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清華,王新昭,焦文靜,于志勇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腫瘤醫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外科一病區,山東濟南 250117
護理層面乳腺癌患者生活習慣、生理特點問卷調查與分析報告
馬清華,王新昭,焦文靜,于志勇
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腫瘤醫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外科一病區,山東濟南250117
目的 探討乳腺癌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根據高危因素實施個體化護理,為乳腺癌的早診早治提供依據。方法選取2015年3—7月在山東省腫瘤醫院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00例以及與患者無血緣關系的健康女性且具有5年以上的共同生活經歷的200例,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從護理層面對可能的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法分析獨立危險因素。結果 單因素分析發現流產次數、避孕方式、生產方式、月經是否規律、文化程度,性格特點及睡眠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乳腺癌發病相關危險因素包括避孕環避孕(OR=3.272,95%CI=2.191~4.885)、文化程度低(OR=2.953,95%CI=2.146~4.065)、性格悲觀(OR=1.835,95% CI=1.229~2.741)、睡眠時間少(OR=1.661,95%CI=1.341~2.057)。結論 避孕環避孕、文化程度低、性格悲觀、睡眠時間少可增加乳腺癌發病的危險性,對于高危乳腺癌患者護理過程中除常規護理外,更應該加強患者的個體化護理,正確引導病患。
乳腺腫瘤;危險因素;護理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high risk factors.Methods Breast cancer women adimitted to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from March to July in 2015 and no bl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healthy women patients who have more than 5 years of common life was recruited in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from the nursing layer.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was calculated by chi square test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as used by logistic analysis.Result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abortion,contraceptive method,production method,menstrual regularity,cultural degree,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leep tim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Logi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were contraceptive ring(OR=2.953,95%CI=2.146~4.065),low cultural degree(OR=2.953,95% CI=2.146~4.065),pessimistic personality(OR=1.835,95%CI=1.229~2.741),less sleep time(OR=1.661,95%CI=1.341~2.057).Conclusion Contraceptive ring,low cultural degree,pessimistic personality,and less sleep time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In the course of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for those high risk breast cancer patient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dividual nursing and correct guidance.
[Key words]Breast neoplasm;Risk factor;Nursing
乳腺癌已經成為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重大惡性疾病之一。隨著現代科學和技術的不斷發展,乳腺癌的治療和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乳腺癌診療水平的提高已經成為實體腫瘤治療的標桿。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對于乳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目前認為主要與個體遺傳和環境綜合作用有關[1]。提高乳腺癌的危險因素認識,有助于術后有的放矢的提供個體化的治療及護理,協助患者順利度過癌癥危機,走出陰影,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該研究方便選取2015 年3—7月在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腫瘤醫院住院的2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以及與患者無血緣關系、具有5年以上的共同生活經歷的健康女性200例進行調查,應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對乳腺癌的危險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期增加對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因素的認識,為乳腺癌的治療及護理奠定基礎。
1.1調查對象
研究對象方便選取在山東省腫瘤醫院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及家屬陪護人員。病例組均經病理確診為乳腺癌。對照組為與患者無血緣關系的健康女性,與患者具有5年以上的共同生活經歷,既往無惡性腫瘤病史,采用l:1配比,要求與病例年齡相差5歲以內。
1.2調查方法
資料收集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調查員完成。采用統一的調查表,面對面與病例組和對照組受訪者進行訪問調查,收集資料。同一對病例及其配對的對照組受訪者由同一名調查員進行調查,調查環境安靜,無其他人在場,調查時間充裕,對嚴重不合邏輯的數據進行核查。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婚姻狀況,生育情況,生產方式,避孕方式,月經狀況,文化程度,職業,性格特點,飲食習慣,睡眠時間等。
