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東 王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美國東北部城市群的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美國是全球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在城市群的發展方面,美國同樣領世界之先。
美國的三大城市群分別為美國東北部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和洛杉磯大都市區。其中,美國東北部城市群以核心城市為中心,多元化產業聚集,航運地位突出。這些方面均與成渝城市群有相似之處,其發展思路、合作模式等,對成渝城市群的建設發展有積極作用。
美國東北部城市群北起波士頓,南至華盛頓,主要城市包括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又被稱作“波士華”城市群。區域總面積約13.8萬平方公里,占美國總面積的1.5%,人口約4500萬,占美國總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達到90%以上,是美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這一城市群是美國經濟核心地帶,是美國最大商業貿易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制造業產值占全國的30%。

美國東北部城市群是最為典型的核心帶動發展模式。
一是紐約核心作用突出。作為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的神經中樞,紐約占據了區域內的核心地位。其他核心城市也都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找著與紐約的錯位發展之路。區域內的產業分布呈現出多元和互補的格局。而這些城市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紐約金融中心的輻射作用。
二是區域分工格局合理。紐約作為全美的金融和商貿中心,有著最為發達的商業和生產服務業,為這一地區提供多種重要的服務。波士頓集中了高科技產業、金融、教育、醫療服務、建筑和運輸服務業,其中高科技產業和教育是波士頓最具特色和優勢的產業,形成了與“硅谷”齊名的高科技聚集地,成為世界著名的電子、生物、宇航和國防企業中心。費城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結構比較多樣化。首都華盛頓市作為全美政治中心,在國際經濟中有著重要影響,全球性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銀行和美洲發展銀行的總部均位于華盛頓。巴爾的摩市區與華盛頓特區接近,使得它分享了很多聯邦開支和政府采購合同,國防工業在巴爾的摩有了很大發展。
三是多元化產業聚集趨勢。波士頓、巴爾的摩、費城等城市都有各自的優勢產業,若孤立地看,每個城市主導產業都是唯一的,只是形成了若干優勢產業群落,產業集群的集聚特點并不十分明顯。但通過區域內的產業調整和協作,城市群在總體上形成了在更高層面上的多元化產業群落。
四是航運中心地位突出。紐約港是美國東部最大商港,重點是發展集裝箱運輸;費城港主要從事近海貨運,巴爾的摩港作為礦石、煤和谷物的轉運港;而波士頓港則是以轉運地方產品為主的商港,同時兼有漁港的性質。這些港口通過有序分工,構成了一個分工合理、運營靈活的美國東海岸港口群。
學習借鑒美國東北部城市群發展經驗,對推動成渝城市群發展很有益處。
發揮“大城市群”帶動作用
美國大城市群沿海沿邊分布比較均勻,三大城市群經濟總量是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再由這些大城市群向內陸輻射,這樣就形成了全國均衡發展的動力源。與美國城市群相比,中國城市群對于全國的經濟貢獻率相對較低。以2011年為例,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對全國經濟的貢獻率只有37%,比美國三大城市群對全國經濟的貢獻率低近30個百分點。
創新城市合作模式
城市群的發展主要是區域內核心城市之間的合作。兩個城市同城化發展主要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完全融合,歸并為一個城市,如把大連和旅順合并的“大連模式”。第二種是“洛杉磯模式”,大洛杉磯都市區的城市之間是緊密的合作關系,涉及各城市的重要問題都要進行協商,當作一個整體來推進。第三種模式是“雙城記”,區域內核心城市保留各自的行政級別,但在各自規劃、發展等重要問題上都會為對方考慮,把對方作為緊密的合作伙伴。我國城市群內的聯系與合作仍然受制于行政區劃,未能建立有效的協作分工體系,急需在體制和政策上創新,使得城市群各級政府在更廣領域內合作,盡快朝著資源共享、環境共建、城市互通、產業互動、政策互惠方向推進,共同提高城市群的競爭力。
增強城市群功能互補
城市群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職能分工體系,達到深化和發展核心城市間的分工與協作聯系。只有合作型的競爭,才能體現城市群的整體力量。并且,城市群內合作是城市群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事實上,洛杉磯就是在與傳統中心城市舊金山的競爭合作中發展成為全球性城市的,洛杉磯都市區橙縣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提升城市群核心優勢
城市群發展的核心是擁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與產業集群,它是城市群發展的強有力支撐。美國城市群正是通過主導產業及產業集群的發展來影響周邊地區發展的。從世界城市群發展實踐來看,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或產業群是城市群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它在不斷增強城市群競爭力和鞏固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城市群發展中,通過群內外或群之間的差異成因比較研究,打破群內分割,共享基礎設施,借助有效的產業整合,創建城市群獨特的優勢產業發展模式,形成合理且高效的產業結構,從而獲得城市群高效持續發展的能力。
強化城市群規劃引導作用
美國城市群都很重視區域規劃,尤以紐約區域為代表。1922年紐約大都市區成立區域規劃協會,分別于1929年、1948年和1966年發表了三部地區規劃,從而為紐約大都市區幾十年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作為專業中介組織,協會提出的都是協作式規劃,其目的是把各個關鍵利益的代表聚集在一起,政府機構只是其中的一方。當然,規劃過程的結果最后還是需由政府部門來法規化。這種模式既不需要合并地方政府,也不需要將其權力大量分割出來,卻能從特別管區的運用以及由大都市區承擔的戰略規劃與大都市區整體的市場和推廣中,獲得各個城市的有序發展和規模經濟效益。
(摘編自《天津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