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恩私報”不可取
每到地方黨委和政府換屆“進行時”,就不時聽聞新提拔的干部喜滋滋地“感謝領導的栽培”,甚至還有得到提拔的干部跑到領導辦公室深鞠一躬:“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您的大恩大德。”人們不禁要問:作為黨員干部,“被提拔”之后,究竟該感謝誰?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報的是父母養育之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報的是他人的相助之恩;韓信送漂母千金,報的是一飯之恩……這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道德光輝,它以人性為支撐,是個人的道德行為。
而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培養和重用,是以黨的事業為出發點的。黨員干部作為黨的一員,其政治生涯和成長進步,皆離不開黨組織的教育培養,倘若把自己進步的功勞記在某一個領導身上,顯然是感謝錯了對象。
然而,一段時期以來,“公恩私報”現象卻并不少見,里面頗有些門道。有的黨員干部的確是沒有理解清楚黨組織、領導干部和黨員之間的關系,犯了糊涂,而有的卻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這些裝糊涂的干部,組織意識淡薄,整天琢磨著拉關系、找門路,在結私情上下功夫,信奉“組織沒有靠山穩”“會做事不如會來事”“靠本事不如跟對人”那一套,把組織培養的“公恩”故意誤解為私人“恩典”,以便堂而皇之地感謝領導,有意拉攏關系,好讓領導再幫助自己“進步進步”。
也存在少數領導干部思想作風不正的問題,他們把選拔使用干部當作自己的私權,個人代替組織,黨管干部成了“我”管干部,以恩人自居,認為“你是我提拔的”“我是為你說了話的”,把下屬的升遷完全歸功于自己,竭力使之知曉事成的背后有自己一份“功勞”,是自己“使了勁”起了作用。黨和人民賦予的公權力,儼然變成了其籠絡人、謀私利的砝碼。
把同志之情異化為人身依附,形成小團體、小圈子,滋生腐敗現象,敗壞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近年來令人觸目驚心的“秘書幫”“石油幫”“山西幫”等腐敗窩案無不如此。
我黨從成立之初,就嚴明黨的組織紀律,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凌駕于組織之上。陳毅就曾言:“第一想到不忘本,來自人民莫作惡。第二想到黨培養,無黨豈能有作為。”忠誠于黨,不是忠誠于哪個人。黨員干部要明白,有些領導干部在黨員成長進步的道路上給予了一些關心和幫助,但這只是黨組織賦予他的責任,不是其個人的私恩施舍;作為領導,也應把選拔干部當作分內之事和應盡義務,“茍得其人,雖仇必舉;茍非其人,雖親不授”。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品格,是一種境界,但如果感恩弄錯了對象,人生就會迷失方向。對黨員干部而言,只有懷揣對黨組織的感恩心,勤政廉潔,造福百姓,才能真正彰顯黨員忠誠黨性。

“微信增刊,讀者專享”
黨員領導干部婚喪嫁娶如何不踩“紅線”
有專家對判定“紅白事”是否屬“大操大辦”給出六條基本判定標準:一看操辦“紅白事”是否使用公款;二看是否使用公物,如公車等;三看是否使用公產,如免費使用禮堂等;四看來賓中有無管理和服務對象,是否收其禮金禮品,特別是有無借機斂財;五看來賓中有無使用公物;六看是否影響他人休息、破壞環境等。
有地方紀委還出臺相關規定,要求各級嚴格執行“七個嚴禁”:即嚴禁以分批次、多地點等方式變相突破規定的規模;嚴禁以任何方式邀請管理和服務對象、下屬單位干部職工參加婚喪嫁娶事宜,收受管理或服務對象的禮金,借機斂財;嚴禁動用公車、公物、公款等公共資源;嚴禁以單位名義贈送禮金、禮品;嚴禁在本單位或其他單位報銷或變相報銷費用;嚴禁影響正常公務活動、單位工作秩序和社會正常秩序;嚴禁搞有損社會公德的庸俗活動和封建迷信活動。
中央紀委法規室編寫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釋義》提出,這里所稱的“婚喪喜慶事宜”,除了包括結婚喪禮外,還包括父母、配偶、子女過生日,子女上大學,喬遷新居等各種與親朋好友共同慶祝的事宜。所稱的“大辦”,是指大大超過了當地一般群眾舉辦類似事宜的規模或消費標準。所稱的“造成不良影響”,是指在群眾中或社會上造成負面影響,損害黨員領導干部的形象。所稱的“借機斂財”,是指借辦理婚喪喜慶事宜,收受各種名義的禮金、紅包、貴重禮品等物質性利益。
哪些人不準“大操大辦”?《廉政準則》適用對象為縣(處)級以上以及人民團體、事業單位中相當于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而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及其分支機構領導人員中的黨員,縣(市、區、旗)直屬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科級黨員負責人,鄉鎮(街道)黨員負責人,基層站所的黨員負責人則參照執行。這也可以視作中央法規層面“嚴禁大操大辦”的對象范圍。
