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鞏鞏
整村推進,產業扶貧,政策兜底,嚴格問責……江陵縣扶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扶貧前線,一句句暖懷貼心問候,一個個奮戰不眠之夜,一個個汗流浹背身影,讓群眾感覺到有一面黨旗在前方飄揚,指引著全縣人民攻堅克難,勇往直前,脫貧致富奔小康。
“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我是來遞交入黨志愿書的?!?月12日,江陵縣熊河鎮捷口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31歲貧困戶鄢俊暗黃的臉上涌出一抹紅,他鄭重地向村黨組織書記劉鳳園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貧困中掙扎,在掙扎中絕望?!臂晨Q空間早期的一條說說,暗示著自己的太多不幸。父親44歲早逝,母親和他先后被查出患有尿毒癥,每年十幾萬元的醫療費用將全家推入絕境。為了節約開支,母親和他不敢住院治療,一直在家吃藥維持。望著堆滿半間臥室的藥品,一家人感覺已半身“黃土”。為了撐起這個困難的家庭,他和妻子一直在外拼命打工掙錢。
“兒啊,縣里開展精準扶貧,把我們家定為了貧困戶,縣工商局干部熊忠孝來幫扶我們。”鄢俊清楚的記得,2015年10月9日,母親打來第一個關于扶貧的電話。這一天,縣文廣新局、縣工商局駐村工作組正式進駐捷口村。
“哦?!臂晨±涞鼗貞?。他腦海中第一個念頭就是,這些上面來的工作組是來演戲的,做做表面文章,迷惑一下百姓就回去了。他內心充滿反感和抵觸。
“兒啊,我們的醫療救助、大病保險有著落了……”在熊忠孝的不懈努力下,2015年7萬多元醫療費用得到妥善解決。
“兒啊,胡安權的孫子在市康復中心免費康復訓練,馬上就能入學啦……”五組困難戶胡安權孫子的自閉癥,讓他家很少有歡聲笑語。
……
母親一句句關于扶貧的消息,深深印在了他的心坎。
今年春節之后,他回到家中,看到村中的變化,聽著村民們聊天,鄢俊的心不再沉寂,他感覺到扶貧工作組隊員身上有一種莫名的力量,讓他看到生命的曙光。
“都是共產黨員!”經過長期的關注和了解,鄢俊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同時也作出一個慎重的決定,“我也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我要當好第一書記!”
“當好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最重要的還是要將輸血變為造血!”在周興堂擔任郝穴鎮貧困村顏閘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的那天起,他就明確了自己的“主攻”方向。
貧困戶中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難以改變,貧困戶身心健康狀況普遍不佳,產業項目選擇和市場行情不可預期是擺在他面前的三大難題。
“辦法總比問題多!”周興堂總是這樣告誡自己。為了讓村民發展產業增收,周興堂想盡了辦法。自主創業,貧困戶貸款入股、土地入股等增收方式……一個個好辦法、金點子在他腦中浮現。
四組60多歲的貧困戶李和平夫婦,通過危房改造修建了豬圈、牛圈、養雞場,他們用農商行小額貸款購買了黃牛2頭、豬仔8頭、雞苗50只,辦起了家庭養殖,年可增收8000元。
三組樂遠達等4家貧困戶,將縣委縣政府支持貧困戶發展的金融扶持資金20萬元授信給大地肉牛養殖合作社,合作社聘請他們的家庭成員務工并學習養殖技術,讓貧困戶既有固定工資收入又可入股分紅,4個貧困戶家庭可年增收2.2萬元。
六組貧困戶趙訓華等人將土地入股到豐澤園、綠農合作社,在每年忙季為公司和合作社提供勞務。
這背后,都可以看到周興堂忙碌的身影,為了爭取資金,磨破嘴;為了溝通協調,跑斷腿……
“我這把年紀了,每天在家門口有事做,有錢賺,我蠻知足了。”年過七旬的孤寡貧困戶張太婆,在綠農合作社采摘苕尖,每天有50元的收入,她逢人就說,“這一切都得感謝我們的周書記?!?/p>
“我要做一名優秀黨員!”
“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2月18日,面對送錦旗前來感謝自己的四組村民蔣家山、劉煥煥夫婦,江陵縣衛計局駐秦市鄉劉家剅村扶貧工作組黨員夏海波深情地握住了他們的手。
“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駐村的第一個夜晚,想起幫扶對象蔣家山一家,夏海波在床上輾轉反側,夜不能眠。蔣家山和妻子劉煥煥二人均是殘疾人,70多歲的岳父劉維艮肝癌晚期,生活不能自理。
“在醫療上給予救助,在生活上給予關心,把他們真正當做自己的親人?!毕暮2ㄐ睦锬枚ㄖ饕狻?/p>
親自送老人到鄉衛生院進行免費治療,安排醫護人員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一有時間就陪他說話聊天,噓寒問暖;自掏腰包幫助置辦魚、肉等年貨,并為他添置了新衣新鞋;大年三十到老人家中生煤爐,挑滿水,提前給老人拜年……夏海波的一舉一動,村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我想見見我那失聯在外的女兒……”老人彌留之際的最后一個心愿,讓夏海波聽在耳里,急在心里。
運用全國流動人口計生信息平臺,請各地同行幫忙……幾經周折,幾個不眠之夜,夏海波終于聯系上了老人失聯在外的女兒,并迅速將其接回江陵,派專人為他們安排了食宿。
“謝謝,謝謝你們了……”久違的團圓,父女相擁,痛哭流涕。站在床邊的夏海波,眼中一陣濕潤。不久,老人含笑去世,悲痛中的夏海波請來村委會成員及其家屬共同商量,籌措資金讓老人安然下葬。
“好人吶,真是好人吶……”面對劉家剅村村民的稱贊,夏海波總是回答:“我只是做了一名黨員應該做的事?!?/p>
“想致富找支部,要脫貧找黨員!”在江陵縣的扶貧攻堅戰中,駐村工作組中每一個臨時黨支部成為前線“指揮部”,每一名黨員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指戰員”,成為扶貧戰斗的“沖鋒員”。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譜寫著江陵贊歌。
(文中貧困戶姓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