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快70年,從沒見過這么大、這么急的水!”
年近70歲的涂輪海,是武漢市新洲區三店街涂河村六組村民。7月1日晚8時許,他在洪水中被困近9個小時后,被消防官兵救出,隨后被轉移到居民安置點,得到妥善救助。近日,涂輪海正在街道黨工委和村黨支部的幫助下,積極開展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他對記者說,經歷了這次洪災,“以后無論怎樣的大災大難,只要有共產黨在,我都不會怕。”
據初步統計,截至7月底,我省已有2264萬多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543億多元。持續的大風大雨中,太多像涂輪海一樣的群眾,深刻地感受到了黨的堅強與溫暖,以及黨員的好作風。
若將抗洪搶險比作對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的一場風雨大考,那么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份大寫的完美答卷。
戰無不勝的定海神針
黨的堅強領導和英明決策,是戰勝洪魔的定海神針。
面對暴雨“車輪戰”般來襲,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防汛工作,日前再次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支持地方防汛救災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30小時內“轉戰”3省汛區,7月6日一早不顧風疾雨驟從湖南岳陽趕到湖北武漢,直奔青山區長江干堤附近的倒口湖管涌現場,察看險情,指揮搶險。他強調,防汛抗洪,基礎在“防”,關鍵在“抗”,核心在“人”。
省委、省政府堅持把防汛抗災工作作為“天大的事”,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災”的思想,做好打大戰、打惡戰、打持久戰的充分準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確保重要堤防和重要設施安全。
6月30日深夜,省委書記李鴻忠直接打電話到省防辦,很長一段時間未曾鳴響的“紅機”再次響鈴,讓防辦值班人員驟然緊張又倍受激勵,深感責任重大。李鴻忠關切詢問雨情、水情、汛情,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緒,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雨情水情監測,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提前做好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各項準備工作。
7月1日,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全體會議,安排部署應對新一輪強降雨和防汛抗災工作。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王曉東強調,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再加力度、再添措施,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奪取防汛抗災的全面勝利。省政府決定,立即派出5個工作組,由省領導率隊赴受災嚴重的地區檢查指導防汛救災工作。
暴雨肆虐水無情,災情牽動萬人心。2日一大早,李鴻忠冒雨趕赴受災嚴重的紅安縣,踩著泥濘實地察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與當地干部群眾一道現場研究防汛抗洪救災、安置受災群眾的措施和辦法。當天下午,李鴻忠又趕回武漢來到長江水利委員會,與長江防總的領導、專家一起,分析研判整個長江流域雨情、水情和汛情,研究會商、謀劃部署下一步防汛救災工作。
省政協主席張昌爾緊急趕赴防汛聯系點孝南區東風垸險段,詳細了解水情、險情,現場指揮搶險抗災。王曉東在做好統籌指揮的同時,率隊深入大悟、漢川防汛救災一線檢查指導。省委常委阮成發、侯長安、傅德輝、黃楚平、梁惠玲、于紹良、梁偉年,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李春明,以及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領導,先后分赴各地或結合分管工作,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副省長郭生練、甘榮坤、任振鶴,省政府秘書長王祥喜,還分率工作組深入受災嚴重地區檢查督辦。
在省委、省政府周密部署和統一指揮下,全省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全力以赴,超過5萬干部群眾在防汛抗洪救災一線奮戰。省水利廳、省防辦、省減災委、省民政廳等相關部門分別派出33個工作組,指導重災區搶險抗災。
