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濤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明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重慶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及時召開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研究部署了我市創新驅動發展工作。我市各級黨政機關及其領導干部,應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肩負起歷史責任,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努力抓好創新驅動發展工作,不斷提高服務創新活動的能力水平,做創新的促進者、引領者、保障者、實踐者,深入扎實地為創新驅動發展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更新理念,真抓實干。創新是國家強盛之基,民族進步之魂,事關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科技創新是最核心的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
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依靠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我們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而調整經濟結構,根本上是要轉變經濟發展動力,創新正是實現經濟發展動力轉換的關鍵所在。
創新驅動發展工作是一項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和長期性的工作,任重道遠。全市各級黨委、政府應樹立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理念,堅持把創新放在驅動發展的核心位置,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抓落實。
因地制宜,善作善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必須根據實際,分類施策。綜合分析生產力發展狀況、產業發展基礎等不同情況,選準創新方向,合理確定目標,規劃可行路徑,才能持續不斷收到實效,切實推進創新工作。
要把握條件多措并舉抓創新。現代新興產業優勢強、產業結構合理的區域,應瞄準未來科技發展和產業發展方向,結合實際選定目標,尋求突破,搶占制高點;傳統產業主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區域,應著重改造傳統產業,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步伐,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質量,創造產業發展新空間。
要運用改革思路抓創新。緊扣改革要求、政策導向,改造傳統產業產能,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破除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新潛力,獲得創新優勢。
要運用全方位開放的思路抓創新。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整合現有資源,加大優勢資源引進,不斷積聚創新資源要素,提升創新活力,把握未來先機。
筑牢根本,制度引領。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營造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形成全社會追求科學和進步的時代價值觀,讓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稟賦不斷釋放。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它直接影響著創新各要素的有機結合、效率發揮和創新驅動進程。要加強法治建設,特別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斷完善政策制度設計,構建起綜合配套、完整高效的政策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政策制度的引領、保障作用,精心呵護創新,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者系重慶市政府法制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