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迎秋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
換領導解決不了中國汽車問題
吳迎秋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
這兩天,有關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徐留平將調任一汽接替總經理許憲平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幾乎所有人都在考證真偽。我更愿意以這件事說開些,觸發對中國汽車發展的思考。
我注意到這樣的分析:徐留平到一汽不僅是因為先接許憲平,待明年現任一汽董事長徐平退休后接替董事長位置;而是因為一汽這幾年不行,希望換個人換個打法。很顯然這樣的分析是有依據的。徐留平在長安這些年,長安汽車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自主品牌事業,長安走在了前列。相比之下,一汽集團最被人詬病的也是自主品牌事業的滯后。作為共和國汽車的長子,一汽沒能拿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讓徐留平去一汽理論上完全說得通。
問題也在這。寄希望一個人去改變像一汽這樣一個龐大的“汽車帝國”,本身就是一種傳統的落后思維。不僅解決不了一汽的發展問題,還會把徐留平“拖垮”。實事求是地說,一汽今天的發展問題,不是前任領導一個人的責任所能解釋得了的,徐留平將長安做好,不能說與長安軍工企業那種組織性、紀律性和奉獻精神無關。
一汽的發展問題反映出了中國汽車發展體制問題。這已經是不可回避的話題了。只是今天,因為徐留平調任一事再次觸碰到了它。都知道,中國汽車當前的格局是六大國有大型企業集團為主體。盡管這些年中國汽車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問題也很多。大而不強,一句話點到了問題的關鍵,不強再大也等于零。這可能是很多人沒讀出來的。只不過傳統排序處在首位的一汽可能問題更多。共同的問題下一定有共同的成因。相信所有人都看出這個共同點了。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領導、一任領導們造成的。我們過去看到企業所謂的發展快與慢,只是在一個特定時期的結果表象,可能是因為一個領導,可能因為一件事,也可能因為一個機遇。僅此而已。換句話說,讓徐留平去一汽,看似讓他甩開膀子去干,如果體制機制不變,最終完全有可能又拴住了他的腿。
換徐留平去一汽,如果不換體制、機制是白搭。靠換人,解決不了一汽的問題,也解決不了中國汽車的問題。退一步講,如果非要有個答案,那就是“徐留平們+新的體制機制”。
本期話題:
針對部分地區試點自學考駕照這一消息,你怎么看?
主編/劉奕宏
“駕校亂”長期以來飽受詬病,開放自學考駕照,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打破了駕校的壟斷,為學車提供了更多選擇。
專題編輯/墨怡
首先,自學考駕照對于學車者而言,當然是件好事。令消費者擁有選擇的權利,這本身就意味著制度的進步。
產品編輯/張乃超
“學車難”是個人盡皆知的舊梗,而考駕照從前兩年的“指紋打卡”到“全面漲價”,一直在嘗試著做出改變。這次的改變倒是大刀闊斧,我期待試點地區的反饋。
產品編輯/張夼源
可以自學不代表只能自學,多一種選擇的同時不放棄舊規則,對消費者而言是個福音。
產品編輯/王文汐
自學的過程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學車安全和質量一定要嚴格把關,甚至自學應該設置更高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