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臺創園播種了嗎?

臺灣農民創業園全景掃描
本期策劃 本刊編輯部
資料整理 易靖茗 章漣漪 鄭宏博 昌校宇
文字統籌 洪鴻
素材提供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人民網、新華網等
今年全國兩會上,人大臺灣團代表陳蔚文、政協臺聯組委員陳玲雙雙提出了《關于加大對臺灣農民創業園扶持力度的建議》和《關于加強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的建議》。由此,臺灣農民創業園再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臺灣農民創業園,始于福建,推向全國,是兩岸農業合作領域先行先試的成果之一。2005年,福建省在漳州漳浦率先開展了創建臺灣農民創業園試點工作;一年后,即2006年4月,漳浦試點得到了農業部、國臺辦的全面認可,并正式批準設立福建省漳浦縣臺灣農民創業園,同時批準設立的還有山東省棲霞市臺灣農民創業園。這是全國臺灣農民創業園的首創,在首屆兩岸經貿論壇上,被中央宣布為惠及臺灣同胞的“十五項政策措施”之一。之后10年來,農業部、國臺辦和商務部3家共同聯合在全國各地設立了29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
無疑,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設立開創了兩岸農業合作的新型模式,是提升兩岸農業合作的重要舉措。實踐證明,園區的設立和發展,有利于兩岸農業轉型升級,有利于為臺灣農業產業轉移升級提供廣闊的空間,有利于實現兩岸農業資源。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于臺創園總量總體偏小,各地臺創園發展很不平衡,園區平臺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自身發展遇到諸如土地、融資、銷售等困難和問題,都在或多或少地制約著臺創園的快速發展。
今天,在“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讓我們一同去為臺創園的明天建言獻策、貢獻智慧,讓臺創園為兩岸交流合作結出更多的碩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