市將分享更多機遇”。該網刊文分析,在北上廣等城市病愈加嚴重的情勢下,我國的城市發展戰略有望調整。并依據“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曾經指出:“要發展一批中心城市,強化區域服務功能”分析,如果要發展中心城市,中西部將成為重點,鄭州、長沙等人口大省的省會將會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在中國政府網《李克強邀請上合組織各國總理齊聚鄭州的四重深意》一文中,從“鐵路心臟、鄭新歐班列:交通樞紐助力經貿交往”“密集交通網、‘互聯網+’:內陸城市開放‘逆襲’”“產城結合、以人為核心:新型城鎮化的絕佳樣本”“工業化催生現代化:產能合作的鮮活注腳”四個層面透析緣由。
文中首先從2015年7月召開上合峰會的地點在俄羅斯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烏法,談及本次上合總理會選址鄭州同樣是中國縱橫的鐵路樞紐,素有“中國鐵路心臟”之稱,加之鄭新歐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上合組織成員國,這也讓鄭州成為上合組織合作框架內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其次,作為一個內陸城市,鄭州通過密集的鐵路、公路、航空網絡,并利用“互聯網+”,積極發展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的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吸引了近500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而鄭州的這一發展模式對于上合組織的內陸國家以及各國的內陸城市而言,無疑具有很強的示范意義;再次從鄭東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絕佳樣本”的發展路徑來講,對于上合組織各國推進城鎮化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最后又談到,對于農牧業發達、工業相對薄弱的上合組織國家而言,發生在河南的這場工業化轉型,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重要借鑒,更是李克強總理倡導“國際產能合作”的鮮明體現。
14年前的2001年,人口近億、城鎮化率不足24%的河南省還是名副其實的“鄉土河南”,而作為省會的鄭州,囿于城區面積小、鐵路分割嚴重的困境,還無法承擔“中心城市”的功能。時任河南省省長的李克強因此拍板決定,面向全球征集方案,高起點、大手筆規劃建設鄭東新區,輻射帶動周邊和全省的城鎮化進程。據報道,在和“上合總理會”各國政要參觀時,李克強指著周圍一片片整潔現代的建筑群落向各國領導人介紹14年間鄭東新區CBD的翻天巨變。他在那樣的氛圍中順勢提出,上合組織各國在工業化、城鎮化方面合作的空間和潛力巨大。
鄭東新區的建設被稱為李克強總理的“大手筆”,上合總理會選址鄭州由此有了更深層次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