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德國的優理務斯·格拉查首次將舉證責任分為主觀的舉證責任和客觀的舉證責任。其中,客觀的舉證責任要求,如果案件事實處于真偽不明的狀態,法官不得拒絕下裁判,而必須根據證明責任的負擔確定案件的勝敗結果。即當事人對舉證責任的負擔直接決定著案件裁判結果。
中國系大陸法系國家,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這是我國舉證責任確立的基本原則。但由于社會專業化分工的細化和科技的發展,當事人在舉證能力方面的差別越來越大,涉及需要對一些技術性問題進行舉證的時候,有時原告方根本不具備對事實與損害結果的因果關系以及被告方過錯的舉證能力。此時,應該舉證責任倒置,即將舉證責任轉移給被告。如果被告持有證據而不提供證據,同時原告主張該證據不利于證據持有人,法官即可推定原告主張成立。本案即屬此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