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山
隨手聽故事機、父母訓練營、親子電商,一個都不能少。
用免費內容探知用戶需求,待用戶暴露出使用習慣,再做出付費產品去滿足他們——這是凱叔做內容電商的心得。
凱叔本名王凱,原來是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后辭職自己創辦了公眾號“凱叔講故事”,目前已經有近500萬訂閱用戶。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凱叔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被依賴感。隨著內容的不斷產生,用戶習慣也開始暴露,凱叔開始為滿足用戶的需求不斷進行產品化嘗試。
如今“凱叔講故事”已經成長為一個親子品牌,包括親子內容、親子教育、母嬰電商,講故事的“隨手聽”甚至在一周內賣出了1.4萬部。
用戶為獨家、優質買單
用戶的行為習慣和出版社拋出的橄欖枝,引導凱叔開始做付費嘗試。
凱叔是一個對故事內容很講究的人,每次給女兒講故事他都會去找國內外比較好的內容源。出于對版權的重視,他每次都會把出版社的信息也加上。在微信公眾號講完之后,好多家長都提到想購買這些繪本。
與此同時,出版社方面也發現被凱叔講過的故事繪本銷量上漲特別快,因而決定和凱叔合作,在每本書上面附帶一個凱叔講故事的聲音二維碼,掃碼進去就是凱叔講的有聲版本。
如此一來,一方面凱叔可以獲得出版社方面的一部分版稅,另一方面凱叔發現,與其讓家長聽完故事之后再去其他地方買,不如直接在自己的公眾號內增加購買的鏈接,用戶可以直接在凱叔公眾號內購買。
此后,凱叔開始做更多的付費內容嘗試。他認為,只要是具有獨家性、稀缺性的優質內容就可以收費,而且當用戶產生依賴感之后,內容就會有更多的議價能力。

孩子們對自己講述的睡前故事的喜愛,是讓王凱定創業的最大原因
使用場景為王
在征集用戶的意見后,凱叔開始改編“凱叔講故事”版本的《西游記》。他有一個情結——不希望這件事被別人插手,因此把每天上午的時間都用來改編《西游記》。他每次都先把文稿講給自己的女兒聽,比如會把“瀑布”這種對于成年人來說是常識,但是小孩是初次認知的概念進行更生活化的解讀。
之后《西游記》被做成付費音頻售賣,甚至因為沒有技術人員而生產成了一款類似在玩偶里邊塞U盤的故事機,演化到今天,就成了精美的隨手聽。
“這一切都是基于用戶的使用場景產生的?!眲P叔說。他發現,如果僅僅是付費音頻,需要小孩借助父母的手機來聽,但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花費太多的時間在電子產品上。后來他就做了專門聽《西游記》的隨手聽,里邊有26集凱叔改編的《西游記》,既不能上傳也不能下載。
后來,凱叔又根據用戶反饋對隨手聽做了防摔、防水等技術處理,讓小孩在任何場景都可以聽凱叔講的《西游記》。他說幾乎每個購買隨手聽的用戶都會把里邊的內容聽20多遍,都能達到耳熟能詳的地步。
不僅滿足小孩,還得兼顧父母
“凱叔講故事”開始做用戶運營,瘋狂地建微信群來運營這些年輕父母,期間經常會有年輕父母與運營人員聊天到深夜的情況。凱叔在分析后覺得年輕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會存在很多困惑和壓力,有生活瑣事,也有工作方面的壓力。
于是凱叔開始組織“媽媽微課”,邀請教育方面的專家免費為年輕父母講課,解答疑惑,疏通心理的問題,每次有1700多個群同步直播,覆蓋30多萬媽媽用戶。
這些年輕的父母在明白了育兒的道理之后,還得親自去實踐。
在此基礎上,凱叔又發展出“父母訓練營”付費項目,家長在參與過程中可隨時與專家聯系并提問,在學習期間還需要提交作業任務等。每次訓練營都會有800多人參與,價格從100元到500元不等,復購率達到了40%。
親子教育是一個牽涉到兩大群體的剛需市場,一方面需要產品能滿足小孩的需求,讓他們使用起來覺得喜歡,另一方面還需要說服擁有決策權的父母為自己的孩子買單。為滿足這兩大群體的需求,凱叔在做內容的同時也在不斷擴大團隊,逐漸拓展到親子電商。
針對兒童和父母的相處溝通問題,除了講故事外,凱叔還運營了一個“凱叔任務”的小項目,用戶通過參與這個任務可以得到勛章。這個任務得到了很多家庭的參與,解決了小孩與父母在起床等生活方面問題上的分歧。
凱叔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故事內容是在塑造小孩的思想方面的價值觀,而一些活動任務則是要幫小孩建立起生活方面的良好習慣,找到與世界相處的方式?!?/p>
現在凱叔又開始在電商方面布局,在微信公眾號售賣一些親子領域的國外非標準化產品,走起了買手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