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處理防治小菜蛾效果對比試驗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重要害蟲。試驗結果表明,用不同處理防治小菜蛾均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小菜蛾;不同處理;防治效果
小菜蛾又稱方塊蛾、小青蟲、兩頭尖,屬鱗翅目菜蛾科,是十字花科蔬菜(甘藍、白菜、花椰菜、蘿卜等)重要害蟲。商洛市商州區1年發生6~7代,世代重疊,于4~6月上旬和8月下旬、11月出現春秋兩季為害高峰,秋季重于春季。成蟲有趨光性。為防治小菜蛾,筆者進行了不同處理防治效果試驗,現總結如后。
初齡幼蟲僅取食葉肉,留下表皮,在菜葉上形成透明斑,稱“開窗”。3~4齡幼蟲可將菜葉食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全葉被吃成網狀。苗期常集中為害心葉,吃去生長點,影響包心。在留種菜上為害嫩莖、幼莢和籽粒,影響結實。
2.1試驗地概況。試驗設置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大趙峪辦事處龍山村甘藍地,海拔750 m,砂壤土,肥力中等,為可灌溉的旱坪地。甘藍地常年發生小菜蛾,危害較嚴重。
2.2試驗方法
2.2.1農業措施防治試驗。農業綜合防治措施:①安排好茬口輪作,避免十字花科蔬菜連作。②收獲后清除田間殘株落葉,并隨即翻耕,消滅越冬、越夏蟲口及溝渠田邊等處的雜草,減少成蟲產卵場所和幼蟲食料。試驗設置農業防治與對照(CK)2個處理組,以4 m2(2 m×2 m)為小區,重復3次,農業防治后調查防治效果。
2.2.2生物防治試驗。幼蟲2齡前,試驗設置蘇云金稈菌(Bt)懸浮劑600倍液、1.8%阿維菌素2 000倍液和對照(CK)清水3個處理組,以4 m2(2 m× 2 m)為小區,重復3次。7 d噴1次,連噴2次,最后1次噴后調查殺蟲效果。
2.2.3藥劑噴霧防治試驗。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蟲2齡期,用5%卡死克乳油1 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和對照(CK)清水進行噴霧防治。以6 m2(2 m×3 m)為小區,重復4次。7 d噴1次,連噴2次,噴藥時要均勻周到,最后1次噴藥10 d后調查防治效果。
3.1農業防治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實施農業防治措施后,其防治效果為90.1%。此法簡單易行,成本低,無公害,效果好,是一項費省效宏的防治方法。

表1 農業防治效果
3.2生物防治效果。從表2可以看出,幼蟲2齡前,用蘇云金稈菌(Bt)懸浮劑600倍液、1.8%阿維菌素2 000倍液噴霧防治,其殺蟲效果分別為89.2%、87.5%,殺蟲效果較好。

表2 2種生物制劑噴霧防治效果
3.3藥劑噴霧防治效果。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蟲2齡期,用5%卡死克乳油1 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噴霧防治,其防治效果分別為91.0%、89.9%、93.3%,均在89%以上,防治效果良好。

表3 3種藥劑噴霧防治效果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重要害蟲,農業防治效果為90.1%,此法簡單易行,成本低,無公害,效果好,是一項費省效宏的防治方法。幼蟲2齡前用蘇云金稈菌(Bt)懸浮劑600倍液、1.8%阿維菌素2 000倍液噴霧,其殺蟲效果分別為89.2%、87.5%,殺蟲效果較好。卵孵化盛期至幼蟲2齡期用5%卡死克乳油1 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分別為91.0%、89.9%、93.3%,均在89%以上,防治效果良好。
[1]王潤珍,白忠義.蔬菜病蟲害防治 [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2]胡玉清,郭新聲.無公害蔬菜栽培新技術 [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726000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大趙峪辦事處
農物綜合服務站王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