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牛志信
2014年1月的一個早晨,康莊美地一社區。
四五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坐在樹壇邊,直勾勾地盯著樓棟。
大口啃著饅頭的外來務工者,低頭看著手機的都市白領……沒人在意那些目不轉睛的眼神和一同走出樓棟口的鄰居。
“人人行色匆匆,這社區沒有家的感覺。”老人們念叨道。
這話,讓社區黨支部書記龍世建心里不是滋味:“怎樣才像個家呢?”
回到辦公室,收集經驗材料、開展頭腦風暴……她在社區黨支部會議上決定開展“家在社區·五色行動”。
“紅色”·樹先鋒
——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創建先鋒模范社區
2014年3月17日,社區居民曾龍華找到羅遠芳:“羅婆婆,能不能請你也接送一下我娃娃讀書?”
羅遠芳爽快地點了點頭。
當天下午,她就來到曾龍華孫女楊楊就讀的學校,將孩子安全送回了家。
街坊們都夸羅遠芳熱心,她卻說:“我是黨員,也是‘紅色行動’志愿者,你們都可以來找我。”
羅遠芳參加的“紅色行動”,就是“家在社區·五色行動”的第一項行動。
“要讓社區有家的感覺,首先就必須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社區居民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龍世建說。
2014年,康莊美地一社區啟動了“紅色行動”。龍世建和6名社區黨員干部隨即組織了145名社區黨員,開展“按職、按事、按需”設崗定責,面向居民需求提供一對一的服務。
“能享受政府優惠住進公租房,我們也該好好帶頭,回饋社會。”羅遠芳的一席話,讓一些居民坐不住了。
“社區好多家庭都有接送娃娃的苦惱,她一個人估計忙不過來,能出一把力就出一把力。”居民余明先開始跟著羅遠芳一起干。
有了一個,就有第二個……漸漸地,社區志愿者隊伍越來越大,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橙色”·愛鄰里
——營造鄰里互幫互助的氛圍,創造新型熟人社區
2014年12月的一天,社區居民向立林正在家里休息。
忽然,社區發給她的呼喚器響了。
她立刻沖出去,推開鄰居田國富的房門。
76歲的田國富正靠著床弦,冷汗直冒。
“老人家,你哪里不舒服?”向立林問。
原來,田國富不慎踩滑,跌倒在地,試了幾次都站不起來,只好一點一點地挪動,伸手去摸呼喚器——呼喚器是社區黨支部在“橙色行動”中向市婦聯申請來的,一端安在獨居老人家里,另一端安在鄰居屋里。老人碰到緊急情況,按下它,鄰居就會來幫忙。
“‘橙’是溫暖的色彩。開展‘橙色行動’,就是為了建立守望相助、互幫互助的新型鄰里關系。”龍世建說。
為此,“橙色行動”相繼開展了“鄰里串門日”“鄰里節”、乒乓聯誼賽等一系列聯誼活動,既讓居民們相互聯絡感情,又讓需要幫助的群眾和鄰居結成幫扶對子。
而對田國富來說,“橙色行動”救了他的命。
在那個冬天的早晨,向立林將老人送到醫院,還支付了2000元住院費。
之后幾天,她天天往醫院跑,給田國富送飯、搽臉……竭盡所能地照料。
出院時,田國富拉著向立林的手熱淚盈眶:“你是個好鄰居!”
金色·揚孝行
——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創建敬老孝行社區
2016年3月7日,社區院壩中心,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宴席。
掌勺的是社區里的年輕人,赴宴的是社區里的老人。
顛鍋、勾火,爆炒牛肉、白灼菜心……宴席上擺出了道道佳肴,香氣四溢。
“沒想到娃娃們做菜有模有樣!”79歲的劉秀清品嘗著美味說,“今天要多吃碗飯。”
這場豐盛的宴席,是“家在社區·五色行動”的第三項行動“金色行動”舉行的活動之一。
康莊美地一社區老年人口基數大,僅空巢老人和6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就超過700人。
“老有所敬,老有所愛”,就是“金色行動”的目標。
為弘揚敬老孝老新風尚,社區黨支部通過志愿服務、開展敬老活動等方式,不斷動員社區里的年輕人幫助老人。
回到宴席現場。
就著滿目佳肴,劉秀清“呼哧呼哧”吞下了一大碗飯。
很快,老人起身,邁出步子。
“添飯!”他笑著大聲說道。
綠色·倡義舉
——培育人人獻身志愿的文化,創建公益美德社區
2016年3月4日,康莊美地一社區中心廣場。
一排桌子前,圍滿了人。
桌子前,一群志愿者正在叫賣:“以舊換新,買新電池只要半價。”
原來,這是一場社區“綠袋子”志愿隊舉辦的環保義賣活動。
而這樣的活動,在“家在社區·五色行動”之“綠色行動”中屢見不鮮。
“我們就是想要通過這種活動,喚醒居民的環保意識。”龍世建說。
2015年初,社區黨支部聯合重慶市冬青社會工作事務所,開始打造公益交流空間:組建“綠袋子”“一五剪”“紅袖標”等11支居民志愿隊,以專業社工帶居民志愿者的模式,設計特色服務項目——邀請重慶非遺傳承人,開設手工課堂,與志愿者共同創造剪紙作品,捐送困難家庭。
學習剪頭技能,每月15日,定期為社區居民提供理發服務。
建立愛心志愿超市,參加助殘、助貧服務,儲存愛心貨幣,兌換公益禮品。
…………
在專業團隊的支持下,志愿活動變得“誘人”起來,3000余名居民成了注冊志愿者。
藍色·筑夢想
——激勵和幫助居民“業有所成”,創建追夢圓夢社區。
2016年1月26日,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開幕,微型企業青科信息公司參賽。
這是一家O2O創業公司,創始人叫安宇生,是康莊美地一社區居民。
去年5月,安宇生創業起步伊始,曾到社區就業創業服務平臺求助。
“你可以參加‘泛海揚帆’就業創業大賽,贏取政府資助基金。”平臺工作人員劉婷宇支招。
隨后,劉婷宇拿著賽事章程,逐條逐款地向他講解報名條件、程序和比賽環節……
“那好,我參賽吧。”安宇生點了頭。
兩天后,安宇生收到了一封神秘快遞—— 一疊資料和一張名片。
劉婷宇把以往參賽公司的經驗編輯成冊,寄給了他。
名片上的人是做商業策劃的行家,由社區專門邀請來擔任參賽指導。
當年10月,經過激烈角逐,青科信息成功勝出。
“社區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安宇生笑了。
這次雪中送炭的創業幫扶,源自“家在社區·五色行動”的第五項行動“藍色行動”。
“‘藍色行動’的核心目標,就是幫助居民樹立和追尋夢想。”龍世建說。
為此,“藍色行動”開設了“夢想沙龍”,分享創業經驗;搭建小區夜市,拓寬謀生途徑;聯系轄區企業,舉辦社區招聘會;提供咨詢服務,爭取資金扶持……
至此,“五色行動”全部啟動。
兩年下來,康莊美地一社區有了“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