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臻懿
一提起芝加哥這座城市,大部分人肯定不會陌生。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美國人口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給人的印象不僅有發達的經濟,更有林立的高樓,被譽為“摩天大樓之鄉”。然而,在尚未過去的2016年中,芝加哥市給人們帶來的記憶,更多的是血腥的畫面。持續高發的犯罪率以及2016年以來發生的500多起殺人案件,無疑令該年度成為了芝加哥市20多年來受到犯罪襲擾最為嚴重的一年。
頗為尷尬的“謀殺之城”外號
據相關統計顯示,在2016年5月最后一個星期一的美國陣亡將士紀念節假日期間,芝加哥市共有69人遭遇槍擊事件,最終導致6人死亡。而在美國父親節,也就是6月第三周的周末,芝加哥市又接連發生了12起謀殺案件,被害人中年齡最小的僅16歲。6月期間,芝加哥市共發生了72起謀殺案。相較于2015年上半年而言,2016年上半年芝加哥市的謀殺案數量已同比上升了50%左右。
2016年7月初,正值美國獨立日長周末期間,芝加哥市又經歷了一次“血腥獨立日”。誠然,芝加哥市警方預計到了可能出現的兇殺案件高發態勢,已加派了武裝警力進行街面巡邏,并在獨立日節假日之前趕赴芝加哥市暴力案件發案率最高的兩個社區,逮捕了近90名團伙成員。在此背景下,2016年獨立日長周末的槍擊遇難人數稍少于往年同期,共66人遭遇槍擊,并造成5人不幸遇難。而在去年2015年獨立日長周末期間,芝加哥市警方統計共有55人因槍擊受傷,另有10人喪生。2014年時,芝加哥市在獨立日長周末期間則有16人遭槍擊身亡,另有66人因槍擊受傷。即便如此,2016年獨立日長周末期間,芝加哥市被謀殺的人數仍然超過了洛杉磯與紐約市兩地的總和。然而,芝加哥市的“謀殺之城”經歷尚未就此結束,2016年8月,芝加哥市經歷了20多年來最為“血腥”的一個月,期間共發生了92起謀殺案件。據芝加哥市警方的犯罪數據統計,2016年8月期間,警方逮捕的謀殺案嫌疑犯人數比去年同比飆升了18%。因涉嫌槍支、槍擊等問題而逮捕的人數也比去年同期增一提起芝加哥這座城市,大部分人肯定不會陌生。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美國人口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給人的印象不僅有發達的經濟,更有林立的高樓,被譽為“摩天大樓之鄉”。然而,在尚未過去的2016年中,芝加哥市給人們帶來的記憶,更多的是血腥的畫面。持續高發的犯罪率以及2016年以來發生的500多起殺人案件,無疑令該年度成為了芝加哥市20多年來受到犯罪襲擾最為嚴重的一年。
頗為尷尬的“謀殺之城”外號
據相關統計顯示,在2016年5月最后一個星期一的美國陣亡將士紀念節假日期間,芝加哥市共有69人遭遇槍擊事件,最終導致6人死亡。而在美國父親節,也就是6月第三周的周末,芝加哥市又接連發生了12起謀殺案件,被害人中年齡最小的僅16歲。6月期間,芝加哥市共發生了72起謀殺案。相較于2015年上半年而言,2016年上半年芝加哥市的謀殺案數量已同比上升了50%左右。
2016年7月初,正值美國獨立日長周末期間,芝加哥市又經歷了一次“血腥獨立日”。誠然,芝加哥市警方預計到了可能出現的兇殺案件高發態勢,已加派了武裝警力進行街面巡邏,并在獨立日節假日之前趕赴芝加哥市暴力案件發案率最高的兩個社區,逮捕了近90名團伙成員。在此背景下,2016年獨立日長周末的槍擊遇難人數稍少于往年同期,共66人遭遇槍擊,并造成5人不幸遇難。而在去年2015年獨立日長周末期間,芝加哥市警方統計共有55人因槍擊受傷,另有10人喪生。2014年時,芝加哥市在獨立日長周末期間則有16人遭槍擊身亡,另有66人因槍擊受傷。即便如此,2016年獨立日長周末期間,芝加哥市被謀殺的人數仍然超過了洛杉磯與紐約市兩地的總和。然而,芝加哥市的“謀殺之城”經歷尚未就此結束,2016年8月,芝加哥市經歷了20多年來最為“血腥”的一個月,期間共發生了92起謀殺案件。據芝加哥市警方的犯罪數據統計,2016年8月期間,警方逮捕的謀殺案嫌疑犯人數比去年同比飆升了18%。因涉嫌槍支、槍擊等問題而逮捕的人數也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轉眼到了9月,在9月初的美國勞動節長周末中,芝加哥市又有65人遭遇槍擊,共造成13人死亡。
