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杰
匯集社會力量 傾情國防教育
——李淑芳與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
劉振杰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曾經“最可愛的人”——解放軍戰士,在其轉業或退伍后,或由于制度性因素影響,或由于傷殘等個人原因,不少人生活出現了困難。關愛老兵,擁軍優屬,加強國防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一次調研中,筆者走訪了一個專職從事國防教育的社團組織——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
基金會的成立,源于一次深刻的國外體驗。2011年春節,遼寧省企業家李淑芳和家人一起去埃及,適逢當地暴亂發生。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及時組織飛機將赴埃及旅游和需要回國的中國公民安全送回祖國,全力保護華人安全。當踏上歸國飛機的一剎那,李淑芳不禁淚流滿面。她從心底里感受到祖國的溫暖,深刻體驗到只有祖國強大了,才有人民的安寧、幸福和尊嚴。從那一刻起,李淑芳決心盡自己最大努力促進富國強軍,報效祖國。

2016年春節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李淑芳(右三)慰問抗美援越退伍老兵
2012年,李淑芳捐贈400萬元,成立了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基金會是一個集公益性、教育性、金融性為一體的社團組織。自基金會成立以來,以推進新形勢下國防教育為己任,多方整合籌集資源,開展了一系列全民國防教育活動。
深切關愛老兵社會生活。遼寧地區有抗美援越老兵千余人。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成立后,多次出資幫助困難老兵改善生活,積極主動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在八一建軍節期間,基金會組織老兵與孤兒院兒童一起舉辦紀念活動,宣傳當年抗美援越的戰斗精神。熱心細致的工作,使老兵們感受到了黨和社會的關懷。他們說,退伍幾十年了,深刻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于是,退伍老兵們自發組織起抗美援越國防教育講師團,在全民國防教育事業中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
多方開展國防教育活動。為了壯大全民國防教育隊伍,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先后牽頭成立了遼寧省國防教育陽光支隊、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軍樂團、藝術總團等志愿者隊伍。比如,軍樂團和藝術總團的演員們雖然年事已高,但在歷次演出活動中,他們兢兢業業,不辭辛苦,努力奏好每一首樂曲。在工作實踐中,李淑芳體會到國防教育重在全民參與,于是她提出國防教育“八進”的工作方針:國防教育進機關、進軍營、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心里、進海外。僅2015年一年,李淑芳就帶領基金會舉辦全民國防教育“八進”活動70余次。2015年11月,基金會與公安部邊防管理局聯合舉辦了“名廚走邊防”活動。歷時半個多月,名廚們把畢生積累的技能無私奉獻給邊防戰士。
積極關注老兵精神追求。2016年春節前夕,在遼寧一所老式住宅里,出現了感人的一幕:兩位抗美援越老兵撫摸著軍功章,追憶難忘的援越歲月,老淚縱橫,同時又感嘆生活的變遷,充滿自豪!這個場景發生在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走訪馮少珍和耿明多兩位老兵時的。在現實生活中,老兵缺少的不僅是物質幫助,更多的還是精神層面的關愛。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工作人員的到來,讓老兵們重新找回了自我價值和社會尊崇,他們感恩基金會關愛老兵的同時,希望動員全民力量關心國防,共建國防。
付出自有回報。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開展的一系列擁軍優屬活動,得到社會的廣泛贊同。在2016 年4月29日舉辦的遼寧省首屆“國防教育突出貢獻獎”的頒獎大會上,遼寧省國防教育基金會及其旗下的5個先進集體和17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
(作者單位: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