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嬋娟



編者按:世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數據庫(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atabase)匯集了各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概況。其中,印度職業教育篇(http://www.unevoc.unesco.org/go.php?q=World+TVET+Database?=en&ct=IND)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國際中心(UNESCO-UNEVOC)匯編并于2015年10月出版,具體介紹了印度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TVET)的使命、策略和立法情況,教育系統,治理和經費,國家資格框架的和質量保障機構,最后總結了印度TVET的重大改革項目及其面臨的挑戰。
一、TVET使命、策略和立法
(一)TVET使命
印度TVET的使命是推動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將其日益增長的人力資源轉變為有技能、有能力的勞動力。
(二)TVET策略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2-2017年)》(Twelfth Five Year Plan)支持TVET政策,旨在幫助印度政府實現其發展目標。其中,卷3涉及教育,特別強調教育對社會、經濟、政治轉型的重要性。規劃制定了很多與TVET相關的目標,具體包括:與勞動部和行業合作,將中等教育,特別是職業技術項目,與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聯系起來;通過針對失學兒童的TVET項目,改善兒童輟學情況以及促進教育公平;增加TVET項目的數量;鼓勵和促進學生參加中等教育層次的職前教育項目;建立相關機制,整合不同政府部門、私營機構和職業教育機構所提供的職業教育項目;改善TVET教師培訓項目,以確保教育質量;整合職業教育與學術課程的內容,TVET項目需要培養包含行業所需的通用型和特殊型職業技能。
另外,《國家青年政策》(the National Youth Policy)列出了一些干預措施,特別強調通過進一步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提高青年就業能力。
《國家技能發展政策》(the National Policy on Skill Development)旨在讓個體提高技能、能力,獲取知識,以及在全國和國際層面獲得認可的資格證書。該政策的目標包括以下五點:一是增加終身學習的機會,特別是青年、女性和弱勢群體;二是鼓勵利益相關方參與制定技能發展計劃;三是培養適應目前以及新興勞動力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勞動力;四是建立能應對利益相關方需求的靈活交付機制;五是協調不同的部、邦、公立機構和私立機構。
(三)TVET立法
《國家憲法》(the National Constitution)指導國家和各邦的各方面政策,包括教育領域的政策。《兒童免費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法35號》 (the Right of Children to Free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Act No. 35)保障兒童免費接受義務教育直至完成初等教育的權利。TVET的相關法律如下。
第一,2007年頒布的《國家理工學院法》(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ct)提出,給那些根據1961年頒布的《理工學院法》(the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Act)成立的國家理工學院提供額外的資金以及政府支持。
第二,根據1987年頒布的《全印度技術教育委員會法》(the All India Council for Technical Education Act),印度創立了全印度技術教育委員會,并對委員會的結構框架進行了規劃。該法闡述了委員會的功能,要求委員會協調及整合技術教育和管理教育的發展,并開發及實施相關標準。
第三,1961年頒布的《理工學院法》將一些理工學院確立為國家重點學院。該法要求學院提供工程和技術類、科學和藝術類的項目和研究。
第四,1961年頒布的《學徒法》(the Apprentices Act)呼吁對學徒培訓項目的提供進行管理與調控。該法還呼吁中央學徒委員會(Central Apprenticeship Council)確保按照教學大綱和培訓階段進行教學。
二、TVET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系統
在完成5年初等教育之后,學生將繼續接受5年初級中等教育,以完成10年的基礎教育。之后,學生可以接受高級中等教育,以完成12~13年的學校教育。因此,印度普通教育系統包括10年基礎教育、2年高級普通教育以及學術型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則包括中等教育層次的2年高級職業教育或2年職業培訓或3年綜合技術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層次2~5年的綜合技術教育(見圖1)。
(一)正規TVET系統
在中等教育層次,TVET由初級中等教育和高級中等教育提供,學生可以在下列項目中進行選擇。第一,為期兩年的高級中等和職業教育。職業教育項目通常是幫助學生為未來的工作做準備,或者為之后接受高等綜合技術教育做準備,而學術課程是為大學教育做準備。第二,由公立工業培訓學校(Industrial Training Institute,ITI)和私立工業培訓中心(Industrial Training Centres,ITC)提供的職業培訓課程,培訓時間為1~2年。根據“技工培訓計劃”(Craftsmen Training Scheme),TEVT系統也為初中八年級以上的學生提供培訓課程,課程包括打字、秘書事務、計算機操作員和項目助理、建筑制圖、電力工程技術員、電子、制冷和空調、鉛工業、圖書館助理、剪裁和服裝制作。第三,由綜合技術學校提供為期3年的中等教育水平的技術和工程教育課程。