由于統計方式、統計渠道的差異,部分媒體與芝加哥市警方的統計數據也有所差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表示,發生在芝加哥市的謀殺案件已經超過了500例。據《芝加哥論壇報》的統計,2016年以來,芝加哥市已有512人死于謀殺,而芝加哥市警方的數據則為488人。即使兩者之間在統計數字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出了同一個事實,那就是2016年以來芝加哥市急劇增長的暴力犯罪案件。如果這一態勢持續下去,至2016年年底,芝加哥市一年中因謀殺而遇害的人數將超過700人。
令人值得反思的是,新世紀初始,芝加哥市每年發生的謀殺案件數量皆較為穩定。但該狀況在2014年起被打破,近兩年來已持續呈現出失控狀態。對于這一嚴峻現實,芝加哥市警方以及有關人士也提出了相應的分析意見。
芝加哥警民關系的緊張與失調
受到民眾充分信賴的警方執法部門,應當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社會安定的重要基石。但如果這一基石遭到破壞,直接影響到的便是城市的安全與穩定。
針對近年來芝加哥市持續高發的謀殺案件,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警民之間關系的緊張以及信任度喪失,使得芝加哥市陷入了高犯罪率、低破案率的泥潭之中難以自拔,且在這一惡性循環中不斷加劇。
2016年9月6日,芝加哥市警察局負責人艾迪·約翰遜也不得不承認,該市非洲裔居民與警方之間已存在較為嚴重的不信任關系。
前述警民關系失調的導火索,很大程度上源于2015年11月24日,美國芝加哥市白人警察杰森·戴克槍殺17歲非裔青少年麥克唐納(Laquan McDonald)的事件。這一槍擊事件的發生與曝光,不僅引發了民眾的強烈抗議,更致使芝加哥市警民關系不斷緊張與惡化。
由于涉嫌警員槍擊事件,芝加哥市警方在近期數月中均在接受相關調查。
據芝加哥市市政部門授權成立的警察問責小組專門發布的調查報告稱,芝加哥市警方在涉及針對有色人種的執法活動中,根本沒有顧及到人的生命尊嚴。
尤為復雜的涉槍現象
近年來,芝加哥市頻頻高發的謀殺案件中,絕大部分都與槍支有關。換言之,槍殺已成為芝加哥市謀殺案中的主要方式。平均每一星期,芝加哥市都會發生80起左右槍擊案件。以剛過去不久的2016年8月份為例,該月的一個周末中就發生了8起涉及槍支的謀殺案件,另有近70起非造成致命性損傷的槍擊案件。
看到這一數據統計情況,可能有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芝加哥市的槍支極為泛濫,對于槍支的管理過于寬松。但事實并非如此,芝加哥市針對槍支管理控制的法律極為嚴格。
芝加哥市位于伊利諾伊州,該州州長布魯斯·勞納(Bruce Rauner)近期已簽署了一項新的控槍法案。根據這一法案規定,任何人員如果沒有持有槍支許可證,即將槍支帶入伊利諾伊州范圍,并試圖將其銷售的人士,將面臨嚴厲的追究與處罰。
芝加哥市擁有嚴格的強制管控法律,但仍頻頻高發的涉槍謀殺案,也使得諸多擁槍支持人士紛紛將矛頭對準于此,宣稱更為嚴格的槍支管控法案對于犯罪率的控制與減少根本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客觀而言,芝加哥市的涉槍暴力問題錯綜復雜,暴力案件中涉及的槍支,近六成左右皆源自于伊利諾伊州州外購買槍支的流入。
