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措施代表委員為臺創園存在問題建言獻策
針對上述存在的一些問題,全國人大臺灣團代表陳蔚文建議:
一是給予臺創園土地用地指標政策傾斜。建議針對臺創園設施農用地困難問題出臺相關政策,適當給予靈活寬松的土地性質調整政策。對園區內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經營的設施用地,按設施農用地管理,由當地臺創園管委會和地市級農業管理部門據實審核,報國家土地管理部門備案,可以不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二是設立臺創園專項扶持資金,放寬融資政策。設立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研發、優良品種試驗推廣等專項扶持資金;適當放寬融資政策,簡化手續,降低擔保門檻;鼓勵地方銀行加快臺農臺商資產的認證體系建設,推動臺灣地區擔保信用與大陸認證體系互通;爭取國家政策性銀行為臺農、臺商提供專項長期低息貸款;引導商業保險機構開展政策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業保險試點,探索建立自然災害救助基金,降低臺農投資創業風險。

陳蔚文

陳玲
三是促進檢驗檢疫便利化。探索在臺創園內設立專門隔離區,在檢疫部門嚴格監管、指導下開展隔離業務,提高種苗、種子等新品種的檢驗檢疫環節的便利化水平,有效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損失。
全國政協臺聯組委員陳玲建議:
一是加強對臺創園建設的頂層設計。將臺創園建設納入國家規劃,建立考評機制,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園區引進更多的臺灣新型特色作物品種、現代農業技術和先進農業經營理念,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精致農業、休閑農業,培育農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建立由相關國家部委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適時召開會議,重點研究解決臺創園用地、融資、銷售等生產經營遇到的各項困難和問題,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推動臺創園健康發展。
二是優化涉臺農作物種苗業引進環境。優質農作物種苗是促進農林業生產和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關鍵,臺灣農作物種苗業發展起步早、技術先進,具有豐富和優良的農作物品種及種質資源。目前,全國臺創園已引進臺灣實用良種超過3000種;福建引進臺灣農作物優良品種2500多種,其中有150多個品種得到規模化推廣和應用,促進了福建農作物品種水平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引進臺灣種苗要經省級審核,報農業部審批,再由檢驗檢疫部門檢疫合格后才能進關,而且引種審批目錄中臺灣品種有限,新品種風險評估需時幾個月甚至長達一兩年,造成審批手續繁瑣、辦理時間長、效率較低,臺農反映很大。建議:一、審批權限下放。將臺灣進口種苗審批權限下放給臺創園所在省市或先下放福建、江蘇、廣東進行試點,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限,增加引進種苗的種類。二、建立高效的涉臺種苗檢驗檢疫機制。支持福建、江蘇、廣東先行先試,探索涉臺種苗檢疫監管新模式和措施,加快進口報批、報檢、通關速度,加快引種隔離試驗區建設,解決生產性優良種苗引進隔離問題。
三是更好發揮臺創園促進兩岸農民交流平臺作用。支持和組織臺創園聯合島內農民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廈門“9.8”投洽會,兩岸農博會、林博會等國際或兩岸性的各類相關經貿展會;強化開展“臺灣農民大陸行”活動,打造臺創園品牌效應,不斷增強臺創園在兩岸的影響力。
四是建議支持臺灣青年農漁民到臺創園就業創業。在條件比較成熟的臺創園加掛“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并設立臺灣青年農漁民創業專項資金。吸引更多的臺灣青年農漁民來大陸臺創園參加培訓、見習、就業和創業,重點引導臺灣青年農漁民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創意農業、休閑農業、會展農業等農漁產業新業態。
聲音

海峽時評
051 洪秀柱雖勝尤險 需更高期許
052 承認兩岸同屬一中是開啟臺灣幸福的密碼
053 堅持“九二共識”,就是把領土主權牢牢掌握在手里
一語中的
054 民進黨莫要選擇岔路 / 綠心胸要放寬讓更多陸生來臺
055 李克強為兩岸定調警醒民進黨 / “九二共識”是基石 盼融合發展
媒體摘論
056 “九二共識”是最務實的選擇 / 臺灣沒有本錢切割集體認同
057 未來兩岸關系會只是“冷和平”嗎? / 蔡不認“九二共識” 林全將面臨艱巨挑戰
名家專欄
058 我有兩個生日
059 臺下風景
060 臺灣老街碰到“新問題”
061 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