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紅 董鴻瑜
當前,與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內河航運相比,我國長江黃金水道還需進一步提檔升級。通過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推動我國在發展思路理念、管理體制機制和科技發展進步等方面進行改進,將對長江航運現代化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
歐美發達國家內河水運發展特征
美國密西西比河和歐洲萊茵河是世界內河航運發達河流,縱觀其發展進程,呈現出以下特征。
行業發展理念較為先進
一是內河水運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比較穩定。內河水運在美國、歐盟的綜合運輸市場中占有穩定的份額,其內河貨運周轉量占綜合運輸總量的比重分別達到10%、7%。
二是產業布局對內河航運的依存度較高。密西西比河流域內集中了美國絕大多數的冶金、化工、煤炭和石油加工工業及外運量很大的農業區;萊茵河兩岸有60多個港口城市,德國、荷蘭大部分工業如鋼鐵、煤炭、機械制造、電力、汽車、石油化工等企業均分布在萊茵河及其支流兩岸。
三是具有超前的環保意識。萊茵河沿岸國家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成立了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共同訂立了一系列萊茵河保護國際公約,建立了有效的國際合作機制。
統一機構負責河流的綜合開發和管理
歐美國家指定專門機構,統一負責包括內河水運在內的流域綜合開發和管理,制定一系列包括免征內河航運燃油稅、建立船舶更新改造基金、推行水陸聯運措施等促進水運發展的政策。萊茵河管理機構是萊茵河航行中央委員會(CCR),主要負責協調萊茵河管理工作,對航行于萊茵河的船型尺度、航行要求、技術要求、建造質量以及航道規劃等方面提出規范性建議等等。
政府重視,政策支持,擁有穩定的資金渠道
美國密西西比河航道建設、維護費用從開發初始就由聯邦政府直接撥款,資金來源于國家財政稅收,不僅投資數量充足,并且具有穩定渠道。1994年,美國《河流港口法》規定,非聯邦倡議項目,其受益地區政府視其受益程度,應提供一定比例的投資,實施投資分攤。在歐洲,政府承擔內河航道、港口碼頭水上水下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費用,鼓勵發展內河航運,促進公路運輸向內河航運進行分流。
健全的法律法規提供了堅實保障
歐洲交通運輸委員會 ECMT 制定了歐盟統一的“馬可波羅”海上和內陸水運法規,2002年開始積極興建標準化內陸水運。此外,在流域委員會的統一規定之下,各成員國又制定了本國的內河航運法律,如德國的《聯邦水路法》《海運法》和《內河航運法》。
制定和執行統一的通航建設標準
歐美發達國家內河航道尺度相對統一,內河航運船舶、新建或改擴建的船閘、橋梁等均以此為標準。歐洲原本互不相通的萊茵河、塞納河、羅納河、多瑙河、伏爾加河等水系,通過一系列運河工程,使歐洲成為一個可以通航千噸級船舶的統一的內河航道網。
對長江航運發展的啟示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2005年“合力建設黃金水道、促進長江經濟發展”座談會召開以來,長江航道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力度不斷加大, 長江航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與國外發達國家內河航運投資水平,與流域綜合運輸網中的其他運輸方式投資總量相比,長江航運的投資仍相對較少,總量還十分不足。因此,要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長江航運服務能力和水平。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寬資金籌措渠道
在我國,政府對內河航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航運建設資金來源尚不穩定。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參照國外經驗設立內河航運建設發展基金,并積極爭取世行、亞行等機構的低息貸款,發行債券,多渠道籌措資金;二是減免或適當減少燃油稅的征收;三是繼續推進港口資本金制度,尤其是在中西部航運發展條件較為落后的地區。
加強綜合規劃,切實做好水資源綜合利用
由于我國水資源開發及管理是按行業分工的管理體制,因此目前長江涉水部門較多,缺乏一定的協同性和整體性。建議有關部門深化和研究跨部門、跨行業的協調機制,建立長江流域一體化的管理機制,切實加強綜合規劃、統籌兼顧、共同發展,從而達到水資源綜合利用的目的。
堅持不斷創新,全面提升長江航運的核心競爭力
堅持以創新謀發展,把創新貫穿到長江航運發展中的各個方面,不斷提高行業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實力,從而全面提升長江航運的核心競爭力。一是科技創新,重點加強數字長江、智能航運、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環境保護以及新材料、 新能源在長江航運領域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使科技成果不斷轉化為運輸生產力;二是運輸方式創新,汽車滾裝和集裝箱運輸已發展成為長江航運新的增長點,必須進一步加大對運輸方式的研究力度,尋找新的增長點,不斷提高運輸效率;三是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改革制約和影響長江航運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完善制度保障,加強事關長江航運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一要注重開發和保護航運資源。航運資源是自然資源,也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航道是航運的基礎,《航道法》更應盡快制定出臺,還要重視《航道法》的配套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工作。
二要注重建立統一規范的內河航運市場,盡快修訂和完善統一的法規,徹底打破地區之間、干支之間的不合理體制障礙,建立統一規范的長江航運市場。
三要注重運營安全監管,將安全監管制度作為立法的重點內容,將運營船舶的技術標準、從業人員的資格資歷要求、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建設作為市場準入的審批內容,嚴格把關;同時要著力推進船型標準化,提升科技含量,加快非標準船舶和低質量船舶的淘汰和更新改造。
強調科學發展,加快推進長江航運發展方式轉變和轉型升級
一要調整優化長江航運結構,進一步增強服務保障能力。要不斷調整基礎設施結構、運輸裝備結構、運輸服務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長江航運協調發展。
二要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堅持“好”字優先,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主線,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高長江航運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長江航運發展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統一。
三要破除瓶頸,不斷提高航運業的效率。要加大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和支持保障系統建設,不斷提高長江航運基礎設施和裝備水平以及安全保障能力,同時要加強管理,逐步轉變工作方式,實現長江航運業整體效率的提高。
(摘編自《中國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