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專欄”由中國—東盟中心支持,報道東盟地區教育發展、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及中國—東盟中心教育活動的有關情況。中國—東盟中心是中國和東盟十國政府共同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旨在促進中國和東盟在貿易、投資、教育、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合作,秘書處設在北京。
2016年5月23-30日,為紀念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中國—東盟中心舉辦了“中國—東盟周”系列活動。期間,中國—東盟中心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動,為促進中國—東盟有關院校及學生之間的友誼與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中國—東盟美術院校
繪畫藝術聯展走進天津美術學院
5月25日,中國—東盟中心與中外友好國際交流中心共同主辦了“異彩同輝:中國—東盟美術院校繪畫藝術聯展”。聯展由天津美術學院、世界美術學院聯盟承辦。中國和東盟各國17所美術院校參加,共展出40位中國和東盟藝術家的150余幅繪畫作品。
在開幕式上,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劉長喜、天津美術學院院長鄧國源、中外友好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趙振東分別致辭,強調了加強中國—東盟人文交流的重要性,認為聯展將為促進雙方文化藝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增進民心相通、推動打造藝術院校之間長效合作機制發揮積極作用。東盟國家駐華使館、中國和東盟各國美術院校代表及各界人士近300人出席活動,并參觀了展覽。次日,參展美術院校還舉辦了研討會,探討成立“中國—東盟美術院校聯盟”等合作事宜。東盟國家美術院校高度評價中心舉辦的活動,為他們加強同中方院校溝通與合作搭建了橋梁。
二、在外交學院
舉辦“中國—東盟關系圖片展”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中國—東盟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向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年一代宣傳中國—東盟友好合作。迄今,中國—東盟中心同中國高校攜手合作,積極通過大使演講、微博訪談、圖片展等形式,讓更多青年學生了解東盟和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受到廣泛好評。
5月27日,中國—東盟中心舉辦的“中國—東盟關系圖片展”在“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外交學院開幕。楊秀萍秘書長、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東盟國家駐華使館代表、外交學院師生代表出席開幕式。楊秀萍秘書長在致辭中強調,中國—東盟關系已成為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典范,是亞洲和平、繁榮的基石。圖片展旨在回顧25年來雙方關系發展歷程,共同展望美好未來。她鼓勵同學們為促進中國—東盟關系發展貢獻力量。秦亞青院長在致辭中強調,該校迄已培訓200多位東盟青年外交官,現有35名東盟學生在校學習。相信青年交流有助于增進相互理解、信任和友誼。
圖片展于6月3日結束,共展出反映中國—東盟關系發展成果和中心活動的70多幅照片。外交學院數百名師生觀看了展覽。大家紛紛表示,圖片展很有意義,愿做中國—東盟關系的傳承者和促進者,為國家和地區繁榮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在北京體育大學
舉辦“中國—東盟學生日”活動
截至2015年底,東盟在華留學生逾7萬人。北京很多高校活躍著東盟留學生的身影。他們與中國同學一起學習、生活,結下了深厚情誼。為推動青年交流,中國—東盟中心開展了大量留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其中,中國—東盟中心主辦的第三屆北京東盟留學生運動會于4月24日在北京語言大學開幕,吸引了500多名東盟留學生參加。
5月28日,中國—東盟中心組織的“中國—東盟學生日”活動在北京體育大學成功舉行。楊秀萍秘書長、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胡揚、中國教育部和東盟駐華使館代表、東盟和中國學生約600人出席。
楊秀萍秘書長參觀了東盟學生攝影展和美食匯,與留學生代表們親切交流,品嘗了同學們制作的東盟美食。在當晚舉行的第三屆北京東盟留學生運動會閉幕式上,楊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心舉辦運動會的初衷是通過比賽,增進團結,弘揚運動和拼搏精神,增進合作與友誼。楊秘書長同其他嘉賓一道為獲獎的東盟留學生運動員頒獎。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留學生代表隊分獲團體前三名。
東盟留學生在閉幕式上表演了富有特色的文藝節目。中國—東盟中心向東盟留學生和東盟駐華使館代表贈送了由中國—東盟中心資助完成的《東盟學生在京手冊》。
編輯 許方舟 校對 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