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職業學校數學課堂練習的研究
李翔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課堂練習有鞏固知識的作用以及檢查反饋的功能,而且具有發展性功能,在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結構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那么,課堂練習的時間怎么安排,練習什么內容,練習的形式是什么,提出一些觀點與建議。
課堂練習;中職數學;重要性
華羅庚先生說:聽數學課不做題,相當于入寶山而空返。單墫教授說:各種能力的培養都必須通過練習和訓練。胡志剛教授在其所著的《教育時機論》中指出:“課內練”優于“課外練”,并指出“課內練”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他還指出,把握最佳的練習時機,事半功倍;失去最佳的練習時機,事倍功半。在數學課堂中,課堂練習不僅具有鞏固、深化知識的作用以及測試、檢查、反饋的功能,而且具有發展性功能,在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結構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同時也是師生進行互動的重要形式,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只有具有有效性的課堂練習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激勵學生思考、激勵學生自發的反思。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能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搭建一個平臺,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都能看到自己的收獲,能及時地了解、監督、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由此可見,課堂練習對教師組織有效教學、深化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同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差,大部分學生對基礎課不重視,而且沒有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好我們的數學課堂,讓中職生在課堂上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他們在課后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課堂上科學地進行練習能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如何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更有魅力,課堂教學更有效率?筆者認為設計合理有效、生動有趣的中職數學課堂練習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教師普遍認為必須加強基礎知識訓練,結合學生目前的數學學習情況,練習增加程序性、方法類指導、相關知識鏈接,拓展思路也是非常必要的。此外,練習的安排要有層次,能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練習的內容形式要多樣,要重視觀察、實驗、動手制作和社會調查,如能因地制宜,聯系學生專業及生活實際就更好了。但在實際課堂練習中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練習內容匹配性欠佳,數量控制不當,形式單一,練習時機不當,練習中學生的參與度不夠,時間不夠充裕,練習講解關注結果多,過程少,對于練習的反饋,教師沒有及時地對教學進行調整等等。這些問題都說明課堂練習設計時教師沒有注意課堂練習的策略:時間、容量、形式這三大問題。
此外,調查發現家長們贊同練習,不反對多做練習,但把高效率的練習、減輕負擔寄托在老師身上。而學生沒有解題策略的意識,他們希望老師能帶領他們改進練習方法,富有成效地練習,而不是大量無效的勞動。也就是說要提高課堂練習的效率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提高練習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是決定新課程改革成敗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1.課堂練習時間應占多少呢?

圖1
通過圖1學習曲線我們可以得出在進行新知識技能的練習時,學生進步很快,雖然在他們練習一段后進步較慢,但練習總能提高學習效果。只有經過大量練習,學生才能快而準確地操作一種技能。所以對中職學生而言,想要提高基礎,就應該給予學生一定時間的練習。

圖2
通過圖2一般人有20分鐘的專注力,學生大概20分鐘后,注意力會比較不集中,但此時老師卻越講越起勁。換言之,老師講到重點時,往往是學生注意力最差的時候,假如教與學兩個曲線沒有相配,教學就會沒有效果,詳如圖3。

圖3
由此可衍生兩個問題。首先,當學生最能集中精神,亦即課程剛開始與快結束時,教師應該善用這兩段黃金時間,通過精講使學生掌握課程的精華與要旨。同時,當學生注意力下滑,教師應該通過課堂練習引起動機,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繼續投入該課程。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學生能充分掌握基礎知識,一節課知識點容量不宜過多,做到一點一練,精講多練,至少應給予學生一半的課堂時間去進行課堂練習。
2.課堂練習練什么?
課堂練習以注重面向全體學生,所以應以基礎性練習為主。基礎性練習是為了讓學生加深理解并牢固掌握課堂知識重點的練習,這類練習的目的是鞏固新知,他們是拓展、深化知識的基礎,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深入,因此,這類習題是練習中必不可少的。
課堂練習應該與教材相結合。課堂練習首先不能脫離課本,課本的例題、習題是教材編寫者精選的,有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外延,即其對理解、鞏固知識、培養能力和解題策略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典型作用和潛在的價值。教育家吳也顯先生在《教學論新編》中指出:教師不是簡單地教教材,而應是用教材去教、在教材提供的基本線索和材料的基礎上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去調節教材的內容,以適具體的學習對象。這種對教材再加工的過程也就是教師備課的過程。在教學中,要把學生作為出發點,關注學生,創造性地用教材,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例題進行合理的改編,哪些需要補充?哪些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哪些順序需要重新調整?哪些是教學重、難點等等,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例題和練習,從而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3.操作形式怎樣?
一般來說,學習新知識時多用集中練習;復習舊知識則常用分散練習。教師如果在新知識的教授后總用一種方式練習操練,只能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從而忽視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而且練習形式的單一化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習效率也偏低。所以,數學課堂練習應該加強數學表述性練習、抽象思維的練習以及注重實用性,這些都需要不同的練習形式。
基礎練習憑記憶或簡單推理即可完成,簡便快捷,將短時記憶里的新知識轉為長時記憶,使學習的知識達到自動化,如函數單調區間的判斷,奇偶性的判斷等,可采取口答的形式判斷題、選擇題、填空題等;對于涉及的知識不僅僅是新學知識,還有舊知識;而且它涉及的關系或條件的關系不是單一的,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的形式如解三角形,求直線與圓的關系;依照奧蘇伯爾的認知理論,這類練習屬于有意義學習的一種形式,它使新舊知識建立聯系,能將新知識納入舊知識的網絡結構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為創造性練習打下基礎。然后小組討論評講,這樣可以更好地觀察學生問題出在哪兒,缺漏在哪里,有沒有必要增加同類練習,哪些同學表現優秀給予及時表揚等。這類題可以是計算應用題、思考題等。這些是中職學生練習的重點形式,這也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的練習類型。
課堂練習的建議:
課堂練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這需要教師明確課堂練習的重要性;明確設計原則,深入分析教材和學生實際情況精心的設計;設計細化的、可測量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時注意練習的時間、內容以及不同的呈現形式,注意三維目標的在練習中的滲透。總之,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優化課堂的練習離不開教師的教學實踐,還需要教學中不斷總結、提煉相關的操作策略等這些需要研究的內容。
[1]王延金.高中數學“課堂練習有效設計”的策略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3).
[2]吳也顯.教學論新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