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續 劉懷丕
80年前,恢弘壯麗的長征勝利結束。長征路上,紅軍指戰員用優良的作風、嚴明的紀律、堅定的信念,凝聚起一支一往無前的無敵之師,披荊斬棘,攻堅克難。
打仗,拼的是人心向背。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紅軍奪取長征勝利的可靠保證。長征的偉大實踐表明,不管何時何地,優良作風始終是我們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放松了作風建設,實現黨的奮斗目標就無從談起。
治歪風、轉作風、樹新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以貫徹八項規定為核心,推動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落地生根,以“四風”問題為主要表征的不良作風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細微處著眼觀察,方能見大事成敗。基層的變化是作風建設最具說服力的證據:開會時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下鄉時輕車簡從,不用再費心安排招待;使用公車時規規矩矩,不再“肆無忌憚”;領導干部逢年過節不再“相互走動,意思一下”……
清風撲面而來,變化有目共睹。作風建設不是“一陣風”“一場雨”,而是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保持緊密聯系的抓手,是讓黨始終成為各項事業領導核心的關鍵,是事關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是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保證。
風氣轉變的過程,不僅是“亞健康”痊愈的過程,也是價值觀、權力觀、是非觀正本清源的過程。奢靡風氣的退出,為廉政觀念、責任意識和法治精神的灌入騰出了空間。一場黨員干部“靈魂深處的革命”,從宏觀上看就是一場現代政治的建構運動。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為人民用好權”。以作風建設激活黨員責任感,刷新干部權力觀,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作風建設的深意之所在,也是作風建設的使命任務之所在。
作風建設沒有盡頭,新的長征永在路上。
放到歷史的坐標中審視,歷次五年規劃連接起來,便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進程。要順利完成體制轉變、社會轉型、發展轉軌,要順利渡過風險暗礁、問題漩渦、改革激流,政治領導至關重要,“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系,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歷史和現實,信仰和使命,決定了我們必須緊繃政治之弦、高擎風紀之帆,確保黨員干部的作風狀態跟得上中央要求和群眾期待。我們只有繼續秉承和堅持,才能以好的作風保障“十三五”的順利行進。
應該看到,個別黨員干部身上的不良作風問題有其頑固性、反復性,不能因取得一些成績就認為能一勞永逸、萬事大吉。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隱蔽“四風”問題偶有抬頭:好酒裝在礦泉水瓶里;購物卡夾在文件里;高級宴請躲進食堂里……問題藏得越深,越說明作風建設必須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與80年前的長征一樣,走好作風建設的新長征,關鍵在于“堅持”二字。對黨員干部來說,中央八項規定不是高標準,而是基本要求;不是盡力達到,而是必須符合;不是聽聽即可,而要嚴格遵循。在嚴與實的標準下,要讓從嚴治黨成為人人適應、人人響應、人人踐行的常態,還要讓各種監督形成合力,令違規違紀者膽戰心驚,將威懾的壓力轉變為改進作風的動力,在作風建設新長征路上不斷取得勝利。
(本組文章摘編自新華社、《光明日報》《天津日報》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