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剛++陳會君
災情就是號令。抗洪搶險緊要關頭,湖北省直機關2萬余名黨員干部職工,沖到最前面,站在最險處,激戰狂風暴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
黨旗在一線飄揚
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湖北省直機關在第一時間緊急部署行動,把防汛抗災當作“兩學一做”“三抓一促”的重要考場。
7月初以來,省直機關積極行動,讓黨旗在抗洪搶險一線高高飄揚。自6月30日以來,省水利廳抽調廳機關大部分處室支部書記任組長,先后派出66批次、454余人次的防汛督導組;省農業廳從7月2日起,先后派出50個工作組10個批次、200余名黨員干部,在田間地頭和農民朋友并肩抗災救災;省國土廳在前期派駐抗災救災一線9個工作組的基礎上,成立9個臨時黨支部,由帶隊的廳領導擔任支部書記,設立了43個黨小組,廳機關85%的黨員干部在一線抗災救災;省交通運輸廳在四輪強降雨天氣過程中, 全系統200余個黨員突擊隊、3000余名黨員干部職工奮戰在公路、橋梁、房屋、堤壩、山坡等損毀現場;省公安廳緊急抽調900名廳機關民警,趕赴荊州、咸寧、黃岡、黃石、鄂州等災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增援一線抗洪救災;省國稅系統3000多名黨員干部組成30多支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省民政廳派出21個工作組77名機關黨員,奔赴全省各地抗災;省財政廳派出2個批次、62名機關黨員干部奔赴黃岡10個縣(市、區)一線,同時,成立9個抗洪救災工作組,赴全省指導財政資金保障工作;省經信委緊急組織6個工作組,機關60名黨員干部急赴受災企業、工業園區和產業基地,組織企業開展防災、救災、恢復生產;省農墾局先后派出4個工作組,深入龍感湖、八里湖、軍墾等墾區農場重災,指導搶險救災;省供銷社組織8個工作組,帶著15萬條編織袋和2萬條編織布、100立方米原木,先后趕赴仙桃、天門災區,幫助抗災救災;省衛計委組建3000支醫療、防疫隊,奔赴各災區開展災后醫療救治、心里疏導和衛生防疫,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共產黨員,跟我上!”
“共產黨員,跟我上!”在抗災救災第一線,湖北省直機關黨員干部用行動叫響了這一句再熟悉不過的號令。
7月1日,一場大暴雨在荊門傾瀉而下,當地石牌鎮胡沖村有14位村民被困,其中包括一個小男孩和一位60多歲的老奶奶。
湖北省公安廳消防總隊荊門支隊政委王明華迅速帶隊前去救援。萬分危急時刻,王明華喊道:“黨員跟我上!”隨即帶領4名攻堅隊員火速前往救援。憑著1998年抗洪的豐富經驗,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幾個小時后,王明華終于帶著攻堅隊員,往返3次,將困在洪水中的戰友和村民全部安全救出。
省農科院安保辦科長王旭生是該院長江干堤巡查值守指揮組組長。王旭生上堤后,晝夜堅守崗位,一干就是4天3夜沒有回家。因過度勞累,加上有糖尿病、高血壓,一度高燒40度。在同事勸說下,到醫務室打針后,他又回到堤上,堅持守在抗洪第一線。王旭生說:“現在汛情嚴重,我是黨員,應該上。”
專家一線守百姓
6月下旬以來,省直機關先后派出水利、氣象、農業、衛生等方面近千名專家,深入抗災救災第一線,與受災群眾并肩戰斗,成為老百姓的主心骨。
省水利廳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工程師、共產黨員雷新華,7月1日夜晚到7月6日凌晨,連續6天5夜奮戰在防汛一線,憑借其頂尖的專業技術水平,成功指導處置陽新縣軍墾農場中間湖圍堤潰口險情及牧羊湖堤段突發跌窩、管漏。
7月12日,省農業廳水產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共產黨員黃永濤的手機被“打爆”了。給各地受災漁民電話釋疑之余,黃永濤的雙腳也沒閑著,跟隨省農業廳水產抗災救災工作組,奔赴各地指導救災。早上7時,黃永濤帶著漁業災害應急資料,從武穴出發。這一天,黃永濤驅車300多公里,走訪救災點9個,解答問題20多個,發放宣傳材料30多份……
省水產局15個工作組深入抗災救災一線,1500多名水產技術專家深入現場,指導漁民科學補投各類苗種6393噸,投入消毒藥品2151噸,力保大災之后不發生疫情。漁政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查處哄搶、偷魚、電魚等各類違法行為504起,處理漁業糾紛378起。
預備黨員“趕考”
抗災救災是檢驗一名黨員是否合格的一塊“試金石”,2名預備黨員在這次抗洪救災中進行了一場特殊的“趕考”。
7月2日,省國土資源廳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干部陳松林,得知廳機關要派黨員干部到基層一線抗災救災的消息后,第一時間主動請戰:“我年輕,讓我去!”。當天,陳松林便隨副廳長徐振坤帶領的第三抗洪救災工作組急赴荊門、荊州抗洪一線。連日來,陳松林總是沖在地災滑坡處置現場的最前面,他不怕困難、不畏危險、干在前面,以實際行動積極向黨組織靠攏。7月8日13時,省國土資源廳抗洪救災第三臨時黨支部在一線簡陋的會議室里召開黨員大會,全票通過吸收陳松林同志為中共預備黨員的決定。
七一前夕,省交通廳漢十高速路政一大隊路政員武磊,剛剛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自啟動暴雨四級響應以來,身為中隊長的武磊,一直帶領隊員們堅守在防汛搶險的第一線,查隱患、除險情,上路巡查800多公里,處理交通事故4起,發現山體、邊坡滑坡跡象3處,排查道路安全隱患12處。辛勤的付出,換來的是大汛期間道路的安全。武磊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預備黨員。
抗洪“鐵色娘子軍”
狂風暴雨中,有不少省直機關女黨員、女干部,她們巾幗不讓須眉,關鍵時刻,昂守挺立。
已經50歲的湖北電視新聞中心女記者、共產黨員張曉薇,今年入汛以來,始終站在防汛最前線,對湖北發生的一個又一個潰堤、漫堤、散浸、管涌現場進行直播連線、發回新聞報道。在麻城舉水河大橋出現大面積滑坡搶險現場、在蘄春張塝一線,處處都有張曉薇的身影。她說:“我是一名記者,也是一名黨員,有什么理由不沖鋒在前,報道一手的現場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更是我的榮譽。”
6月下旬以來,洪湖全線險象環生。防汛需要大量勞力,而大部分男性青壯年外出打工,通情達理的洪湖女將們紛紛奔向大堤。誰來率領這支娘子軍?省公安廳法制總隊女民警李曉慧、內保總隊女民警程麗英,扛起了大旗。江堤上,白天烈日暴曬,夜晚成群的蚊蟲叮咬,頓頓是快餐盒飯,還要防止血吸蟲感染,這一切沒難倒李曉慧。短短幾天,她就參加了2次散浸險情處理,帶領留守女將們開挖濾水溝2600余米。
省交通運輸廳機關黨委書記程武,從7月2日起,就在一線參與抗洪搶險工作,她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風雨中的一枚紅葉”。涉水查看現場、指揮搶通、給突擊隊員送水……哪里有危險,哪里就能看到她的身影;哪里有黨員突擊隊,哪里就能聽到她的聲音。此刻,她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名女同志。三天兩夜,羅田、英山、蘄春,程武馬不停蹄地奔赴在抗洪搶險第一線,行程超過1000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