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農場落葉松白樺混交模式
大興農場位于完達山麓余脈,隸屬于建三江分局,地處建三江分局南部七星河與撓力河交匯的三角地帶富錦縣境內。場區為外七星河、撓力河包圍,是三江平原的沼澤地區,地形特點:三面環水、西高東低、中間高南北低,地勢低平,海拔56 m。全場退耕還林地塊土壤主要為白漿土和草甸土,且以低洼地和低產田為主。由于經過多年的耕作,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較低,耕層厚度15 cm以下,pH值6.0~7.5,土壤肥力差,含水量和蓄水能力低。
全場的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和東北部,西部和南部森林資源較少,加之1995年以來大量的開荒,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水土流失現象極為嚴重。為了保護耕地,增加森林覆被率,2003年開始退耕還林,營造了落葉松、白樺混交林。
2.1整地。在造林前一年秋季整地,在翻地或耙
地的基礎上,用筑梗機筑臺。
2.2苗木
2.2.1苗木質量。采用2年生一級落葉松、白樺裸根苗造林,保證苗木質量,針葉樹及闊葉樹都要求用良種壯苗。壯苗應具備如下條件:苗干粗壯而直,有一定高度,上下均勻,無徒長現象,枝葉繁茂,色澤正常;根系發達,主根短而直,側根和須根多且具一定長度;苗木的莖、根比值小,而苗木的重量大;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針葉樹種要有發育正常而飽滿的頂芽,頂芽無明顯的二次生長現象。
2.2.2苗木的抗旱處理。①浸泡處理:為了彌補苗木在起運過程中的水分損失,提高苗木成活率,在造林前可將苗木置于無污染的水中浸泡數天。一般以楊樹浸泡處理較多,楊樹苗木在水中浸泡3~5 d,插干浸泡7~15 d;用死水浸泡時間應縮短,以防腐爛。針葉樹苗起苗時如不帶土坨,則要做到“離土不離水”,在造林前也必須經浸水處理。利用保水劑浸根處理,也可提高造林成活率。②修根處理:為了避免栽植時苗木窩根,影響吸收水分,對過長的根系可進行適當修剪,但強度不宜過大,以免產生不良影響。③蘸泥漿處理:為了使根系保持濕潤,栽植前可將根系蘸泥漿。泥漿不可過黏或過稀,過黏易在根表結成硬殼,影響根的呼吸和吸水,過稀達不到根系保濕作用。為促進根系生長,在泥漿中可摻入適量的磷肥。

2.3造林。采取植苗造林方法,挖穴時把下面的“心土”與表土分開放在穴旁。栽植時,一手拿苗木的莖基部,另一手整理根系,將苗木按規劃好的株行距垂直置于穴的中央,使應栽植的深度低于地表一定深度,穴太深時,可先在坑底填土,再放苗。植苗造林還有一種叫縫隙植苗法,適用于干沙層薄的沙地造林。適宜樹種主要有針闊葉樹的裸根小苗。其方法是先鏟除地表干沙層,用植樹鍬垂直插入地下,用手前后推動鍬把,做成上口寬10 cm,深50~60 cm的縫隙;將苗木根系垂直置入縫隙,輕輕抖動苗木,使根系舒展;再將鍬插入距植樹縫隙10 cm處,深度應大于植樹縫的深度,向前推鍬把,使沙土緊緊擠住樹苗;最后用腳踏實。采用2年生一級落葉松、白樺裸根苗造林,以保證造林后林相整齊。造林時間4月中、下旬,頂漿造林,用人工植苗方式營造,混交類型為針闊混交,混交比例10∶l,株行距1.5 m×2.2 m,落葉松株距1.2 m,白樺株距1.5 m。混交方式6行落葉松1行白樺,造林時要做到苗木“四不離水”。2.4撫育。撫育一般按4年8次,即按“3、2、2、1”的方式進行,第1年撫育3次,第2年撫育2次,第3年撫育2次,第4年撫育1次。
2.5管護。加強人工看護,以造林戶看護為主,以護林員巡護為輔,在林地內設立標牌,杜絕林地內放牧;防治病蟲害,貫徹好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發現疫情及時進行防治;防止火災,發現火情及時撲救。
大興農場退耕還林模式推廣面積385.5 hm2,經過20年的精心培育,落葉松每畝可生產商品材5.3 m3,按 220元 /m3計算,可產生經濟效益1 166元,扣除成本,每畝純增收1 000元,同時可有效地保護耕地160 hm2,增加糧食產量50 t,增加農業收入5萬元,屆時林產品產值收入預計達到500萬元。本模式可廣泛用于平原山區的退耕還林工程。
150400黑龍江省賓縣林業局太平山林場李文武
150400黑龍江賓縣林業局大泉子林場李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