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麟
看現象
新模式推動旅游相關行業迅猛發展
共享經濟的水平是一個旅游城市發展的標志,也是最重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共享經濟對旅游業的影響正日益凸顯。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目的地和質量管理部項目主任埃森坎·特茲巴索魯提供了一組數據:今年全球旅游業收入預計將實現4.3%的增長,而亞太地區將實現20%左右的增長。她認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旅游業卻反而顯示出上揚的趨勢,這與依托互聯網的共享模式旅游業務增長有非常直接的關系。
世界最大的網絡分享房屋平臺Airbnb亞太區總負責人朱利安·佩爾紹德,用了“極度迅猛”四個字來形容共享經濟對旅游相關行業的推動作用。2008年該公司創立的時候只有1000套房源,而現在已擁有250萬套房源,遍布全球191個國家,公司市值達到300億美元。他認為,重慶和中國其他城市也將成為共享經濟模式下旅游業蓬勃發展的區域。
找原因
閑置與流動是共享經濟能量之源
共享經濟為何擁有這么強大的能量?埃森坎·特茲巴索魯介紹,共享經濟是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支撐,以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為目標,通過使用權有償分享,促進社會資源充分利用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旅游是一種體驗經歷活動,其本質就是分享,而旅游業通過整合各種分散資源為游客服務,其天然具有共享經濟的屬性,也是共享經濟最重要的領域。
人們的多元化需求使得供給也要多元化,作為平臺的互聯網使共享成為可能。在共享過程中,支配權淡化,使用和消費權上升,從而形成服務經濟主導的未來經濟格局。
許多游客都有這樣的體會:一些熱門旅游景點人滿為患,而一些偏個性化的旅游景點則常常無人問津。在共享經濟條件下,上述情況將會改變。共享經濟可以依托互聯網等現代通訊手段,將城市那些潛在的、閑置的旅游資源挖掘出來,并通過自媒體傳播,使其成為更多游客關注、評介和參觀游覽的旅游產品,從而拓展傳統旅游空間,并提升城市的旅游綜合承載能力,促進綠色低碳,增加自主靈活就業空間。但埃森坎·特茲巴索魯也強調,共享經濟對城市的傳統旅游業態將帶來沖擊和挑戰。
談利用
做得越快 受益越早
2014年和2015年,中國出境游客中選擇自由行、半自由行、自助行的占到66%。帶有鮮明共享經濟特征的旅游方式,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組團旅游。埃森坎·特茲巴索魯對此表示,對傳統的旅行社經營者來說,共享經濟對他們的挑戰可能是顛覆性的。此外,共享模式在對消費者的保護方面,相關權責也尚不明晰,如保險、服務質量、隱私等。
洛杉磯旅游局局長恩伍德指出,一些傳統的利益群體,包括出租車公司、酒店等商業實體,則會顧慮共享經濟可能使他們蒙受損失。此外,地方政府的現有行政審批進度,也可能無法跟上共享經濟相關科技和商業的發展腳步。
歐洲城市營銷組織主席伊格納西·德拉斯認為,各城市、地區和國家必須作出很大努力,適應共享經濟的挑戰。地方公共部門和私人機構,應共同致力于建立良好的法律框架,誰做得越快,誰就受益越早。
恩伍德介紹,洛杉磯近期對拼車服務進行了規范,同時在審批Airbnb和其他房屋短租公司營業許可程序中,全面考慮了短租房屋帶來的潛在影響,并舉行聽證會修改相關法規條例,該條例將于今年年底通過審核。希望重慶也能在推動共享經濟和旅游業發展方面作出更多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