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東
監獄伙食下降 方便面取代香煙
數據顯示,美國近年羈押囚犯的開支不但沒有與犯人數量的上升同步,反而在不停地減少。1980至2013年間監獄犯人的數量增加了343%,政府2010年花在囚犯上的預算為485億美元,反而比2009年減少了5.6%。犯人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飯菜質量粗劣,提供的熱量不夠消耗,而每天要干的活卻有增無減。
監獄雖然與社會脫節,但是也存在著地下市場。用香煙作為“貨幣”早在美國內戰時期的軍事監獄中就已經盛行,香煙在監獄中的主導地位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某個時間。一名關押了多年的囚犯說,包括郵票和信封在內的許多東西在美國監獄中都充當過“貨幣”,但香煙一直最受歡迎。
大多數犯人都有吸煙的嗜好,而監獄中又不容易合法地獲得香煙,實用性和稀缺性使這種商品顯得彌足珍貴。盡管囚犯們依然對于香煙有著各種難以抑制的渴望,但生存的本能壓倒了嗜好。在多個州的監獄中,犯人們不再沉迷于對人有害的香煙,而是更喜歡用方便面作為貨幣。
邁克爾·吉普森-賴特是亞利桑那大學社會學院的一位博士生,他近日在美國社科協會(ASA)的年會上發布了自己對美國監獄中的一般等價物進行研究的論文。
賴特得知,為了減少管理開支,一些私營監獄調整了犯人的待遇。他研究的監獄從2000年起采用一種新的售貨機提供食物,每頓飯的價格由2美元減到1.25美元。這種變化使伙食的分量和質量都受到影響,每天的三頓熱飯改成每天兩頓熱飯和一頓冷餐(兩塊面包和一小包炸薯條),作為休息日的周末僅提供兩頓飯,難以滿足正常的生理需求。
這位博士生采訪的囚犯和工作人員都表示,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監獄提供的飯食數量和質量一直在“穩定下降”。有的犯人為了吃飽,會把幾頓飯攢到一起再吃。賴特指出,由于對監獄伙食分量少又不好吃極不滿意,犯人們開始尋找新的能量來源,方便面以其廉價、可口、高熱量、飽腹感強等優勢在獄中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價值也順勢走高,成為地下經濟中最受歡迎的“新流通貨”。
對于囚犯來說,方便面決定了存活,這種食物雖然不是很健康,但熱量充足。加上它又不是違禁品,有親友接濟的犯人可以合法從小賣部中買到,因此很快就成了監獄里的“錢”。用方便面換東西已成為監獄里的新“時尚”。換取的物品包括其他食物、衣服和衛生用品,還能用它來讓別人為自己洗衣服和整理床鋪等,甚至還被某些囚犯用作打牌或進行體育比賽押注的籌碼。有的囚犯算過一筆賬:小賣部里6包方便面只賣0.59美元,但在監獄里卻能換得一套保暖內衣,要知道同樣的內衣在外面可賣到11.3美元。監獄中的犯人甚至為方便面設置了“湯”(Soup)這樣一個專門的“暗號”。囚犯之間交流時就會說:“幫我辦個事吧?”“給幾個‘湯’?”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削減預算是一個大的方向。哪怕沒有了私營監獄,公立監獄里的犯人也未必就能有足夠的撥款來吃飯。因此,方便面作為美國監獄的“貨幣”的使命,或許還將存續很長一段時間。賴特警告說,這個趨勢可能會有嚴重后果,呼吁就食物減少對于囚犯意味著什么展開更多調查。
賴特在報告中指出,監獄內的“貨幣”不是會輕易或頻繁變換的,即便在監獄的地下經濟中也是如此。美國監獄中這種貨幣行為的突然改變可能有著深刻的背景,暴露出了美國監獄管理體系中的深層次問題。
棄用私營監獄 前景不容樂觀
就在美國監獄伙食差致使方便面取代香煙成為搶手貨這一消息曝出后,美國司法部8月25日宣布了將在聯邦體系中逐步停用私營監獄的決定,采取的具體方式是政府不再與私營監獄承包商續約,最終徹底棄用私營監獄。在美國,相當一部分監獄是私營的。監獄的設施建設和運營由私人企業負責,聯邦或者州政府則按照囚犯的人頭數付錢。
由于美國司法體系存在強制性最低量刑法和重罪加長刑期法的規定,1980年至2000年間,美國監獄在押犯人數由32萬激增到200萬,絕大多數被關押在公共監獄里。因為囚犯人數增長過快,導致公共監獄設施難以滿足關押需要,美國聯邦監獄局自1997年起與私營矯正機構合作,以簽訂合同的方式在私人監獄關押囚犯。興建私營監獄,不僅解決了公共監獄人滿為患難題,還能利用囚犯勞務營利,形成一項有利可圖的產業。
