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吉娜
高職院校檔案工作者職業幸福感的調查研究
文/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吉娜
高職院校的檔案工作者普遍缺乏職業幸福感,針對其多重影響因素,建策四重提升途徑:盤活機制,用好激勵,激發職業幸福感;注重教育,持重趣味,培植職業幸福感;提升素養,提高水平,獲得職業幸福感;優化環境,優厚待遇,增殖職業幸福感。
高職院校;檔案工作者;職業幸福感
對人類自身的關照程度決定了一個時代的發展程度,正如“幸福感”在“十三五”規劃中的頻頻觸及,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未來發展中即將錦上添花。檔案工作者是普通大眾的一員,作為基層一線的職業人員,其幸福感油然重要,它是挖掘個人潛能、發揮個人特長、激發個人斗志的基礎與保障,同時又是助長職業發展、助推社會進步和充盈社會能量的源泉和動力。高職院校的檔案工作者,是否懷有較高的職業幸福感,關乎到檔案工作者的切身利好,關乎到檔案事業的前進步伐和學校建設的和諧穩定。為此,探尋職業幸福感,尋求檔案工作者應有的人文關懷,成為筆者的幸福之旅。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檔案工作者,是檔案部門業務人員的通稱,尤指專門從事檔案管理和檔案館管理的工作人員。檔案工作者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應有相關科學知識與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做支撐。高職院校的檔案工作者,特指在高等教育類專科層次學校中從事檔案工作的人員,主要任務是對學校履行人才培養、服務社會和開展各項活動進行“原生態記錄”和“再生產開發”。幸福感,是人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及煥發出的積極情感,它是反映一個人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職業幸福感,則是職場人士對其所從事的職業及工作狀態在滿意程度上的主觀感受,即一種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揮、力量得以增長所獲得的持續快樂體驗。檔案工作者的職業幸福感,是衡量檔案工作人員所從事檔案事業的滿意程度,是對職業生活的整體性、肯定性評價,事關檔案工作者的人生幸福和學校檔案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檔案工作者職業幸福感的現狀。實地調查和走訪了省內六所高職院校,從物質與精神、情感與理性等維度分別提問和訪談,得出:檔案工作者職業幸福感普遍缺乏,職業認同性不強,長期存在職業倦怠感,多數情況下工作狀態不佳、工作積極性不高。然而,檔案工作者對職業幸福感的提高持有較強的愿望的期盼。

表1 影響檔案工作者職業幸福感的因素統計
影響檔案工作者職業幸福感的因素是多重的,又是多樣的,詳見“表1”。
從客觀、主觀兩個方面去歸納分類,分別從社會環境、工作環境與職業狀態、自我狀態統計分析,總結出影響檔案工作者職業幸福感的諸多因素。上述的影響因素中,均與檔案工作者的職業幸福感產生正相關影響,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工作量” 因素屬負相關影響,檔案工作者對繁復的勞動懷有厭倦感。于主觀因素中,性別為女、年齡稍大、學歷偏低的檔案工作者,其幸福感普遍大于男性、年輕、學歷高的檔案工作者,究其緣由:較高素養和遠大抱負的檔案工作者不滿職業現狀,且看不到或看不起現有的職業未來。