芝加哥市警察局負責人艾迪·約翰遜也表示,2016年以來,芝加哥市警方已連續收繳了6000多支各類非法槍支。相對于伊利諾伊州而言,其毗鄰的威斯康星州以及印第安納州的槍支管控法律相對較為寬松。不少芝加哥人在其他州的槍支展覽會上購買了非法武器后,就將其裝入包內帶回芝加哥,再轉手將其賣給了幫派成員。
城市治理中暴露的綜合性問題
美國媒體在報道芝加哥市的高發犯罪問題時也指出,“幫派恩怨”在其中占到了很大比重。
近年來,芝加哥市當地黑幫勢力范圍與結構不斷更迭的同時,也將涉槍等暴力犯罪案件數量持續往上推升。諸如街面犯罪等活動的猖獗,令不少無辜的市民、路人經常遭受“飛來橫禍”。這也使得不少芝加哥市民平日不敢輕易開門,甚至有普通民眾表示,在凌晨時分聽到槍擊聲已是平常之事。
除了槍支泛濫這一“老大難”問題外,芝加哥市城市治理中暴露出的綜合性問題,也直接導致了該城市犯罪率的高發。
不少芝加哥市當地的市民,尤其是非洲裔市民普遍認為,高失業率以及不景氣的經濟背景,導致了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芝加哥的失業率達到了5.5%。芝加哥市警察局負責人艾迪·約翰遜表示,該市絕大部分暴力犯罪案件均發生在城市南部與西部社區。這些地區正好都是貧困率與失業率“雙高”的地區,且犯罪團伙較多。
芝加哥市南部與西部社區,同樣也是非洲裔居民較為集中居住的地區。在這些少數裔底層人口聚集的社區中,居住在其中的民眾能夠享受到的諸如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相對較為有限。在此情形下,各類錯綜復雜的城市治理問題便會盤根錯節,接踵而至。
為此,對于芝加哥市犯罪高發問題中涉及的槍支管控問題,在聯邦層面上著實存在著驢象兩黨之爭,但在涉及具體城市方面不僅是對于槍支泛濫的管控,對于其他綜合性的社會問題,諸多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態、失業率居高不下等情形,皆需要聯邦政府與芝加哥市政府予以反思。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長了5%。轉眼到了9月,在9月初的美國勞動節長周末中,芝加哥市又有65人遭遇槍擊,共造成13人死亡。
由于統計方式、統計渠道的差異,部分媒體與芝加哥市警方的統計數據也有所差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表示,發生在芝加哥市的謀殺案件已經超過了500例。據《芝加哥論壇報》的統計,2016年以來,芝加哥市已有512人死于謀殺,而芝加哥市警方的數據則為488人。即使兩者之間在統計數字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出了同一個事實,那就是2016年以來芝加哥市急劇增長的暴力犯罪案件。如果這一態勢持續下去,至2016年年底,芝加哥市一年中因謀殺而遇害的人數將超過700人。
令人值得反思的是,新世紀初始,芝加哥市每年發生的謀殺案件數量皆較為穩定。但該狀況在2014年起被打破,近兩年來已持續呈現出失控狀態。對于這一嚴峻現實,芝加哥市警方以及有關人士也提出了相應的分析意見。
芝加哥警民關系的緊張與失調
受到民眾充分信賴的警方執法部門,應當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社會安定的重要基石。但如果這一基石遭到破壞,直接影響到的便是城市的安全與穩定。
針對近年來芝加哥市持續高發的謀殺案件,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警民之間關系的緊張以及信任度喪失,使得芝加哥市陷入了高犯罪率、低破案率的泥潭之中難以自拔,且在這一惡性循環中不斷加劇。
2016年9月6日,芝加哥市警察局負責人艾迪·約翰遜也不得不承認,該市非洲裔居民與警方之間已存在較為嚴重的不信任關系。
