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堂(北京市第二中學亦莊學校)
由一道高考題談解析幾何問題“代數化”的策略
蘇懷堂
(北京市第二中學亦莊學校)
解析幾何作為高中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高考高頻考點之一。解析幾何的核心思想是坐標法,即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圖形的性質。因此,解決解析幾何問題的首要任務是將問題代數化,即用坐標和方程表示問題中涉及的幾何元素。本文將通過一道高考題的解析,探討解析幾何問題的“代數化”的策略。
(Ⅰ)當點B是W的右頂點,且四邊形OABC為菱形時,求此菱形的面積;
(Ⅱ)當點B不是W的頂點時,判斷四邊形OABC是否可能為菱形,并說明理由。
本題要研究圖形的幾何性質是“是否為菱形”,因此要解決好如下幾個問題:第一,菱形的判定定理有哪些;第二,本題應選擇什么定理;第三,如何代數化“所選定理”。
菱形的判定定理有:①四邊相等;②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③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判定定理的選擇:①、③均需將距離代數化,而②只需代數化垂直平分,易知,選擇第二個計算更簡便,因此首先考慮“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
代數化“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如果代數化AC、OB互相平分,則需要O,A,B,C四點坐標分別表示AC、OB的中點,而代數化AC⊥OB,則需要直線AC、OB的斜率或向量的坐標。由此可知,直線AC方程、點B及直線OB方程三者知其一,就可將其他所有量代數化,因此就有了如下的方法一、二、三。
方法一:
∵點B不是W的頂點
∴直線AC斜率存在且不為0
設AC的方程為y=kx+m(k≠0,m≠0)

設A(x1,y1),C(x2,y2),
所以四邊形OABC不是菱形
所以當點B不是W的頂點時,四邊形OABC不可能是菱形。
方法二:設B(x0,y0),x0≠0且y0≠0,則OB的中點坐標為

其判別式Δ>0恒成立
設A(x1,y1),C(x2,y2),則

所以四邊形ABCD不可能為菱形
方法三:假設四邊形OABC是菱形,則AC⊥OB
因為點B不是W的頂點,所以直線OB的斜率存在且不為0
設直線OB的方程為y=kx(k≠0)
又∵AC⊥OB

∵直線AC與橢圓W有兩個不同的交點
∴Δ=64k2m2-16(k2+4)(k2m2-k2)=16k2(k2-k2m2+4)>0,
設點A、C坐標分別為(x1,y1),(x2,y2),則

化簡得1=4,這與1≠4矛盾
所以四邊形OABC不是菱形
方法四:
則A,C兩點為圓x2+y2=r2與橢圓的交點

所以A,C兩點的橫坐標相等或互為相反數。
因為點B在W上
若A,C兩點的橫坐標相等,點B應為橢圓的左頂點或右頂點。不合題意。
若A,C兩點的橫坐標互為相反數,點B應為橢圓的上頂點或下頂點。不合題意。
所以四邊形OABC不可能為菱形。
坐標化的一般方式有兩種:第一,直接設點坐標,然后坐標化相關問題;第二,設直線方程,通過聯立方程表示坐標,然后再進行坐標化。一般的,若直線與橢圓相交,且需要兩點坐標,則更多地選擇設直線方程;若直線與橢圓相交,而只需要其中一點,則更多地選擇設該點坐標。另外,從方法四可知,幾何性質研究得越充分,計算就會越簡單!
李鐵安,宋乃慶.高中解析幾何教學策略:數學史的視角[J].數學教育學報,2007(2).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