(一)盤活機制,用好激勵,激發職業幸福感。檔案工作者感觸不到自我的重要性和存在感,常常自視為“保管員”,渺茫的前途和隱現的未來只能與日俱增地產生職業倦怠感。這與檔案工作者的個人成長機會、職業進步機制密切相連,不能激發主體斗志,不能認同自我價值,自然降低個人的職業幸福感。盤活機制,要求強化晉升機制、完善獎勵制度、拓展進步空間,搭建優質平臺。高職院校的行政主管部門,應提供和規劃檔案工作者的晉升平臺,規范職位晉升制度,制定職稱評定辦法,落實培訓進修政策,使其在工作中有奔頭、進展中有希望。在此基礎上,對業績突出者進行獎勵或表彰,做好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的均衡促進,充分挖掘激勵因素來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高職院校的行政部門應主動發力,把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檔案工作者的重要性放在居高的位置,校方的重視直接強化檔案工作者的自我存在意識和職業價值取向,也直接激發了檔案工作者的職業幸福感。
(二)注重教育,持重趣味,培植職業幸福感。缺乏對檔案職業的理解,缺少對工作職責的尊重,缺失對自我價值的判定,使得檔案工作者消極怠工現象漫延。檔案工作的趣味性相較于其他職業而言,有枯燥性較強的一面,有趣味性較弱的特點,從而檔案工作者的職業幸福感尤顯薄弱。
注重教育,是要注重職業理想教育、愛崗敬業教育、奉獻意識教育以及自我調適教育。檔案管理部門的領導者應抓好入職教育,時常強調檔案事業的重要性,培養檔案工作者甘愿“鋪路搭橋”的奉獻精神和為廣大師生的服務意識,產生強烈的職業認同。尚且,在日常平淡的工作中,不僅要把小事做細,還要自創趣味,使得職業生活淡而有味、平而不庸。
這里著意強調的是檔案工作者要做好自我心理調適,懷揣陽光心態,創新工作方式,尋求工作樂趣。藉于這一點,需要提出的是:高職院校的檔案部門,要建立檔案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從入職選聘上就甄選適合崗位的工作者,便于入職后的進步和管理。
(三)提升素養,提高水平,獲得職業幸福感。囿于個人的專業技能或相關學科知識不夠扎實、相對短缺,在檔案工作中表現為勝任力不足,特別是在電子檔案盛行的今天,沒有良好的計算機技術支撐,難以完成檔案任務。于是,困于學習、難求進步的檔案工作者愈發感覺到工作危機,從而影響職業幸福感的獲得。從自我主體出發,做學習型工作者,與時俱進地提高個人素養、提升職業水平,是獲取職業幸福感的最佳途徑。提高素養應是自我追求進步的主觀愿望,也作為職業水平提升的不竭動力,同時良好的自我評價,工作效能感的遞增,自信心與成長感的獲得倍使個人主體愉悅感增長。在此,知識素養與技能素養的積累須共同推進,專業素養與相關素養的提高須均衡發展,整個促成過程中培訓進修與自學自修須并駕齊驅。要想生活中如魚得水,工作中游刃有余,就必須平常下功夫,時常練功夫,檔案工作者亦是如此。你的努力大小決定了你的幸福程度,檔案工作者的職業幸福感,源于自我努力中獲得。
(四)優化環境,優厚待遇,增殖職業幸福感。社會環境對檔案事業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學校環境對檔案部門的待遇水平不夠好,造成檔案工作者有怨言、有雜念,不能呈現出自己的最佳工作狀態。外部環境具有隱秘而深遠的性能,譬如檔案館的硬件設施優劣、檔案部門小集體內的和諧程度以及學校師生對檔案人員的公正評價、自我薪酬水平對居家地位的左右等等,均潛移默化、作用凸顯地影響著檔案工作者的幸福程度。優化環境,首先要創設良好輿論導向,建造檔案工作者應有的社會聲望和職業聲譽,改善社會大環境。其次要美化工作場景,改進工作設施,締造高雅工作空間,建設優美工作環境。再次要建造一支友愛和善的工作團隊,共同維護內部小環境的溫馨和諧。從優厚待遇方面來說,是謂提高檔案工作者的經濟收入,建立合理的加班和休假制度,在工作時間、工作量、績效水平上充分給予照顧。另外,學校評模選優時劃撥固定指標,主動關心身體健康防治職業病,學校運動會或大型聯歡會時盛情參邀,從各個方面提高檔案工作者的禮遇,調動其職業歸屬感。環境造人,待遇留人,檔案工作者不再彷徨之時,便是衷心事業熱愛職業之日。檔案工作者能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增長了喜樂感和歸屬感,那么職業幸福感的增殖則會應運而至。
[1]曾秀梅.論高校檔案人員的職業幸福感[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24(4).
[2]劉軍.高職院校檔案管理制度建設初探[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
[3]吉順霞.高職院校檔案館員職業規劃初探[J].檔案與建設,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