1.3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該調查研究共調查女性乳腺癌患者及其相應對照各200例,病例組發病年齡最大為64歲,年齡最小為29歲,平均年齡為(48.7±9.1)歲;對照組最大年齡為68歲,最小年齡為28歲,平均年齡為(47.7±12.3)歲。病例組和對照組,生育次數、初潮年齡、是否絕經、是否飲酒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病例組與對照組比較,流產次數、避孕方式、生產方式、月經是否規律、文化程度,性格特點及睡眠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危險因素與乳腺癌的發病的相關性發現,避孕環避孕、文化程度低、性格悲觀、睡眠時間少可顯著增加乳腺癌發病的危險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病例組與對照組乳腺癌發病相關因素的對比

表2 Logistic回歸分析乳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
目前,中國乳腺癌發病呈逐年升高趨勢,乳腺癌引起的死亡仍然是女性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發現是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重要手段。這提醒廣大女性,尤其是高危人群,應該早診早治,增強預防意識,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做到定期檢查[2]。
乳腺癌的危險因素研究較多,該研究單因素分析流產次數多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生率高,這與國內曾艷[3]等報道結果一致。避孕方式的選擇對乳腺癌的發病的影響爭議頗多,有研究稱口服避孕藥能夠增加乳腺癌的風險,亦有人稱口服避孕藥能夠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4-5],而該研究χ2檢驗分析發現避孕環避孕的方式與其他避孕方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而該研究Logistic回歸分析同樣發現避孕環避孕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P<0.001)。避孕環避孕是我國計劃生育國策下育齡期婦女避孕的一種特殊形式,采取避孕環避孕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原因可能是在避孕環的刺激下,女性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從而誘發乳腺癌。該研究文化程度低的女性易患乳腺癌(P<0.001),受教育時間短的女性可能對疾病的認識較少,預防措施不到位導致疾病的發生。該研究發現性格悲觀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P<0.05),這與毛錫金等[6]報道一致,負面性格能夠打亂機體的內分泌穩態,動態平衡被打破,機體對惡性腫瘤的防御能力減弱,乳腺癌發生的機會增加。該研究中睡眠時間短也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P<0.001),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激素的變化,夜間睡眠差、易醒,容易產生暴躁、敏感、多疑等負面情緒,進而加劇體內激素狀態的失衡,最終容易誘發腫瘤[7]。
目前乳腺癌的治療仍然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乳腺癌患者的護理貫穿治療的始終,優質、個體化的護理能夠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協助患者順利度過癌癥危機[8]。避孕環避孕、文化程度低、性格悲觀、睡眠時間少可顯著增加乳腺癌發病的危險性。因此,護士在護理過程中應著重留意患者的高危因素,積極與患者溝通,普及疾病知識,緩解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向患者講述抗癌成功的典型事例,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對于睡眠障礙患者要加強疏導,條件允許可以選擇單間,盡量減少外界干擾,嚴重者可指導患者藥物治療。此外要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指導,全程管理,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1]劉麗媛.女性乳腺癌危險因素及風險評估模型的流行病學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2]榮磊,李歡,王恩禮.深圳市女性乳腺癌風險評估模型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3):470-473.
[3]曾艷,徐茂盛,譚世奇,等.乳腺癌危險因素分析[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30(3):622-623.
[4]Pakai A,Farkasné Buzánczky G,Horváthné Kívés Z,Oláh A,Boncz I,Sélleiné Gyúró M,Fullér N,Vajda R.Breast Cancer Awareness Survey[J].Value Health,2014,17(7):A738.
[5]于杉,陳新,王艷,等.乳腺癌發生風險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5,22(22):23-25.
[6]毛錫金,邢成顏,張升華,等.女性乳腺癌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2):187-190.
[7]沈敏,顧建芬,董鈺英.影響乳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5):782-785.
[8]李雪蘭,黃美蓮.積極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根治術病人康復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4):370-372.
The Level of Nursing Care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Living Habits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Report
MA Qing-hua,WANG Xin-zhao,JIAO Wen-jing,YU Zhi-yong
Shandong Provincial Canc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Shan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surgery,Ji'nan,Shandong Province,250117 China
R395
A
1674-0742(2016)08(a)-0154-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2.154
馬清華(1973-),女,山東濟南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乳腺癌患者的護理工作。
于志勇(1965-),男,山東海陽人,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乳腺癌患者的基礎及臨床研究,E-mail:drzhiyongyu@ aliyun.com。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