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卓君 吳婷
編者按: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信息化正在推動全球范圍內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學習環境和學習模式的深刻變革。2016年6月22日,以“互聯網時代的教育變革與教育2030年議程”為主題的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在青島開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大會主席斯坦利·穆通巴·希瑪塔(Stanley Mutumba Simataa)出席。會后,本刊就“教育2030行動框架”出臺背景及其影響、推進教育2030議程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信息通信技術(ICT)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等問題對斯坦利·穆通巴·希瑪塔進行了專訪。
一、國家是促進教育2030目標實現的主體
《世界教育信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大會上,《教育2030行動框架》發布。請問,該框架主要是基于何種背景出臺的?對于各國教育的發展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斯坦利·穆通巴·希瑪塔:在我擔任主席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大會發布了“教育2030行動框架”。在該框架公布之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召集各方代表,回顧 “全民教育”實施過程中所取得的進步。因此,該框架是基于回顧這些進程,明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些重要會議中為推進新的教育議程所實施的一系列舉措。這些重要會議包括2014年5月在馬斯喀特召開的國際會議,以及2015年在仁川召開的世界教育論壇。通過這些會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各會員國聚在一起并反思。任何一項新議程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因此我們必須關注已經做了什么事情、還沒有做什么事情,才能決定接下來該做什么。新的教育議程在巴黎經會員國同意而采用,旨在確保所有人能夠獲得無性別歧視且公平的優質教育,推動全人類的終身學習,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4(SDG4)的實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清晰闡釋SDG4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
可持續發展目標是由國家驅動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傳達必要的政策、策略方面能對各個國家提供幫助。但是,在目標實施方面,即為實現該目標而處理許多其他必要問題時,國家才是真正的領導者。每個國家會首先看看本國在教育方面制定了什么政策,再決定需要做什么。例如,對納米比亞來說,中國在ICT領域發展很好,對于是否要向中國學習,決定權在納米比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在其相關領域,尤其是政策方面,給予支持,起到協調者的作用。
二、教育2030議程推進面臨的主要挑戰
《世界教育信息》:《教育2030行動框架》呈現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于未來15年教育發展的目標、策略和指標,對于各國政府(尤其是中國)為實現此目標將采取的行動,您有何建議?或者說在促進該目標實現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斯坦利·穆通巴·希瑪塔:目前,中國在積極參與該項計劃。中國是亞洲的代表國家之一,在推進教育2030議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國家層面,中國致力于其教育發展,制定并實施國家層面的“教育2030”行動規劃。在推進教育2030議程的過程中,各國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經費投入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首要問題。中國可能沒有這方面的挑戰,但對于其他國家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經費跟不上的話,教育2030議程的實施將會變得十分困難。此外,還有促進城鄉教育公平的問題。在包括納米比亞在內的很多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及其他很多發展中國家,在城鄉區域教育投入上存在較大差距。同樣,還有優質教育方面的問題,即雖然很多國家在促進教育普及方面取得了進步,但在優質教育的供給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我們急需強調優質教育,這也是ICT應用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以正確的方式積極使用ICT,并且培訓教師、關注教師專業發展——因為教師是確保優質教育的重要因素——就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質量。此外,還有殘障人士的問題。他們在教育進程中參與到什么程度?我們能為他們創造怎樣的條件?這些都與優質、公平問題有關。
三、中國積極促進ICT在全球教育領域的應用
《世界教育信息》:當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您認為,ICT對于縮小這一差距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對于中國推進ICT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您有何建議?
斯坦利·穆通巴·希瑪塔:ICT能夠幫助人們最大化地傳遞信息,是確保為社會中的每個人提供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ICT是實現學習和教學的重要平臺。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接口和相關設備,人們就可以通過ICT進行學習。中國在許多領域的發展都遙遙領先,包括ICT領域的發展,如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應用、產品服務等。我認為,國家應積極推動ICT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發展。2015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通過了《青島宣言》,可以說中國在這方面已經領先了。非洲國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應充分利用中國提供的機遇,協調和鏈接所擁有的技術、應用和服務,使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能獲益。我們要知道機會在哪里,才能利用機會。ICT應用應不再局限于某一領域,而是要應用于多領域,包括教育、健康、商業、農業等。未來,中國將為推動其中某些領域的發展作出貢獻。目前,中國不僅致力于推動女童和婦女教育,并且在掃盲領域獲得了“孔子掃盲獎”(the UNESCO Confucius Prize for Literacy)。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國也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范性工作提供了支持。
《世界教育信息》:作為納米比亞信息通信技術部副部長,您能否介紹一下ICT在納米比亞教育領域的應用情況?
斯坦利·穆通巴·希瑪塔:ICT在很多領域都有應用,前面我也提到了一些。目前,納米比亞積極推動ICT在一些領域的應用,其中之一就是教育領域,不管是早期兒童發展、小學教育、初中教育、職業教育,還是高等教育。今天,很多應用軟件都很先進,如旅游、商業、金融、銀行等方面的。確實有很多應用程序被用在納米比亞很多領域,但當前所面臨的挑戰是我們整個民族在推進這些程序的應用方面太慢了,這很有可能導致我們錯失一些機會。目前,我國人民仍主要依靠傳統方式做生意,而沒用采用現代方式。我希望每個納米比亞人都能抓住機遇,使用ICT和現有的應用程序,這樣不僅能使個人獲得提升,而且能使整個民族、區域,甚至整個非洲受益。
四、愿更多中國青年人參與UNESCO工作,持續推進中國參與全球教育治理
《世界教育信息》:對于中國加強與教科文組織的合作,您有何建議?
斯坦利·穆通巴·希瑪塔:正如我所提到的,中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參與了很多領域,如掃盲、女童和婦女教育,還有此次在青島召開的會議。我們鼓勵中國繼續發揮領導作用。去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在這里召開;今年的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同樣在這里召開,進一步推進了去年所提出的議程。我們希望中國繼續參與。目前,中國在教育領域很積極地支持非洲,幫助了非洲許多國家,納米比亞就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中國積極增強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力資源,繼續在多個領域提供支持。如果有新的合作機會,我們希望中國繼續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推進新的議程。
《世界教育信息》:中國政府鼓勵青年人參與國際組織事務。您認為,在國際組織工作需要具備哪些素質?請對想要去國際組織工作的年輕人提一些建議。
斯坦利·穆通巴·希瑪塔:這個問題很重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鼓勵世界公民的參與。世界不再是人們孤立生活的世界了,而是正在變成地球村。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致力于確保教育系統能培養世界公民,使其能在全世界不同環境中工作,并作出貢獻。對于年輕人,首先要了解自己需要的知識、能力與技能。想要成功地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或聯合國其他機構工作,你要知道他們需要的關鍵技能是什么。語言就是其中之一。聯合國組織是多語言組織,因此掌握語言很重要。如果語言方面不過關,在這些機構工作會很困難。還有就是跨文化意識,想在任何聯合國機構自如地工作,你需要理解不同文化。因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里面有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你必須適應在多元文化中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學會接受、理解、欣賞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文化環境。因此,我們鼓勵年輕人為此做好充分準備。這種經歷不僅對個人有益,也對其所在的國家有益。我們十分鼓勵年輕人在聯合國機構中尋求工作機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希望看到不同文化的人能夠共處,并尊重彼此的價值觀,合作共存,而不希望看到“唯我獨尊”的現象。
編輯 呂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