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鋼
近年來,隨著航運快速發展,行業高科技不斷運用,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對航運人才的素質、總量、結構等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航運中心建設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全市航運人才現狀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針對航運人才隊伍建設日益凸顯的問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航運人才隊伍建設,為促進重慶航運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實施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具體來說,就是要以高層次人才、骨干人才和技能人才為切入點,創新航運人才培養方式,整合航運人才培養資源,建立和完善航運人才培養合作機制,大力實施航運人才工程,全面推進航運人才隊伍建設。
推進航運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航運人才“151”工程,大力培養航運高端人才和業務骨干人才。一是確定“151”航運人才工程培養對象。確定培養對象條件和范圍,要求必須是本單位領先人物,具有較高的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二是增強培養的針對性。按照中長期計劃要求,每年都要制訂具體的培養培訓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和培養方式,落實培訓資金。根據航運發展的不同階段,國家新的發展戰略,以及造船業、港口業和運輸業的不同情況,適時修改、完善、調整符合企業和全市實際的培養培訓計劃和目標任務。三是創新人才培養培訓方式。高端人才培養以具有世界戰略眼光為重點,通過強化重大課題研究,加大國內外學術交流,參與國內外高端航運論壇、考察學習等方式進行。高級專家著眼增強創新能力,以培養生產科研骨干和管理水平為重點,通過參與科研和生產項目、課題研究、學術交流等方式進行。
實施航運人才“雙萬工程”和千名航運人才扶貧創業培訓計劃,加強航運技能人才培養。利用移民和扶貧政策,與市移民局、扶貧辦合作,實施中長期人才培訓計劃,從2014年起到2018年,把1萬名庫區群眾培養成船員,提升1萬名庫區航運人才技能,培養3000名以上困難群眾就業當船員。
搭建航運人才服務平臺
成立航運人才服務中心,提升航運人才服務水平。為進一步完善航運人才服務體系建設,提高重慶航運人才集聚和服務能力,成立重慶航運人才服務中心,為航運人才提供公共、社會化和市場化的專業服務,具體承擔人才招聘、求職、技能培訓、職業發展、社會保障、職稱評定、技能鑒定、證書證件代辦、檔案管理等服務工作。
開展船員職業檔案備案,讓重慶船員有了“網上家園”。利用重慶航運人才服務中心,開展船員職業檔案備案工作,對船員個人的基本信息、從業經歷、履職能力等進行全部備案,著力解決當前船員流動性大,在參加培訓、考試及職稱評定等方面缺乏連續性記錄,影響船員職務晉升等問題。
建立航運人才電子商務網站,促進人才交流。著眼解決船員市場化程度不高,航運人才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能力弱,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開通了重慶航運人才網,成為長江上游功能最全、誠信最好、點擊率較高的人才服務網站,先后為300余家企業招聘人才、3000余名求職者發布5萬余條信息,6000余名船員通過網站找到滿意的崗位。
(作者系重慶航運交易所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