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婕
2016年9月27日,臨近國慶佳節,重慶市綦江區打通鎮近100多名鎮、村(社區)干部收到了一個特殊的禮物。
“風清氣正慶佳節,遵紀守廉是根本。八項規定不能忘,公車停,宴請停,國慶佳節樂太平!綦江區打通鎮紀委提醒您:國慶節來臨,清廉慶佳節!”
原來是打通鎮的一條廉政提醒信息,以此警戒全鎮干部“過節不收(送)禮”。

每逢重大節日、關鍵時間點,像打通鎮這樣提前敲警鐘、鳴警笛的做法,在綦江全區早已鋪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綦江區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清單制度,著力構建明責、督責、查責、追責環環相扣的‘閉環式’落實機制,將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層層落實到基層,取得了較好成效。”綦江區委常委、紀委書記賈如興說,“當前,全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民意調查滿意度高。”
厘清責任范圍,明責無盲區
落實主體責任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牛鼻子”。落實主體責任,只有一錘接著一錘敲才能釘深砸實。
要履行好主體責任,首先是要厘清責任范圍。過去,一些單位和部門存在的責任不明晰,工作措施不具體、不細化的情況,在綦江區也不同程度存在。
這也恰恰成了綦江區向職責不清等問題開刀的“切入口”。
2014年11月,綦江區專門出臺了《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分解表》。這個文件對綦江區廣大黨員干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該清單的最大特點就是清晰明了、責任到人,實現履責人員全覆蓋。
具體做法是:按崗定責,權責對等,分別明確了區委、區政府、街鎮、部門、區紀委、街鎮紀委、部門紀委及其領導班子成員等11類責任主體和相應158項黨風廉政建設具體責任,厘清了責任范圍和邊界,責任事項清楚明了,能落實、可檢查,有效防止了責任虛化空轉。
“例如,綦江區委主體責任共有11個方面、40項具體內容,而我作為區委書記,主體責任共有6個方面、16項具體責任。”綦江區委書記潘毅琴就對清單責任了如指掌。
為了進一步清除責任盲區,綦江區紀委督促全區20個街鎮、77個部門制訂責任清單,進一步細化分解責任到每一個班子成員、下屬單位及其內設機構負責人,將責任體系延伸到“神經末梢”。
“可以說,每個人身上都是滿滿的責任,不敢有絲毫松懈。”賈如興說。
常態督促檢查,督責更到位
責任清單有了,最重要的就是一層一層落實。
在綦江區委常委、副區長許光洪看來,近兩年來,履行主體責任情況容不得絲毫馬虎。
“自2015年以來,潘書記已經約談了我三次,每次都詢問我履行主體責任的情況。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壓力。”許光洪說。
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壓力?
“對分管部門和聯系街鎮班子成員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監督情況都仔細詢問并作具體要求。”許光洪說。
潘書記的約談,對許光洪既是要求,更是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的榜樣行為。每次約談完畢,許光洪就加足馬力,將壓力一層層落實到下面去,一點也不敢打折扣。
對照責任清單內容,綦江區推進清單責任落實,開展了全覆蓋約談督促。區委、區政府其他班子成員對分管部門和街鎮主要領導開展約談,街鎮部門主要負責人對班子成員和村居黨組織負責人開展約談,街鎮部門班子成員對分管范圍中層干部開展約談,每個人都感受到了“重重壓力”。
此外,綦江區還建立了系統性的督責制度——
建立片區協作制度,將所有街鎮和部門劃分為九個片區,每個季度分片檢查清單責任落實情況。
區委書記半年主持召開一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匯報會,各區級責任領導分別匯報牽頭推進分工任務和清單責任落實情況。
區紀委三個紀檢監察室負責聯系單位清單責任落實日常監督檢查。
2015年,全區共計約談2859人次,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118個,督促整改問題118個,收集意見建議35條。
記實履責過程,查責有依據
履責越到基層,難度越大,越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例如,由于基層工作量大且龐雜,人手又少,一些基層干部作為黨風廉政履責主體,或是履責精力不夠,或者抓大不顧小,或者無心所為,履責往往會與計劃有“距離”。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綦江區使出的“招數”令人眼前一亮。
這個“招數”就是推行履行清單責任記實制度。根據制度要求,綦江區要求全區各級黨委班子成員每個季度都要填報《履行黨風廉政建設清單責任情況季報表》,如實填寫各項具體清單責任落實情況,記實履職過程,責任人親筆簽名后交紀檢組織存檔備查,為查責提供依據。
用數據記錄,用證據說話,用事實證明,讓一切都公開透明起來,履責者再也不敢不上心。
綦江區古南街道黨工委書記封云波就曾領教過這個“招數”的厲害。
2015年11月,封云波突然收到了綦江區紀委的函詢。“什么情況?”他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原來,綦江區紀委查了一下封云波履行清單責任的記實材料,發現封云波未按要求對所轄街道村和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全覆蓋約談教育提醒。就此,區紀委要求封云波作出書面說明。
“履責一點也松懈不得。”提起被函詢一事,封云波至今仍如芒刺在背。
截至目前,綦江區通過核查報表,區紀委對落實清單責任不到位的近二十人進行了廉政談話。
倒逼責任落實,追責必嚴厲
履責要嚴,就必須做到有案必查、有責必追,才能刮骨療毒。
在責任清單制度倒逼之下,一些人仍履責不力,對此,綦江區堅決追責、絕不姑息。
綦江區農委原副主任蔣某就屬于這一類的典型。
原來,蔣某分管的農村能源與農業環境建設管理站發生了單位受賄行為。作為直接參與人的站長劉某被查處后,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
盡管蔣某并沒有違紀違法行為,但最終還是被追究主體責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這樣的“一案雙查”給了綦江區廣大黨員干部巨大的震動。
“我們實行全倒查責任追究機制,凡是違紀案件,一律倒查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履行情況,做到有案必查、有責必追。” 賈如興說。
2015年,通過“一案雙查”實施責任追究10件16人,其中,追究主體責任11人、監督責任5人,紀律處分4人、誡勉談話12人,并全部通報曝光。
履責,還要與考核掛鉤。
每年年底,綦江區由區委、區政府班子成員分別帶隊,到各街鎮、部門檢查考核責任清單落實情況,考核結果全區通報,并與領導班子成員評先評優、職務調整直接掛鉤。
2015年,綦江區2名履行監督責任不到位、考核結果差的基層紀檢組負責人被調整職務,5個街鎮、部門黨委(黨組)書記被區紀委約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