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貞光,李 明,劉聰利,李玉紅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鄭州 450009)
近年我國露地栽培甜櫻桃的經濟效益一般為1.5萬~2.5萬元∕畝,高的在4萬~5萬元。高效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地方、農戶和公司種植甜櫻桃,種植區域向南擴展至江淮地區,甚至更南的地方。現對我國南方栽培新區種植甜櫻桃的栽培優勢、難點及解決方略提出我們的初步見解。
本文所討論的南方甜櫻桃種植新區劃定為江淮地區,基本是沿淮河干流以南和長江中下游干流以北地區。因為河流不是直線走向,我們以淮河、長江干流同緯度的主要城市作為此區域的界點,北緣為南陽—駐馬店—阜陽—蚌埠—淮安一線,南緣從宜昌—武漢—銅陵—上海為南緣1線;從長沙、南昌至寧波為南緣第2分界線。我們暫且把南陽—淮安與宜昌—上海之間的地區稱江淮地區;宜昌—上海和長沙—寧波之間的地區泛稱為江南地區。
我們列出了以上城市對甜櫻桃生長影響較大的年平均溫度、年降雨量、7月平均氣溫、≥35℃的年平均高溫天數和年日照時數5項指標(表1)。

表1 江淮地區代表城市氣候基本情況
用現已規模化種植甜櫻桃的鄭州為對照,處于本地區北緣的5個城市各項氣象指標與鄭州非常接近,說明本地區的北緣仍然是甜櫻桃的適栽區。而南緣1線的4個城市各項指標與鄭州相比存在顯著差異,年平均氣溫高2.3~3.1℃;7月平均氣溫高0.7~1.7℃;年降雨量高506~738毫米,其中武漢和上海年降雨量是鄭州的2.01倍和1.87倍;年日照時數少365~730小時。北緣的5個城市≥35℃年平均高溫天數反而比鄭州少,是因為這些城市夏季多雨,起了降溫作用;而南緣1線、2線的7個城市的高溫天數比鄭州多,以長沙為最。即多雨、光照不足和高溫這些不利氣象因子非常突出,這也是江淮地區南部種植甜櫻桃的難點。
關于江淮地區種植甜櫻桃能否滿足其需冷量的問題,根據冷量單位的計算模式,南緣各地的冬季大部分時段處于1.5~12.4℃的冷量單位積累的有效區間,完全可以滿足甜櫻桃的需冷量,現有這些地方甜櫻桃能開花結果就是證明。
就本地區的土壤類型來說,多以丘陵黃黏土為主,低洼地的土壤較黏重。本地區在改種櫻桃之前不少地塊是水稻田,也為較潮濕黏重的土壤,故而易發生根腐病。
本地區種植甜櫻桃的優勢可歸納為3點:第1是早熟,本地區早熟甜櫻桃于5月初成熟,中晚熟品種也能在5月底之前成熟,櫻桃早熟售價高,這是人們共知的。第2此地區櫻桃開花期極少出現低溫,所以不易存在北方栽培區經常出現的花期凍害問題。第3,此地區毗鄰或者就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櫻桃銷路好,價格高,在安徽馬鞍山市的和縣,本地產的甜櫻桃市場上售價60~100 元∕千克。
4.1.1 根腐病 此地區種植甜櫻桃最大難點是高溫多雨引起的土壤通氣不良,從而導致甜櫻桃樹爛根和衰亡。解決的方法是:(1)盡量選擇地勢較高、不易積水、土壤不太黏重的地塊建園;(2)起壟栽培,樹種于拱形壟脊中央,壟脊和壟溝的高度差約50厘米,整個園地有完整的排水系統;(3)避雨栽培,每行樹建遮雨棚;(4)選用較能忍耐潮濕和較黏重土壤的ZY-1半矮化砧,ZY-1是酸櫻桃選系,酸櫻桃最能忍耐潮濕和排水不良的土壤,江蘇江陰姚國忠的櫻桃園,壟溝終年積水,其櫻桃樹仍然生長正常,2015年6月所在地區連降大暴雨,園地兩次淹水,2016年生長基本正常。安徽馬鞍山市和縣朱具斌同時種植ZY-1和吉塞拉5號嫁接苗,ZY-1砧樹的同齡存活率和經濟年限明顯優于吉塞拉5號嫁接苗。
4.1.2 葉斑病 在多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葉片極易感染葉斑病,導致嚴重的早期落葉,有的櫻桃園7月葉片已大部分脫落,導致花芽和花束狀短枝死亡,嚴重影響來年的產量,最終導致樹體衰亡。解決的辦法是:(1)建避雨棚;(2)在花后葉片未出現病斑時噴藥預防,據研究該病原的孢子在花瓣脫落時就已生成并通過氣孔侵入葉片,所以在葉片未出現病斑時噴藥防治至關重要;(3)增加噴藥次數,15~20 天噴藥 1次;(4)多種殺菌劑交替施用,如國產甲基托布津、進口苯醚甲環唑、多菌靈、代森錳鋅等;(5)選用抗葉斑病的品種,如薩米脫和塞爾維亞(Sylvia);(6)及時清掃落葉,減少來年病原;綜合采用以上技術是可以控制葉斑病而不造成嚴重危害。
