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強
《三國演義》中,英雄層出不窮,與之同時,還有很多生得猥瑣死得窩囊的小人物。他們大多成為英雄豪杰的陪襯。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個人物:于糜、樊能、夏侯杰。知曉此三人者,絕對稱得上寥寥無幾,但說起他們所陪襯的英雄,肯定是鼎鼎大名,婦孺皆知。于糜和樊能襯托了“小霸王”孫策的勇猛,夏侯杰則是被猛張飛大喝三聲嚇死的“膽小鬼”。
孫策在與劉繇對陣之時,劉繇的部將于糜一馬當先,來挑戰孫策。只是技不如人,不到三招,便被孫策生擒過去,撥馬回陣。于糜的隊友樊能想來個背后偷襲,挺槍來刺,沒料到眼看得手之際,孫策卻猛然回頭,大喝一聲,聲如霹靂,竟將樊能嚇得撞下馬來,破頭而死。孫策回到陣中,才發現被他挾在肩下的于糜早已氣絕身亡。
夏侯杰的遭遇更悲催一些。曹操率大軍追趕潰敗的劉玄德,追至長坂坡之時,遇到在此阻擊的張飛。張飛獨自一人站在橋上,睜目怒喝:“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大喝數遍,曹操身邊的本家部將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悲慘而死。
小人物之死,往往成了英雄的注腳,歷史的演繹有趣而又殘酷。其實,從生理和健康的角度去考慮,于糜、樊能、夏侯杰的死亡皆有道理,絲毫不足為怪。遇到意外的驚嚇,會讓人精神高度緊張,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如果身體調整不及,輕者會產生臉色發白、嘔吐、心慌等癥狀,而對于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有一些人會引起惡性心律失常,甚至會導致猝死。同時,從馬上跌落地下,也有可能因為頭部撞破,導致顱損傷而死。至于被挾死的于糜,除了心血管意外之外,還有可能因為挾得太緊無法呼吸,最終導致窒息而死。
三個小人物的死,盡管常常被當作歷史笑談,但對于我們養生而言,同樣具有極好的借鑒意義。避免強烈刺激,減少意外驚嚇,是我們保護心血管健康的必備措施;而那些“人嚇人,嚇死人”的游戲或者惡作劇,對于有心血管基礎病的人來說,是萬萬做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