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 王璐
【摘要】文章以“高露潔”公司涉嫌虛假宣傳一案為例,討論了公司法上公司社會責任的完善問題。主要探討了公司的社會責任問題,以及公司承擔社會責任的方式和公司承擔社會責任的必要性。在文章第二部分著重探討了我國公司社會責任法律制度的完善從公司社會責任的法律規范和我國公司社會責任法制的角度出發。
【關鍵詞】虛假宣傳;法律規定;高露潔;公司社會責任
一、引言
2006年03月29日,京華時報報道: “14天快速美白”宣傳詞受質疑,涉嫌虛假宣傳高露潔被調查,“高露潔”持久超感白牙膏宣傳說14天能快速美白,宣傳中提到的“14天快速美白”涉嫌欺詐消費者,此事經國內媒體報道后,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由于涉嫌虛假宣傳,南昌工商部門已于3月30日對“高露潔”生產廠家立案調查。結論:使用高露潔超感白牙膏(含20%高清潔二氧化硅和0.32%氟化納)兩周或四周都能有效減少牙齒色斑面積,或減少牙齒色斑程度”,但該結論沒有具體說14天能快速美白,且廠家也未取得我國相關部門的認可,缺乏可信性,因此“高露潔”持久超感白牙膏涉嫌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競爭。文章由此案例出發討論了公司社會責任的完善問題。
二、“高露潔”涉嫌虛假宣傳案的社會責任問題
(一)以“高露潔”案為例分析
“高露潔”虛假宣傳被披露以來,公司社會責任日益成為公眾及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高露潔棕欖(中國)有限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日用消費品公司,更應將公司的社會責任放在首位。毫無疑問,人們期望的是那些所謂的品牌公司能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并且讓消費者更信任。檢討之外,其自身的責任是不可推卸的。公司更應該檢討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觀或客觀失控,并通過深刻反省和整改來重新迎得消費者的信心,也就是說公司對負面行為的后續處理,是消費者者觀判斷公司自我完善能力的重要觀察點。然而不論是,我們似乎并沒有看到這一點。相反,我們看到的是公司不斷的強詞奪理、不斷的試圖推卸責任。
(二)“高露潔”公司應當承擔什么樣的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包含著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三個層面,這三種社會責任都包含著對利益相關者的責任。經濟責任是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增加社會財富的責任,“高露潔”公司唯利是圖,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務產品或虛假信息,與消費者爭利或欺騙消費者,缺乏提供公共產品的意識,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的誠信缺失正在破壞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運營,由于企業的不守信,造成假冒商品隨時可見,消費者因此而造成的福利損失每年都在增加,很多企業因商品造假的干擾和打假難度過大,導致企業難以為繼,岌岌可危。為了維護市場的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企業必須承擔起明禮誠信確保產品貨真價實的社會責任。缺乏公平競爭意識,一些在計劃經濟時期延續下來的壟斷企業,大量侵吞壟斷利潤,并極力排斥市場競爭,普遍缺少誠信。所以“高露潔”公司應當承擔確保產品貨真價實的責任,通過提供產品或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要求。法律責任是保護遵守法律規定的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的責任。
三、從“高露潔”案例看我國公司社會責任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公司社會責任的法律規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過分偏重對效率的追求,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也付出了較大的社會成本,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如公司為了利潤不惜破壞和污染環境、侵犯消費者權益;公司缺少誠信,惡意違約、破產逃債、披露虛假信息等;公司對社會良知淡漠、對公益事業缺少熱情等。存在的問題不僅影響公司長遠的經濟利益,而且對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也十分不利。由此,公司承擔社會責任已逐漸得到多數人的認同。人們認識到: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固然是人類的追求,但它只有工具和手段的意義,社會發展的最高價值追求是公平與公正,而不是以犧牲社會和諧為代價換取的經濟效率。無論是公司利益還是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都不能回避公司的社會責任問題,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進入經濟全球化的世界大局中,我們更需要強化公司的社會責任意識、倡導公司社會責任、健全與完善公司社會責任法律制度。
2005年10月,經全國人大修改的《公司法》(以下簡稱新《公司法》)第五條明確了公司社會責任一一“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這不僅為我國公司承擔社會責任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據,也對其他經濟立法在設定和修訂公司社會責任的內容時有原則上的指導意義。
(二)完善我國公司社會責任法制
公司社會責任是法律責任與道德責任并重,兼而有之,對公司承擔社會責任的規范模式可強制性與提倡性并用。早期的公司社會責任實踐表現的是公司股東自主的道德行為,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只是道義上的義務。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司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逐漸加大,尤其是許多跨國公司的出現和發展,其牽涉的利害關系人范圍更大,公司在謀取自身利潤的同時,應該承擔社會主體應盡的社會責任,公司社會責任作為法律責任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當然,法律并不禁止公司施行強制責任之外的道義行為公司承擔法外的社會責任,相反,法律可通過提倡式的立法模式,鼓勵、敦促使公司社會責任成為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的融合。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規,強化監察手段,加大監督力度。應該借鑒發達國家對公司社會責任立法,將公司承擔的社會責任全部用法律的形式規定下來,強制公司履行。這就是所謂的“公司社會責任立法普遍化說”。
四、結語
公司社會責任本質上是特定的經濟和社會條件對公司的客觀要求,是指企業應當守法、“做好自己”及在此基礎上對利益相關各方和社會自愿承擔道德義務。實現公司社會責任的關鍵在于強化企業的守法責任,對其“做好自己”和道德責任,則應通過提倡、鼓勵和引導來實現。可行的具體途徑包括:完善與公司社會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和司法的力度;建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有效激勵機制等。
參考文獻
[1]周繼紅.我國《公司法》對公司社會責任的規定及其完善對策[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