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軍(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橋南聯中,甘肅 天水 741020)
中長跑教學之我見
趙惠軍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橋南聯中,甘肅 天水 741020)
中長跑是國家教委頒布體育達標項目之一,通過教學訓練與達標考核,不僅可以大大改善學生的臟器功能、增強體質,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堅韌剛毅、團結互助、陽光向上的優秀品質,對提高學習成績、促進教學管理都有積極的正面作用。但是,現在許多中學教師和學生對中長跑或多或少心存畏懼,尤其是有報道某校學生長跑死亡之后更加重了這種心理。為了消除這種顧慮、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成績,筆者把在多年教學中積累的一點經驗與做法與大家共享。
在掌握途中跑技術要領的前提下,重在激發學生鍛煉的內在動力,讓學生對中長跑感興趣,變被動性的“要我跑”為自覺性的“我要跑”。為此,要善于不斷創新,采取多種方法手段,改變單純的“你說我做、你講我聽”的傳統模式。教學實踐中方法要靈活多樣,才能使學生始終在興奮點上,變得聽話積極、陽光向上,課堂效果非常好。例如,為了適度調節視覺和心理上的疲勞,不一定每次都在跑道上練習,可以利用能夠使用的自然地形,也可以利用球場和田徑場的邊線、端線、中線進行定時跑,或像中國足協制訂球員體能測試的往返跑、軍體5項中的障礙跑、自由變速跑和走跑交替等形式的練習。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方式,調節學生鍛煉的情緒。此外,在教學中還可以結合游戲活動,如根據摸底成績分組,組間等距跑,或采用分組的200m或400m接力等游戲,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以上在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措施,不但使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情緒高漲,積極投入到比賽和練習中,而且使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有了提高。學生都有好勝心,誰都不愿意落后,所以要善于采取評比競賽等方法來制造不平衡,增強競爭意識,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例如,每月的中長跑(女:800m,男:1 000m)素質檢測賽,對在比賽中達標的學生,每達標1次體育課成績累加1~2分。(學年舉辦8次,如有5次達標可免考該項目)。一年一度校田運會上,可以對學生放寬該類報名人數,另外,還可以把個人成績與班級成績結合起來,個人成績同時計入班級總分,對班級一并進行排名,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

表1 男、女800m、1 000m跑個人成績女:(T=800m跑個人成績)
科學的方法好比過河的船和橋,對提高中長跑成績非常關鍵,有科學的方法,事半功倍,沒有科學的方法,事倍功半。訓練中還要把握節奏,循序漸進,切記不得操之過急。例如,在教學中我們發現,體力分配不夠合理的問題普遍存在。有的學生總是開始速度很快,最后呼吸急促、體力不支、無力沖刺;有的學生開始速度太慢,最后想提速時間已來不及,成績總也不理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采取以下措施效果很好:(1)進行分段跑計時。(表1)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結合個人實際,分階段定好時間,進行重復跑練習固化節奏感,以收到既節省體力又提高成績的結果。實踐中,筆者認為,采取200m或400m的效果比較好。(2)采取漸進式練習。對學生進行考核摸底,對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劃分出自己的檔次,讓學生清楚自己的現狀,然后指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給自己設定合理的提高檔次的目標,并據此制訂詳細的訓練計劃,這樣既有科學性也有針對性。訓練中,主要采取200m或400m重復跑法進行多次練習,而且每次都記錄成績進行比照,并根據自身體力狀況逐漸增強練習的次數、速度和難度,以此來培養學生控制跑步速度的能力,進而達到合理分配體力最終提高跑步成績的目的。
G822.2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8-062-02
2016-07-01
趙惠軍(1968~),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學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