職業教育中央研究院(the Pandit Sunderlal Sharma Central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PSSCIVE)根據“國家職業教育資格框架”(NVEQF)設置職業教育課程,涉及汽車、信息技術、零售、安全和醫療保健領域。
(二)學徒制項目
遵循《國家學徒制培訓方案》(the National Scheme for Apprenticeship Training),學徒制項目主要針對相關行業和團體中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以及高級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學徒制培訓包括工程和技術領域的122門學科,以及職業領域的122門學科。學徒制培訓持續時間各不相同,學徒可以通過獲得獎學金來支付學費。
(三)高等教育層次的TVET
高等教育層次的TVET由綜合技術學校和大學提供。工程、醫學、農業、牙醫學和建筑學專業的本科教育年限為4~5年。由綜合技術學校提供的職業教育時間為2~3年。學生必須獲得高中畢業證書,才能學習綜合技術學校和大學的課程。
(四)非正規和非正式TVET系統
非正規TVET項目由一些國家機構、私人機構和項目提供。例如,隸屬于勞動和就業部的國家職業培訓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Vocational Training,NCVT),為中學畢業生和非正式部門的工人提供模塊化的就業技能教育(Modular Employable Skills,MES)。國家職業培訓委員會為14歲以上的童工提供優先教育,幫助他們學習就業技能,以獲得工作。高級培訓計劃(the Advanced Vocational Training Scheme)旨在通過提供1~6周的短期模塊課程來提高工人的技能。
其他的國家部門也提供非正規教育,包括農村發展部、婦女和兒童發展部、土布和鄉村行業委員會(the Khadi and Village Industries Commission)、創業發展中心等。
私立的非正規TVET機構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一些機構被認證為工業培訓中心,還有一些在工業培訓學校的指導下運行。沒有經過認證的私立機構主要提供某些類型的技能和職業的非標準課程,課程持續時間通常不足1年。
其他提供非正規職業技術教育的機構還包括以下3種。
第一,社區綜合技術學校(Community Polytechnics)在社區中提供培訓。課程通常持續3~9個月,并且沒有入學要求,不向學生頒發證書,也不授予學分。
第二,“Jan Shikshan Sansthan”計劃,是旨在提高工人職業技能和生活質量的成人教育,重點面向那些從農村地區到城市和工業區生活與工作的成年人。
第三,國家開放教育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f Open Schooling,NIOS),為因各種原因輟學的學生提供教育,此類學生入學前須完成小學和初中教育,并達到八年級水平。
三、治理和經費
(一)治理
印度教育由中央和各邦負責。在中央一級,人力資源開發部負責國家教育政策和治理,包括實施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EFA)計劃。隸屬于人力資源開發部的高等教育部門負責中等教育和中學后教育。該部門被劃分為很多不同的辦公室,技術教育辦公室對各邦正規和非正規TVET機構負責。技術教育辦公室還負責課程修訂、職業技術教師質量保障和學生入學。
中央層面其他負責TVET治理的部門包括勞動和就業部、農業部、礦業部、衛生部。
在各邦層面,邦教育部門(Stat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負責管理中等教育層次的教育項目。中等和高級中等教育董事會(Boards of Secondary and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負責調節和監督各自地區的中等教育系統。
其他參與TVET治理的機構還包括以下8個。
第一,隸屬于人力資源開發部的中等教育中央委員會(the Central Board of Secondary Education,CBSE ),負責學術問題和考試,以及初中和高中水平的教育創新和改革。
第二,印度學校證書考試委員會(Council for the Indian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s,CISCE),成立于1958年,管理職業教育證書考試、印度中等教育證書和印度學校證書等。
第三,全國教育研究和培訓委員會(the National Counci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raining,NCERT),為學校和教師教育的質量改進提供建議。該委員會還與國家教育學院、教育技術中央研究院、區域教育學院和職業教育中央研究院合作。
第四,印度政府授權國家技能發展局(the National Skills Development Agency)履行下述職責:一是制定國家層面的技能發展戰略;二是識別新的就業領域;三是促進技能發展領域更多地使用信息技術。
第五,全印度技術教育委員會(the All India Council for Technical Education),負責TVET項目的實施。全印度技術教育委員會特別建立了新的技術教學機構,并通過國家認證委員會授權開展新的技術項目。
第六,國家職業培訓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Vocational Training),負責向各類工程、建筑行業的熟練技工頒發獎項證書。國家職業培訓委員會是一個由勞動部長領導的三方機構,組成人員包括中央和各邦政府部門、雇主和工人組織、專業和學術團體、全印度技術教育委員會以及其他組織的代表。各邦職業培訓委員會協助國家職業培訓委員會在以下幾個方面提供咨詢服務:TVET的政策和項目、新行業的審批和質量標準。
第七,國家教師教育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Teacher Education)提供相關標準與程序以確保教師教育的質量,通過4個區域委員會發揮作用。
第八,職業教育中央研究院按照“國家職業教育資格框架”開發職業教育課程。