4.1.3 花腐病 花瓣被感染后長霉,粘附在果實上導致果實腐爛,可在花后搖動枝條把花瓣震落,并于花后及早噴施殺菌劑防治。
由于雨量多、生長季長,甜櫻桃植株在江淮地區營養生長偏旺,推遲了花芽的形成。為了控制其營養生長,(1)在砧木選擇上選用半矮化砧或矮化砧;(2)控制施肥量;(3)適時拉平枝條,加速枝條形成花束狀果枝;(4)適時(花芽分化初始期,此地區為4月中旬)適量(100~200倍稀釋液)噴施多效唑或PBO,控制植株營養生長,促進植株轉向開花結果。
本地區甜櫻桃產量不同的年份變化很大,如2016年安徽合肥及周邊地區產量很低,可能的原因是當年春天長江流域長期下中到大雨,蜜蜂無法完成授粉活動;落在柱頭上的花粉被雨水沖掉或吸水破裂,故不能正常授粉受精,因而不能正常結果。建議采取下面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1)建防雨棚,避免雨水直接沖淋花朵;(2)種植自花結實的品種:桑蒂娜、塞爾維亞、拉賓斯、艷陽和3-9;(3)人工輔助授粉。
根據日本學者Kenji Beppu的研究,出現畸形果的機理是:每年7—8月份櫻桃花芽分化正處于花瓣原基發生之后,即將進入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分化期,此時如果出現高溫天氣,植株將產生過量的赤霉素,促使形成雙(多)子房的花蕊,導致第2年出現雙(多)子房果。解決的辦法是:(1)在7—8月出現高溫天氣時,采用澆水、蓋遮陽網等措施降低溫度;(2)噴施多效唑,抑制植株赤霉素的合成;(3)現有的櫻桃早熟品種,除早紅珠的畸形果比例較低外,紅燈、早大果、龍冠、維卡在夏季高溫的地方都有畸形果,有的年份其比例在30%以上。所以在夏季高溫的地方可降低早熟品種的比例,增加基本無畸形果的中、晚熟品種,如桑蒂娜、雷佶娜、薩米脫、塞爾維亞和拉賓斯;(4)培育無畸形果的早熟品種,鄭州果樹研究所通過雜交育種已獲得畸形果比例很低的早熟甜櫻桃春露和1-9,有望通過品種選育解決這一問題。
大多數櫻桃品種的果實在成熟期遇雨即發生裂果,某些品種甚至在空氣濕度大的時候即發生裂果,從而喪失商品價值。解決的辦法:(1)避雨栽培;(2)不種易裂果的品種,如布魯克斯和紅魯比;(3)選用從德國引進的抗裂果的品種雷佶娜(Rigina)。柯迪婭(Kordia)雖然也抗裂果,但在夏季高溫的地方產量低,可種于高海拔夏季無高溫的地方。
我們對上述泛指江南地區種植甜櫻桃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就需冷量而言,此地區應能滿足甜櫻桃的需要。但上面所討論的江淮地區種植甜櫻桃的難點在此地區更為突出,其解決的方法是一樣的,只是病害的防治需要做得更加及時,打藥的次數更多一些。此地區的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單位可進行開拓性試種,在取得經驗之后進行規模化的種植。
根據以上對江淮地區種植甜櫻桃的優勢、難點和解決這些難點已有技術的分析,以及本地區一些開拓性的甜櫻桃園已經開花結果,并賣出高價,這些范例說明江淮地區規模化種植甜櫻桃的技術和時機已基本成熟,但是其種植難點仍然存在,為保證種植的成功,必須有科學的果園規劃和嚴格的果園管理。本地區甜櫻桃種植單位面積的管理費用必定高于我國現已規模化種植的地區,所以必須賣出較高價格,種植者才能盈利,建議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人口和消費要求,以采摘園的模式來建園,在城區周邊建設若干個采摘園,一個園地不要超過6~7公頃,以便于城區居民區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