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智 諸大建
自然資本是中國未來新的增長動力之一。自然資本的提出,改變了中國未來的投資結構與投資方向,將使中國經濟重獲生機。
為什么要投資自然資本
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個難點,是如何實現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協同推進。自然資本的提出,對于解決這個難點提供了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未來中國無疑需要繼續發展,而前提是仍然需要有足夠的投資。投資自然資本是尋找新的有可持續發展意義的投資領域,是符合中國轉型發展方向的。
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中,金融資本和自然資本是反向的,金融資本的擴張導致自然資本的收縮。要改變這一現狀,把反向的發展變成同向的發展,就要改變傳統發展模式,重視對自然資本的投資。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可以感覺到,自然資本的存量越大,經濟的安全系數、發展前景就越大。從國際上來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聯合國倡導綠色新政和綠色經濟,就是要采取投資自然資本的方法進行經濟復蘇。
需要強調的是,投資自然資本包括傳統的環境治理,同時又超越了傳統的環境治理。環境治理是被動的“燒錢”的事情,主要解決經濟增長導致的負外部性問題。
而投資自然資本是主動的具有經濟收益的事情,要利用自然資本的正外部性創造經濟增長新動力,在給GDP做減法的同時,也要做加法,增加區域發展的整合資本總量。
自然資本須與GDP雙增長
傳統經濟學以自然資源無限供給作為條件,陽光、空氣和水不要錢。如果承認了自然資本,那么,經濟學中的很多觀點也要隨之修改,如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方法GDP。
自然資本的稀缺性將直接影響一個地區的經濟產出,如中國越來越多的沿海地區由于土地、能源和水資源供應不足,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就會增加社會總產出。
一個健康的經濟系統必須有四種類型的資本才能正常運轉:人力資本、金融資本、加工資本和自然資本。而對其他三種資本的效率而言,自然資本起著關鍵作用。比如說,假若城市缺水,那么,整個城市將會癱瘓,任何產業都難以發展。
以北京為例,南水北調,以及此前的河北水入北京,都是為了解決北京的缺水問題。就此而言,“青山綠水”并非無價,而是有價,而且未來價值會越來越大。
依靠犧牲自然資本獲得短期增長的模式正逐步被拋棄,這已成為上下共識。那么,未來新的發展動力在哪里?
在自然資本與經濟發展之間,未來中國也將形成一種“雙增長模式”,強調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本的協同發展。增加對自然資本的投入,對環境的治理與修復,充分發揮自然資本投資對GDP和社會福祉的推動作用,為區域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注入綠色動力,最終實現自然資本與GDP的雙增長。
但是,并非所有的自然資本都值得投資。在自然資本核算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使用價值矩陣的分析方法,找到對各地可持續發展最重要、最具敏感性,對GDP促進作用大,邊際效應高的關鍵自然資本,并以此作為優先投資對象,實現地方經濟、社會、環境等整體潛力的最大化。
這是自然資本投資的巨大機會,尤其是中國東部一些經濟發達、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的地區,通過在自然資本領域的投資,可改善環境,帶動經濟發展,提高當地GDP的質量,實現從土豪到紳士的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