(人民網2016.6.7)
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趨嚴
6月2日,接受組織調查兩個多月后,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陽被中紀委通報開除黨籍、開除公職。通報中,一個值得注意的表述是,王陽“嚴重違反組織紀律,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中紀委對王陽的通報并非孤例。統計顯示,2014年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黨紀處分通報中涉及“個人事項”的黨員領導干部,一共有68名。其中,包括王陽、谷春立在內的中管領導干部,共有18人;中管領導干部以下50人(49人為廳局級領導干部,1人為處級領導干部)。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中央的舉措意味著,對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要求越來越嚴。他說,我們現在有兩個做法,一個是加強對領導干部不按規定報告個人事項的處罰;另一個是“凡提必查”,領導干部要提拔,都要核查他本人的報告事項和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從這兩方面來說,我們確實加強了對黨員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的查處力度和對黨員個人事項報告制度的執行力度”。統計顯示,在被通報的68人中,包括龔清概這名中管干部在內,表述中明確提出個人事項違規內容的有兩人。
(《法制日報》2016.6.6)
公務員哪些飯局不能去
“飯局”,在中國人情社會是繞不過去的社交方式。近年來,公職人員因公款吃喝問題被通報曝光的案例頻繁發生。中央紀委網站日前發布消息,2016年4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115起,其中僅僅查處違規公款吃喝問題數就為422起,處理613人。
如何防止誤陷“飯局門”?不少紀委都曾在節日期間發布“飯局”溫馨提醒,大體上講,有三種飯局“不能去”——“用公款搞私人宴請不能去、管理服務對象的宴請不能去、高消費豪華飯局不能去”。還有的地方紀委將不能去的飯局細分為20類之多,這20類飯局包括:上下級之間搞互相吃請、同城之間安排公務用餐、接受基層單位吃請、接受異地接待、接受村級組織安排的吃請、企業安排的吃請、帶有公務接待性質的夜宵、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安排的吃請、接受可能影響公務執行的吃請等內容。
在各地建章立制的探索中,領導干部飯局的“紅線”愈加清晰,公職人員“八小時之外”的“戒尺”也更加明確。面對各類飯局“陷阱”,領導干部要自覺堅持六個帶頭——要帶頭執行各項規定;要帶頭杜絕鋪張浪費;要帶頭減輕基層負擔;要帶頭反對公款吃請;要帶頭維護隊伍形象;要帶頭引領社會風氣。
(人民網2016.6.2)
上繳五險一金您能得多少
養老金以北京為例:個人和公司分別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和20%繳納,必須繳滿15年,退休后才能按月領取養老金。
醫療保險以北京為例:個人和公司繳納比例分別為2%和10%,個人繳納的部分可以隨時取出來。
失業保險個人和公司的繳納比例分別為0.2%和1%,農村戶口無需繳納。領取金額以北京為例:
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滿5年月發放標準為1012元;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滿10年月發放標準為1039元;累計繳費時間滿10年不滿15年月發放標準為1066元;累計繳費時間滿15年不滿20年月發放標準為1093元;累計繳費時間滿20年以上月發放標準為1121元。
工傷保險只有公司繳納,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業務牌”
生育保險公司繳納比例為0.8%,無論男女都需要繳,繳滿1年即可享受生育待遇。女職工在產假期間企業繼續向女職工發放工資,標準是以上年度個人工資和公司平均工資兩者之間的高者計算,生育津貼不用繳個稅。
住房公積金以一線城市為例,北京為12%。某職工月收入10000元,那么他每月的住房公積金數額是1200(個人)+1200(公司)=2400元。具體提取金額,由各地方政府規定。
(《京華時報》2016.6.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