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芝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擔負著為國家建設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任。國家提出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招生達到1∶1的要求,實現普通高中與職業教育的協調平衡發展,這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高素質的勞動者有更大的需求所決定的,也是教育領域調整教育結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實現新時期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黨的十八大站在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了“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奮斗目標。
在這一背景下,廣西南寧針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難點和重點展開了攻堅戰,實現了南寧職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職業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辦學質量明顯提高,職業教育對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打通公眾與職業院校溝通渠道
隨著高等教育比例的不斷提高和用人單位對學歷迷戀式的追求,加之20世紀90年代在國有企業機構改革中,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被大面積地從企業剝離出來,這些都造成了職業教育的衰落。生源質量、教學效果、就業前景等多方面原因,造成職業教育在公眾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大幅度滑坡,甚至生出歧視心理,這些負面因素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為改變職業教育是弱勢教育的偏見,南寧市首先打通公眾與職業院校溝通的渠道,讓家長、中學教師和學生有更多機會走進職業院校、了解職業院校、選擇職業院校。
以社區教育為重要載體,宣傳職業教育。駐邕高校中,據統計有8所本科院校,26所高職高專院校,81所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是南寧社區教育學校的主力軍,因此針對初中生家長的宣傳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南寧市便利用社區教育,集中向家長進行宣傳,做到周周有活動,同時注重在活動中突出學校的教學特色和品牌專業。例如,一職校的烹飪專業、三職校的美容美發專業、四職校的幼兒教育專業、六職校的電腦培訓專業、衛校的保健培訓專業等。在家長會上推介學校,效果明顯、作用直接,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家長的普遍歡迎。針對學生,則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組織初中生到職業學校中去,組織職校講師團到初中學校開展宣講活動。
舉辦校長培訓班,提高職教意識。南寧市組織全市的初中學校校長參加“職普滲透培訓班”,講解招生政策、升學政策、就業形勢,參觀中職學校,觀看中職學生才藝表演。這種就發展職業教育進行的全員培訓,提高了初中學校校長對發展職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利用“職業教育活動周”,重塑職業教育形象。從2015年起,國務院將每年5月的第二周定為“職業教育活動周”。活動周是職校的開放周、展示周,今年的活動周上,來自廣西自治區的近200所中高職學校齊聚南寧,展出了300多個項目,此外,還有通過微信、網絡等渠道開展的體驗項目,活動覆蓋人群超過了100萬。各中高職學校還通過開放校園、開放企業、走進社區等方式,全方位地展示了現代職業教育的風采,大大提升了職業教育的形象。
“6S”管理提升職校育人能力
職業教育之所以會在公眾心中存有偏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職業教育本身存在著很多問題。職業學校的學生理論文化水平較低,整體素質也偏低,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較弱。但他們也有著很多優點:動手能力強、集體榮譽感強、好奇心強、可塑性強……因此通過持續和合理的引導,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職業學校的教師來看,教師很多身兼數職,工作壓力大,工作效率偏低。另一方面,職業學校往往偏重技術傳授,而忽視德育工作,造成學生管理相對薄弱。這些都提醒著職業教育應加強職業院校管理。
為扭轉這樣的局面,從根本上提高職業學校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和育人能力,學校參照企業的管理方式,推行“6S”標準化管理。“6S”管理起源于日本的“5S”管理,現在已經成為國際企業界品質管理的一種潮流。“6S”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ECURITY)。職業學校推行“6S”管理,就是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斷規范個人的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習慣,在此過程中,提高效率,提升師生素養,最終提升學校綜合能力,提升職教的聲譽。
南寧市一職校率先在學校推廣“6S”管理這一現代企業推進和實施的科學的現場管理方法,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部分內容,在學生宿舍、教室、食堂、圖書館、實訓室、辦公室、課堂等師生日常學習生活和教學的重要場所嚴格實施“6S”管理,并將“6S”管理作為一項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學校管理水平的常規化、長期性的工作。上級管理部門、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對該校的教學及管理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普職融通讓學校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
標準化管理明顯提升了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學校的對外形象,在公眾中的積極影響很快顯現出來。南寧一職校近兩年8月即打出“生源已滿,停止招生,感謝大家的支持”的橫幅。賓陽縣職校原在校生500人左右,2016年8月3日止已錄取941人,離完成招生1200人的目標已經很近。
暢通普職升學通道
伴隨著招生規模的快速增長,與中職學校“出口旺”相對應的是“進口難”,招生難、招生亂已成為制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進行中職招生制度改革,規范中職招生行為,勢在必行。
2013年,廣西教育廳決定在南寧市開展“廣西中職學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課題試點工作。2013年6月,在廣西教育廳和南寧市教育局的指導下,南寧市職業教育中心成立課題組啟動該項課題的研究,到2013年12月完成課題研究工作。
課題試點以南寧市為樣本開展研究。首先,開展了中職招生情況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座談會兩種形式,覆蓋南寧市六縣、六城區。其次是統計分析調查問卷和整理座談會紀要,撰寫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提出《廣西中職學校招生制度改革建議》(草案)。最后是聘請廣西中職教育專家對以南寧市為樣本開展研究的成果進行論證和提出建議。
除了對口單招、五年一貫制等政策,自2014年起廣西全面推行由校長按應屆畢業生10%的比例,實名向試點院校對口擇優推薦優秀畢業生的政策,廣西中職學生就讀高職院校、本科院校的渠道基本打通,產生較好的社會效應。借此東風,南寧市在廣西率先啟動了中職學校招生制度改革。
除開展初中校長全員培訓,還在中職學校招生工作啟動后,統一安排職業教育招生宣講團,深入初中學校宣講。搭建與普通高中同步的招生錄取平臺,選擇有實力的城市中職學校進入市統一的招生工作平臺與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同時,廣西省還實行了普通高中高一年級學生可以自由轉入中職院校的政策。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大大提升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形象和地位,中職學校的入學率和學院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南寧市在中職學校改革的探索中,從加強自身發展、打通認識屏障、突破中職發展核心問題等方面做了努力和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促進了本市中職教育邁上新臺階;另一方面也為廣西職業教育發展,特別是為廣西全面實施中職學校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了經驗,為全面貫徹落實2014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招生工作機制規范中等職業學校招生秩序的通知》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單位:南寧市職業教育中心)
責任編輯: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