工業委員會(Industry Councils)也在印度TVET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印度工業聯合會(Con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y)是一個非政府和非營利性行業組織,與聯邦政府在政策上密切合作,以提高TVET的效率與競爭力。印度工商聯合會(the Federation of Indian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與印度政府在國家經濟政策領域密切合作,包括教育與TVET領域。
(二)經費
政府通過人力資源開發部對正規TVET項目給予資助,各邦的教育資金分配由本地區的教育部門負責。非正規TVET項目則由許多組織提供資助,包括勞動和就業部、私人機構和行業。
一些組織也為參加TVET項目的學生提供資金。例如,參加國家學徒培訓計劃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學金來支付相關費用。國家技能發展公司(the National Skill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通過貸款、贈款等方式提供技能發展資金,支持政府選擇私營部門的計劃,并通過稅收減免等方式進行財政獎勵,以提高財政活力。
四、 TVET教師與培訓者
國家教師教育委員會是印度負責教師教育項目發展的法定機構。開展TVET教師培訓項目的教師培訓機構包括縣級教育和培訓研究所(the District Institute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教師教育學院、教育高級研究院(the Institutes of Advanced Study in Education)和地區教育學院(the Regional Institutes of Education)。特別是附屬于全國教育研究和培訓委員會的區域教育學院,為中學教師提供為期4年的教育項目,最低入學資格是高中學歷。
教師的工資制度由各邦根據教師學歷、培訓情況和經驗自行決定。一些邦還提供許多福利,包括固定的醫療補貼或醫療費用報銷,教師子女免費接受教育,以及享受退休福利。在職TVET教師的培訓由中央和邦提供。中央層面的在職TVET教師培訓由全國教育研究和培訓委員會,以及附屬于人力資源開發部的國家教育規劃與管理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負責;邦層面的培訓由各邦教育研究和培訓委員會,以及各邦教育學院負責。
TVET培訓人員受聘于國家,由附屬于就業和培訓總局(the Directorate General of Employment and Training,DGET)的中央培訓學院負責提升培訓者的技能。
五、資格和資格框架
印度TVET系統的資格和資格框架見表1、表2。
(一)國家資格框架
國家職業教育資格框架旨在提供一種全國統一的方法,連接資格證書和工作標準。國家職業教育資格框架為國家認可的資格制度設置統一的原則和指導方針,涵蓋中學、職業教育和培訓機構、技術教育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國家職業教育資格框架作為學習結果和國家職業標準的參考點,與行業技能委員會(Sector Skills Councils)合作建立,由以下10個級別組成(見表3)。
(二)質量保障
一些機構具體負責監督技能發展和TVET質量。此外,以產業為主導的行業技能委員會在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制定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除了這些機構的正式質量保障工作外,許多部門還運行著一些重要的技能項目,如農村發展部和旅游部。目前,印度沒有負責質量保障和評審認證機構的國家機構。
大學撥款委員會(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是印度管理高等教育質量的法定機構。大學撥款委員會包含許多涉及職業和資格管理的認證機構。第一,全印度技術教育委員會,該委員會除了負責評審之外,還負責技術和工程教育的質量保障,包括材料、程序、審議過程等的質量監管。第二,遠程教育委員會負責遠程教育的質量保障。第三,隸屬于農業部的印度農業研究理事會負責農業教育的質量保障,包括園藝、漁業和動物科學。第四,隸屬于人力資源開發部的技術教育辦公室與邦教育部門合作,負責評估和監測各邦教育質量。
六、 當前改革、重大項目和挑戰
(一)當前改革和重大項目
“全國中等教育使命”(the National Mission for Secondary Education,Rashtriya Madhyamik Shiksha Abhiyan,RMSA)于2009年啟動,旨在提高中等教育入學率和教育質量。根據《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2-2017年)》,RMSA提出了一系列TVET的相關目標:一是提升現有的TVET機構質量,并建立新的TVET機構;二是為教師提供7天在職培訓;三是為新教師開發30天的入門課程;四是支持私人TVET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建立公私合作伙伴關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PP),提供非正規TVET項目;五是開發能力本位的模塊,以提高TVET項目質量;六是確保教育機構每3年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要修改課程。
(二)挑戰
根據《國家技能發展政策》,印度TVET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增加職業教育的容量,加強職業教育機構的能力建設,以確保全民能夠獲得公平的TVET入學機會;推動終身學習,并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維持和提高TVET項目數量;開發相關學校、機構、私營部門等利益相關者之間技能發展的有效銜接機制;加強TVET機構的質量保障機制;開發關于科研發展、考試和資格認證程序的體制機制;鼓勵利益相關者參與提供并資助TVET項目。
注釋:
①NCWP2,National Certificate for Work Preparation 2,國家崗前培訓二級。
②NCWP1,National Certificate for Work Preparation 1,國家崗前培訓一級。
編輯 許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