駐鄂部隊和武警官兵緊急馳援,省軍區調派兵力2271人,武警出動2477人,武警水電七支隊、武警交通六支隊先后派出專業力量440人,協助地方轉移群眾8200人,封堵潰口72.5米,構筑圩堤120米,加固堤壩1500米,搶修道路15公里。
從國家防總到湖北省,再到各市、縣、鄉、村,各級高度重視,上下聯動,協調配合,凝聚成一股迎戰洪水的強力。同時,我省切實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工作制度,突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層層傳導壓力,確保在防范強降雨過程中應對有序,占得先機。
堅不可摧的戰斗堡壘
防汛期間,省委組織部要求,各級黨組織、黨員要把抗洪救災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考場。在這場特殊的考試中,各級黨組織、黨員以實際行動作答。
全省各級基層黨組織,成為堅不可摧的戰斗堡壘。
咸寧市各級黨組織在搶險一線上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各支部成立紅旗突擊隊,讓鮮紅的黨旗蓋過洪水的威脅。7月7日上午,嘉魚縣城管大隊接到緊急電話,陸溪珍湖圍堤發生625平方米的管涌群。該大隊黨支部紀檢委員趙忠徐當即帶領30名紅旗突擊隊員馳援。經過11個小時的緊急抗戰,成功控制住管涌險情時,他們的衣服卻早已被汗水濕透,有的雙手打起了血泡,有的肩膀磨破了皮,有的扭傷了腰,有的劃傷腳,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7月4日6時10分,麻城市閻家河鎮全體機關干部收到一則短信——“緊急通知:7點前帶上工具務必趕到葉家垸段河堤潰口處做好搶險救災工作……”此時,葉家垸段唯一出行的大橋垮塌,現場救援的挖機被洪水卷入河中,對面4個村小組成為孤島,該處河堤在洪水長達24個小時的沖擊下,即將潰壩,危及下游近2萬群眾的生命。黨組織的一聲令下,200余名鎮直機關黨員干部緊急奔赴現場,揮鍬、鏟沙、裝袋、筑堤,用行動開展當月以“抗洪救災、我當先鋒”為主題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他們的身邊是波濤洶涌的洪水,眼前是斷壁殘垣的危橋,腳下是岌岌可危的河堤。

7月14日,大冶市百里樊湖風高浪急,連續13天超警戒水位運行,保安口43處滲漏、2處脫坡,寶蓮灣500米堤防漫堤……當晚,由領導、專家、鎮村干部參加的“諸葛亮會”上,鎮區、民垸兩套預案出爐。任務一層層分解、責任一項項壓實、措施一道道加密、對象一個個到位。19戶轉移對象必須撤離,保安鎮黨委副書記石玉棟帶領工作人員、農科村村組干部,挨家挨戶催促緊急撤離。7.5公里堤防路段必須封閉,保安鎮黨委委員余學兵、吳永強帶領交警、民警在東西兩港路口設置關卡。2000米化纖布、500方沙石料、4000個編織袋、15臺車輛、100人搶險隊在保安口橫堤壩集結……
由于長期高水位,天門市中小河流普遍暴滿,多處堤防漫溢出險,許多民垸破垸進水,災情非常嚴重。截至7月22日,天門市受災人口超過50萬人。該市公路管理局路政執法支隊黨支部號召全員投入抗洪搶險,全力開展救援,24小時奮戰在搶險救援第一線,而該隊下轄的治超站、路政大隊及部分執法人員家中不同程度受災,他們卻無法顧及。
7月19日下午,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金雞嶺村,小桃園河水位暴漲。鎮黨委副書記郭永國帶領鎮干部、村干部等15名黨員組成的專班,每3人一組分頭行動,挨家挨戶動員村民緊急疏散。1個小時之內, 92戶200余人全部安全轉移。晚上8點,天已全黑,他們再次分成若干小組,分頭把守居民點的各個路口高處,一面守護村民財物,一面防止行人通過和村民獨自返家。是夜,更大的洪峰通過。15名黨員在饑餓、悶熱和蚊蟲叮咬中,堅守到天明,又緊張地投入到新一天的戰斗。
義無反顧的中流砥柱
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共產黨員拼命向前;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經過洪水的洗禮,共產黨員的旗幟愈發鮮艷。
截至7月底,我省共有7名黨員(含預備黨員)在入梅以來的抗洪救災中犧牲,他們犧牲在蹚水查險的途中,在轉運群眾的船上,在指揮搶險的堤上……用生命詮釋了“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詞。
請記著這個夏天的洪流,請銘記這些黨員的身影——
6月28日凌晨,陽新縣白沙鎮汪武頸村婦女計生委員李連,在趕赴防汛排險一線途中,不幸被洪水卷走后犧牲,年僅44歲;6月30日晚,武漢市司法局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史學東,在蹚水查看處置該所排水出口時殉職,年僅50歲;7月2日,當陽市自來水公司管道安裝隊隊長張軍,由于連續多天超負荷工作,在半月鎮羅店村管道維修搶險中突發急病殉職,年僅42歲;7月4日,羅田縣大崎鎮城建辦副主任、統戰干事何華生,因連續多日在村指導抗洪救災,勞累過度,導致大面積心肌梗塞,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4歲;7月7日清晨,監利縣分鹽鎮沙河村村委會副主任朱同寶,在駕船轉運搶險救災物資途中,因勞累過度墜河犧牲,年僅44歲;7月7日上午,咸寧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五中隊指導員徐建軍,防汛值班備勤7天7夜,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1歲;7月20日下午,中國石化銷售湖北荊門石油分公司副經理陳鵬龍,在趕赴天門石河加油站搶險途中突遇洪峰,車輛側翻,被洪水卷走后犧牲,年僅40歲。
