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關鍵詞:青少年;體能課課練;研討會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D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2-0076-02
2016年1月15日,青少年體能素質課課練創新研究課題總結研討會在首都體育學院召開。研討會旨在形成具體、可操作的“課課練”內容、方法,總結“課課練”的成功經驗,對廣大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在更廣泛的學校中推廣。
會上,來自北京市的六位體育教研員、一線體育教師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報告: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的李永超老師報告了《中小學生神經—肌肉協調控制能力練習方法》;來自平谷區教育研修中心的劉希副研究員對平谷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高一男生引體向上測試結果進行了分析與思考;朝陽區朝師附小的崔長友老師以體育“課課練、月月賽”促朝師附小學生體能素質提升為題,介紹了朝師附小的成功經驗;延慶縣教科研中心的郭書華老師就農村小學有效開展大課間活動的實效性研究作了報告;大興區魏善莊中學的紀成剛老師向與會老師介紹了魏善莊中學初中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實施方案;東城區培新小學的盧欽龍老師對體育常態課中“課課練”進行了反思與思考。在會議總結中,課題組長李京誠教授為未來的“課課練”研究指明了方向,即加強體能素質“課課練”的實效性研究,重點探討如何提高體育課體能素質練習效果,如何以正確的姿態和運動動作為基礎,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運動能力為目標,以體能素質內容、方法、手段、器材為途徑,以運動負荷為要求,提高“課課練”的實效性。
《青少年體能素質“課課練”創新研究》系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十二五重點規劃課題,課題負責人為首都體育學院運動科學與健康學院院長李京誠教授。自2011年立項開始,已有北京市近百所學校加入課題組。《青少年體能素質“課課練”創新研究》課題的研究目的在于加強體能素質“課課練”的研究,厘清其促進青少年體能素質提高的作用價值,總結、挖掘以往課堂實踐的教學特點與效果,探索新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研究它們與青少年體能素質提高之間的聯系,提出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原則與要求。研究思路上,研究本著專家引領,教研、科研人員指導,一線教師實踐,“三位一體”的研究思路,沿著經驗總結、理論研究-設計“課課練”方法、手段-建立“課課練”教學模式-教學實驗-編寫“課課練”指導手冊與光盤-應用推廣-歸納總結的技術路線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