然而因管理混亂、虐待囚犯、暴力等事件層出不窮,營利性質的私營監獄在美國一直備受詬病。美國司法部前不久公布了一份審計報告,批評私營監獄體系的管理和安保存在諸多漏洞,達不到公共監獄的水平。一些人權機構和司法專家認為,私營監獄為了盈利,往往把成本轉嫁到被拘禁者身上,變相剝削犯人勞動力。與此同時,越獄逃跑和非法買賣等事件較之公共監獄更為頻繁。
美國媒體報道的一個例子,從側面說明私營監獄是如何對待犯人的。在巴基斯坦,艾哈邁德·阿弗扎爾和他的兩個兄弟靠生產囚衣、囚犯內衣以及防自殺工作服等發了大財,而他們的客戶就是美國私營監獄。“因為美國坐牢的人好多好多,客戶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所以我們的生意好極了。”阿弗扎爾介紹說,“我們還有防自殺毯子,專給那些有自殺傾向的犯人準備的。最昂貴的東西是‘完全約束床’,每張3000美元。此外,竟然還有一種捂住犯人嘴的用品,防止犯人向獄警吐口水。”
統計顯示,美國私營監獄產業在2011年一年的總收入超過50億美元。就連華爾街諸多大銀行也紛紛看好,巨額投資了私營監獄企業的股票。
長期以來,金錢和政治在美國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搭檔”。為了掙錢,私營監獄在提供政治獻金方面沒少“出血”,游說政府出臺更為嚴厲的法律,把更多人投入監獄。例如,美國最大的兩個私營監獄運營企業——美國懲教股份有限公司(CCA)和美國懲教、監禁及心理健康服務供應商GEO集團,自1989年以來在資助政治候選人和游說上的花費達到3500萬美元。CCA建于1983年,規模在美國數一數二,有1.4萬雇員,在21個州(含哥倫比亞特區)建有60個監獄/拘留所。據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道說,CCA在2010年“成功游說亞利桑那州通過1070號法案,允許警方拘禁可疑非法移民,并將他們送入監獄”。
美國司法部副部長薩麗·耶茨在一份備忘錄中指出,從2013年開始,由于量刑規定改變,美國監獄人口數量持續下降,如今收押人數在19萬左右,其中私營監獄關押大約2.2萬人,占監獄總人口的12%。基于上述統計數據,將對要到期的私營監獄合同進行審查,采取合同不再延期,或“實質性地減少”,乃至“最終結束”使用的措施。至少有3所私營監獄將在2017年被停止使用,并在明年5月1日之前將關押在私營監獄的聯邦犯人數量降到1.42萬人。耶茨解釋稱,之所以決定淘汰私營監獄,是因為“實質上啟用私營監獄并沒有節省經費,而且其安全保障效果不佳”。
輿論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決定,甚至會帶來美國監獄管理的根本性轉變。供職于美國大型非營利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戴維·法蒂負責一個名為“國家監獄工程”項目的日常運作,他指出,美國私人監獄過去35年一直在增加。這一決定將使這種趨勢發生逆轉,美國司法部決定逐步淘汰私營監獄會對州立和地方監獄形成“涓滴效應”。法蒂解釋說,在監獄系統內部,沒有誰想當第一個改變規則的人。州立監獄將會密切關注,聯邦監獄施行的這一改革措施是否能夠減少暴力事件并削減開支。
然而專家們強調說,美國監獄體系錯綜復雜,聯邦監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美國司法部的這一決定不適用于地方州監獄。它甚至也不適用于聯邦移民和海關執法署以及馬歇爾懲教服務所的犯人。雖然從技術層面上講,這些機構也屬于聯邦體系,但卻不受司法部監獄管理局管轄。
司法部的決定也遭到利益集團的抵制,美國一些主要的私營監獄經營企業已做出表態。CCA發言人批評司法部此前有關私營監獄問題的報告“存在嚴重缺陷”。管理和訓練公司發言人阿尼塔回應道:“司法部的決定如果是基于犯人數量的下降,那還說得過去。倘若是基于成本、安全和懲教計劃的因素,則是錯誤的。” GEO集團發言人帕茲表態說,對美國司法部的決定感到失望。
據報道,美國監獄管理體系的改革前景并不樂觀。司法部副部長耶茨在談到停用私營監獄關押聯邦犯人問題時表示,要持“現實的”態度,因為很難精確地知道什么時候私營監獄里不再有聯邦犯人。美國司法部監獄管理局7月份已拒絕延長擁有1200個監獄床位的新墨西哥州錫沃拉縣懲教中心的合同,但當地警長擔心這樣做的結果將會給當地社區帶來不利影響。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