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科普事業串成創新發展穩居全國前列

“十二五”期間,青浦區注重加強科普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全民科學素質、加速提升科普服務能力、發揮科普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優化科普發展環境。日前,被中國科協名為首批“2016-2020年度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示范期為5年。
位于淀山湖畔的青浦是上海陸域范圍內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地處上海從東至西“黃金發展軸線”,是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功能承載區、郊區發展服務經濟的先行區,也是上海唯一直接連接蘇浙和緊密連接長三角的行政區。
青浦曾列為2001年全國首批科普示范區,并創建成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范區,2011年被命名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區”,2013年榮獲全國縣(市)科技進步考核“科技進步先進區”。今年再接再厲,又被列為首批“2016-2020年度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青浦始終立足于將“國家生態區”的農業特色,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突出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著力培育農業生態科普品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青浦區加強組織領導,注重統籌協調,全力加強科普事業建設,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將科普經費列入區財政經費預算,并逐年增加。已經建立區公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街鎮科普工作領導小組、村(居)科普指導小組三級科普網絡管理和服務體系。全區已建成科技館、科技圖書館、科普公園、科普廣場、科普生態大道等多處大型科普活動場所。全區現有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6家,市級科普教育基地18家,區級科普教育基地33家,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0家,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青浦區按照科學素質工作建設目標,以科普為民、科普惠民、科普益民、科普便民為宗旨,以提高五大重點人群科學素質為重點,在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努力提高市民科學素質。
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有聲有色
農民農業科技培訓轟轟烈烈
新型勞動人口培養契合需求
機關人員培訓促進科學管理
社區居民科普貼合日常生活




青浦區以每年科技節(科技周)、全國科普日為重點,以科普“六進”為抓手,不斷擴大科普活動受眾面,形成區域科普活動特色。
青浦深化科普示范體系建設,以創促建,實現科普示范項目規范化管理、可持續發展。
青浦拓展現代科技傳播方式,以新帶老,實現科普傳播方式多元化、信息化。

圍繞“綠色青浦”的發展規劃,科普工作堅持以綠色生態為基礎,以環保科普宣傳為重點,每年圍繞“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青浦”主題開展低碳示范社區創建、低碳家庭評選、低碳科普作品征集、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爭做環保小達人等活動,倡導全區市民實行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低代價的低碳生活方式,享受綠色時尚生活。



在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中,青浦區科普工作將緊緊圍繞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需求,以服務科技創新、服務人的全面發展為導向,以能力建設為主線,突出構建“大科普”工作格局,推動科普事業更加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具體來說要聚焦四方面目標,全力推進科普事業發展:聚焦科創中心戰略,激發公眾創造活力;聚焦互聯網+科普,實施融合發展計劃;聚焦北斗示范應用,全力打造智慧城市;聚焦人的全面發展,提升公民科學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