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芝 楊婉筠 周小衿
【摘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工程中,法治是它的靈魂,任何一個全面都離不開法治。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內涵,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引領,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本質要求,法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路徑。實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牢牢抓住法治這個靈魂,推進“四個全面”協調發展。
【關鍵詞】四個全面;法治;靈魂
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與發展
2014年11月,習見平總書記到福建考察調研時提出了“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三個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則將“三個全面”上升到了“四個全面”,強調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將“全面從嚴治黨”加入到“四個全面”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采用了“大氣候和小氣候”的比喻,“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需要大氣候,也需要小氣候。各級黨組織要主動思考、主動作為,通過營造良好小氣候促進大氣候進一步形成。”盡管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就這“四個全面”作出過一系列的重要論述,但在公開報道中,將“四個全面”并提,還是第一次,意義深邃。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作重要講話時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一般認為,以這次講話為主要標志,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戰略思想和戰略布局就完全正式形成了。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進一步肯定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并明確把它作為“十三五”期間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督ㄗh》在目標中融入了“四個全面”的治國理政新理念,從而使整個目標體系既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又符合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需要。
二、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內涵
“法治”是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的文明特質,是其核心所在。所謂法治社會,它是指國家權力和社會關系按照明確的法律秩序運行,并且按照嚴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解決社會糾紛的社會。是律面前人人平等,嚴格依法來決定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公共事務的社會。在目前這種社會發展轉型和混沌的大背景下,“法治”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提供了一條撥云見日的路徑。因“良法”才能“善治”,以法治為抓手加強法治社會建設,才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順利實現。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法治觀念是關鍵因素。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重要做法是法制宣傳教育,其核心是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治理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
三、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引領
黨的十五大以來,法治已成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引領改革”已成為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的主張、措施都要經過立法程序以及嚴密的法律論證。一方面,法治可以引領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法治可以引領改革的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講話中指出:“這次全會提出的許多改革措施涉及現行法律規定。凡屬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據,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進行。有的重要改革舉措,需要得到法律授權的,要按法律程序進行?!边@段話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強烈的法律意識,強調了要依法辦事、依法律程序辦事。這段話雖然是針對實施改革措施講的,但也可以說同時是對立法工作講的,對于處理好立法與改革的關系同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實際上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一致,恰恰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實踐表明:沒有改革,社會將難以進步;沒有法治,社會將難以穩定。這就需要將改革和法治結合起來,把改革納入法治的軌道,通過法治來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為適應全面深化改革,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立法任務將越來越重,越來越復雜,我們要更加注重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在提高立法質量上下大功夫。
四、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本質要求
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全面依法治國”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決定》對“全面依法治國”也作出了全面詳實的戰略部署。不僅體現了黨中央擘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藍圖的重大戰略部署,也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國法治新時代。
會議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從我國法治發展的進程來看,不僅是從“法制”到“法治”的歷史演變,更是從法律的工具性上升到法治的治國方式,成為人民意志的一個歷史性的轉變;不僅是法治觀念在面上的全覆蓋,而且充分體現了質上的良法善治?!八膫€全面”戰略布局的核心在于依法治國,同時法治又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本質要求,這一點不僅被本小組問卷調查中受訪的普通群眾所普遍認同而且在我們與司法工作者和人大代表的面對面訪談中也得到了他們的支持與肯定。因此,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國的本質是良法善治,也就是法治,這是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所要把握的核心要義。只有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全社會都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過程,法治才能成為中國前進的堅強保障從而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endprint
五、法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路徑
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也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治”,要害在“嚴”。但嚴要嚴在黨紀國法之內,治要治在黨紀國法之中,法治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路徑。
“黨紀不能代替國法,黨紀不等于國法,但是黨紀嚴于國法,對黨員的要求除了有國法的要求,還有黨紀的要求,治黨從嚴就要從嚴格黨紀抓起。”王岐山的這段話把黨紀與國法的關系表述得一清二楚,即黨紀嚴于國法,并統一于對黨員的法治性要求。黨規黨紀理應挺在法律前面,這無疑是對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提高性的規定。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黨的領導是根本,法治建設是抓手,無論是全面深化改革,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都需要通過法治方式來實現。我們認為,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是標準要求,“法治”是實踐路徑,提高治理能力是主要目的,法治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提高治理能力的基本路徑。
“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在于依法治黨,“從嚴”的標準在于黨內法規。中央紀委頒布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兩項法規的頒布實施是在黨長期執政和依法治國條件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實現依規依紀治黨,切實加強黨內監督的重大舉措。兩項法規一正一反、相互配套,《廉潔自律準則》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是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能夠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準;《黨紀處分條例》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各級黨組織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這一重要論述,明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堅定決心、基本要求,為從嚴管黨治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指明了方向。
法治是黨治國理政的方略,是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路徑,“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就在于依法治黨?!八膫€全面”的基本布局也是以法治的基本方式來展開的,法治是其中的核心理念。
六、結論:以法治為靈魂推進“四個全面”協調發展
法治——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此展開,成為其核心理念。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內涵,“法治”是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的文明特質,是其核心所在;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引領,一方面,法治可以引領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法治可以引領改革的思維。沒有改革,社會將難以進步;沒有法治,社會將難以穩定。這就需要將改革和法治結合起來,把改革納入法治的軌道,通過法治來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改革和立法相矛盾時,應該先立法,歷史經驗教訓說明改革不能突破法治來進行,科學立法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保障;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本質要求,歷史從法制發展到法治,即從法律的工具性上升到治國理念,成為人民意志;法治還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路徑,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也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全面從嚴治黨,嚴要嚴在黨紀國法之內,治要治在黨紀國法之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 是標準要求,“法治” 是實踐路徑,提高治理能力是主要目的,法治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提高治理能力的基本路徑。
法治是框架和軌道,也是理念和方法。“四個全面”是以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為靈魂而展開的。抓住法治之魂,推進“四個全面”協調發展,才能有效破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難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更為強大的推動力量?!胺ㄖ巍币环矫孀鳛樯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重要維度,在“四個全面”戰略的每一個方面均有體現;另一方面作為治國理念,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整體搭建提供了主體支撐。
參考文獻
[1]張榮臣,“四個全面”·光明在望,光明網-理論頻道,2015年08月25日.
[2]陳磊,程姝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首次寫入共產黨全會公報.南方都市報,2015年10月29日.
[3]馬想斌.黨媒首次權威定義“四個全面”釋放什么信號.鳳凰評論,2015年02月25日.
[4]劉明霄.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2015年02月02日.
[5]楊克勤,在“四個全面”中把握全面依法治國,人民日報,2015年05月13日.
作者簡介
葉玉芝(1995-),女,福建寧德人,本科,研究方向:法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