7名犧牲黨員的身后,是千千萬萬湖北黨員的忘我奉獻。
崇陽縣高枧鄉黨委書記謝思進不顧連續奮戰3天的疲憊,夜晚深入村組巡查危房,在村民王水明家屋后,他發現一面殘破的墻。此時雨水已漫過墻角,他立即和該村干部一起連夜將其全家轉移,剛轉移完王水明家的房屋就倒塌了,驚險萬分。謝思進卻表示,“只要能讓村民安全挺過這幾天就好”。
枝江市百里洲鎮三洲村村黨支部書記呂新明,帶領村干部和村民緊急清理溝渠、排澇保收,突然傳來了父親不幸病逝的噩耗。“排澇是十萬火急的事,我不帶頭誰帶頭!”呂新明含淚說服弟弟先行操辦父親的喪事,繼續堅守在排澇一線。
孝感市花西鄉灣湖村遭遇險情,黨支部書記周應云及時調用3臺挖掘機和5條漁船開展搶險救災,帶頭跳進渠道疏浚排洪閘,最后安全轉移280多名受困群眾,保證全村沒有出現一起人畜傷亡。而他自家的30畝魚塘近5萬元的草魚、油榨坊近6萬元的榨油設備和食用油品都因水災損失。
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劉石村黨員高玉軍,響應黨員回村抗洪的號召,二話不說,關掉武漢市青山區蔬菜店的門面,回村就直奔堤壩扛起裝滿砂石的蛇皮袋。盡管關掉門店不僅沒收入,還要日虧租金200元,但他說自己是黨員,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水不退,就要守在這里。”
巾幗不讓須眉。洪湖市烏林鎮葉洲村婦女主任帶領7名留守婦女組建巡堤隊,連續一個星期吃住在堤上;萬全鎮永豐中心學校黨員趙長蓮與學校女職工一起,自發回到學校為100多名突擊隊員準備飯菜,“嫂子炊事班”的故事傳遍洪湖;警花葉紫,主動推遲原定于7月7日舉辦的婚禮,每日行走30余公里,巡堤查險到深夜,連續奮戰10多天,終因體力不支,累倒在了大堤上。
……
受災群眾的心中,黨員在,脊梁就在!黨員在,鋼鐵長城就在!黨員干部就是壓不彎的“脊梁”。
同舟共濟的魚水之情
在黨員干部的引領下,廣大人民群眾舍小家,顧大家,或自發投入到抗洪大潮中,或義務為戰斗在一線的同志服務。
洪湖市燕窩鎮61歲的胡培清老人固守長江樁號424+900—8888的堤面,18年前,他年僅18歲的兒子在98抗洪中就犧牲在這里。這一次,他沒有在家照顧身患胃腫瘤的老伴,沒有去搶救被淹的12畝早稻,不聽干部群眾和親人的勸阻,固執地留在兒子戰斗過的地方。
7月1日,紅安縣城關鎮李忠恕村變成了汪洋,危難時刻,二組村民李志權,放棄轉移自家200多頭生豬,在洪水中營救出了8名村民,李忠恕村黨支部批準其火線入黨。面對丈夫不顧自己和家里養殖的生豬,他的妻子說:“家里的豬,丟了就丟了,以后再好好養。”
羅田縣羅九線謝家鋪路段發生塌方,大河岸派出所青年民警方愷從7月1日晚就堅守在塌方路段值勤,連續8個多小時粒米未進。村民潘桂花多次經過該路段,看方愷實在辛苦,請他到附近家中休息片刻,讓其丈夫代其臨時值守。但方愷說:“我不能擅自離開崗位,謝謝阿姨的好意。”隨后,潘桂花在家里煮了一大碗面條,裝在籃子里,讓丈夫騎著摩托帶她送到方愷面前。方愷用筷子一扒拉,看到面條里臥著5個荷包蛋。
孝感市孝南區各界人士,自發組織捐款捐物,為防汛抗洪貢獻力量。朱湖農場,私營業主王繼林、個體工商戶歐陽改橋等及時為抗洪干群送上了食品、飲料;創業人士萬格平自發帶領20多名青壯勞力,奮戰在府河堤葉臺防守段滑坡險點;個體運輸戶袁建強主動放棄貨運業務,積極為兩堤運送木樁、編織袋等抗洪物資;湖北楚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東山頭項目部主動調集4臺大挖機、4臺大貨車、1臺吊車、4臺農用車上堤排除險情和調運防汛物資。
黃岡市各類技術人才紛紛行動,積極參與防汛救災。500余名水利技術人員對該市的水庫、河道、堤壩等重點地段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及時處理600多處隱患;各地新聞媒體堅持值班,通過電視、廣播、微信、QQ群、手機短信等平臺,第一時間發布氣象預警、現場情況和防汛安全信息;10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370多臺運輸車,40多臺工程車,日夜奮戰在抗洪一線,搶修交通主干道;數百名醫務人員,開展防疫、監測、預警、消毒等工作,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目前,湖北防汛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成功保衛了人民群眾的平安和荊楚大地的安瀾。如此大的雨,如此嚴峻的汛情,已然見證:黨心軍心民心心相連,就是最堅固的屏障;每一個人手挽手肩并肩,就是沖不垮的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