前述警民關系失調的導火索,很大程度上源于2015年11月24日,美國芝加哥市白人警察杰森·戴克槍殺17歲非裔青少年麥克唐納(Laquan McDonald)的事件。這一槍擊事件的發生與曝光,不僅引發了民眾的強烈抗議,更致使芝加哥市警民關系不斷緊張與惡化。
由于涉嫌警員槍擊事件,芝加哥市警方在近期數月中均在接受相關調查。
據芝加哥市市政部門授權成立的警察問責小組專門發布的調查報告稱,芝加哥市警方在涉及針對有色人種的執法活動中,根本沒有顧及到人的生命尊嚴。
尤為復雜的涉槍現象
近年來,芝加哥市頻頻高發的謀殺案件中,絕大部分都與槍支有關。換言之,槍殺已成為芝加哥市謀殺案中的主要方式。平均每一星期,芝加哥市都會發生80起左右槍擊案件。以剛過去不久的2016年8月份為例,該月的一個周末中就發生了8起涉及槍支的謀殺案件,另有近70起非造成致命性損傷的槍擊案件。
看到這一數據統計情況,可能有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芝加哥市的槍支極為泛濫,對于槍支的管理過于寬松。但事實并非如此,芝加哥市針對槍支管理控制的法律極為嚴格。
芝加哥市位于伊利諾伊州,該州州長布魯斯·勞納(Bruce Rauner)近期已簽署了一項新的控槍法案。根據這一法案規定,任何人員如果沒有持有槍支許可證,即將槍支帶入伊利諾伊州范圍,并試圖將其銷售的人士,將面臨嚴厲的追究與處罰。
芝加哥市擁有嚴格的強制管控法律,但仍頻頻高發的涉槍謀殺案,也使得諸多擁槍支持人士紛紛將矛頭對準于此,宣稱更為嚴格的槍支管控法案對于犯罪率的控制與減少根本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客觀而言,芝加哥市的涉槍暴力問題錯綜復雜,暴力案件中涉及的槍支,近六成左右皆源自于伊利諾伊州州外購買槍支的流入。
芝加哥市警察局負責人艾迪·約翰遜也表示,2016年以來,芝加哥市警方已連續收繳了6000多支各類非法槍支。相對于伊利諾伊州而言,其毗鄰的威斯康星州以及印第安納州的槍支管控法律相對較為寬松。不少芝加哥人在其他州的槍支展覽會上購買了非法武器后,就將其裝入包內帶回芝加哥,再轉手將其賣給了幫派成員。
城市治理中暴露的綜合性問題
美國媒體在報道芝加哥市的高發犯罪問題時也指出,“幫派恩怨”在其中占到了很大比重。
近年來,芝加哥市當地黑幫勢力范圍與結構不斷更迭的同時,也將涉槍等暴力犯罪案件數量持續往上推升。諸如街面犯罪等活動的猖獗,令不少無辜的市民、路人經常遭受“飛來橫禍”。這也使得不少芝加哥市民平日不敢輕易開門,甚至有普通民眾表示,在凌晨時分聽到槍擊聲已是平常之事。
除了槍支泛濫這一“老大難”問題外,芝加哥市城市治理中暴露出的綜合性問題,也直接導致了該城市犯罪率的高發。
不少芝加哥市當地的市民,尤其是非洲裔市民普遍認為,高失業率以及不景氣的經濟背景,導致了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芝加哥的失業率達到了5.5%。芝加哥市警察局負責人艾迪·約翰遜表示,該市絕大部分暴力犯罪案件均發生在城市南部與西部社區。這些地區正好都是貧困率與失業率“雙高”的地區,且犯罪團伙較多。
芝加哥市南部與西部社區,同樣也是非洲裔居民較為集中居住的地區。在這些少數裔底層人口聚集的社區中,居住在其中的民眾能夠享受到的諸如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相對較為有限。在此情形下,各類錯綜復雜的城市治理問題便會盤根錯節,接踵而至。
為此,對于芝加哥市犯罪高發問題中涉及的槍支管控問題,在聯邦層面上著實存在著驢象兩黨之爭,但在涉及具體城市方面不僅是對于槍支泛濫的管控,對于其他綜合性的社會問題,諸多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態、失業率居高不下等情形,皆需要聯邦政府與芝加哥市政府予以反思。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