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啟銘
為官只有官味,那是醬菜,腌舊了,沒有親近“廣闊天地”,不調和民意,就只留腐臭?,F在,要說到官味,大家都是嗤之以鼻,必棒喝一番。其實,官味這個詞,本身應該沒有什么階級屬性。何謂官味?實際中說官味,多是指一些官員講官話、打官腔、起官調,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對群眾及下屬講排場、擺架子、耍威風等官僚主義作風。這樣的官味自然要不得。然而,古往今來,也有一些官員,有著為官為政的另一番官味。如包拯鐵面正氣,范文正公憐憫天下的情懷,現當代也有焦裕祿、沈浩式的好干部??梢?,官味也有兩面性。筆者斗膽以為,官味是為官者的一抹居官氣象。在官位者有什么樣的氣象,就有什么樣的官味。為官為政者擺得正,則官味自正;為官為政者私欲多,則官味陋鄙。
衡量官味的尺度就是民意。官起于天下,在于民?!墩撜Z·撰考》曰:“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惫僮旨坠俏淖中?,從“宀”(mián),以冖覆眾,則有治眾的意思。說到底,官味也是為官者在民眾中的印象,獲得的官聲。俗語云:“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蹦憔庸傥?,什么樣的德行,有很多雙民眾的眼睛看著、千萬張嘴品評著。官味中有多少民意,就會發酵出多少好官味。在民意的標尺上,官味分了好壞正邪。純正的官味是民意醇厚,邪污的壞官味,自然是近官遠民,民意被腐化了的“官”味所湮滅。國家和社會需要多些氣象純正的好官味,少些污七八糟的壞官味。好的官味興,社會風氣也會氣正風清。
近年來,中央反腐“打虎拍蠅”強勢鋪開,打了不少的“大老虎”,拍了不少的“小蒼蠅”。這從另一面說明,現在確實存在某些領導干部私心雜念多,為官為政“念歪了經”;驕奢淫逸,官僚主義作怪,官味不正,讓壞官味風行,侵染社會。這些人有自身修養的問題,更有忽略民意的原因。
要獲得好官味,就要落實民意。一些干部平常是“薦才用才裙帶風,群眾意見耳旁風”。但為了獲得好官味,贏得好官聲,玩虛的,是演技派,都可以在電影節獲最佳演員獎。臺上、會上人民群眾不離嘴,下來就是高姿態,官架子十足。以為靠糊弄就能獲得民眾的好評,這是自欺欺人的。俗話說:“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可是咱老百姓?!蹦阕隽四男┦拢裁葱蜗?,老百姓清楚得很。騙是得不來民心、贏不得好官味的。只有心里真的裝著老百姓,為民切實做了實事,民才愛戴。
老百姓當然希望多些好官味。對有好官味的人,人民會記住他,在歷史的長河中感懷他;對有邪污壞官味的人,人民也會記住他,用唾沫星子在時間里埋葬他。秦檜塑像不是跪在杭州棲霞嶺被人唾棄嗎?秦檜的官味應是缺乏民意的。也許,當前的某些“官”大人們對此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成不了秦檜,死后更不管那么多,我在位,官味“作”起來,任性快活。筆者想說的是,不用等到你死后,在你一轉身,老百姓就已指著你的脊梁骨,罵聲遮天蔽日了;也不用為你刻個卑鄙官爺的墓志銘,在老百姓的心中早給你立了個無字的恥辱碑。毛主席說:“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讓某些官架子高、壞官味濃的領導干部近親群眾,光是勸誡,作用不夠。很多人已經被勸誡勸疲了,壓根就沒有感覺了。官味要動,民意要行。對于邪污的壞官味,必須要懲罰性清理,強制性行動。
編輯: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