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娜(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遵義 563000)
藥物分析課程說課設計
丁麗娜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遵義 563000)
職教理念下的藥物分析課程的說課初探,主要包括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課程特色、展望等方面。教師通過說課來完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
藥物分析 說課設計 教學方法
說課是一種教研模式,對于完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執教者在深入了解學情、認真分析教材、仔細斟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陳述本門課程的教學設計過程及其理論和實踐依據,明確授課內容和方法,以期提高教學水平、達到教學目標[1]。
1.課程定位
藥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測定手段,發展藥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藥物的質量規律,對藥物進行全面檢驗與質量控制的一門應用型課程,是三年制高職藥學專業的核心專業課之一[2]。藥物分析是在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的基礎上,結合了職教特點及醫藥企業藥物質檢崗位實需求而設置,在藥品的制備、檢驗、使用、研制、營銷與管理等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課程基于藥品檢驗實際工作過程,以企業真實產品的檢測項目為教學載體,按實際工作流程組織教學過程,開設于專科學習第2學年,共計108學時。
2.課程培養目標
根據“就業為導向、服務為宗旨”的職教理念,以“必須、夠用”為原則,以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為依據,融合藥品檢驗工、藥士、執業藥師考試要求,培養學生熟練的職業技能、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養[3]。因此本課程的培養目標為(1)知識目標:掌握常用藥物鑒別、檢查、含量測定方法及主要分析儀器的原理及操作技能。(2)能力目標:具有較強動手能力,能夠獨立按藥品質量標準的要求實施藥品檢驗,具有探索解決藥品質量問題的基本思路和能力。(3)素質目標:樹立科學全面的藥品質量觀念,培養嚴謹求實的良好職業素養。
1.內容的選取
針對行業發展需求及職業崗位的需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本著強技能、重應用的原則設置教學內容(表1)。本門課程教學應注重藥品質量標準與藥品質量檢測技能及控制方法,并逐步提高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團結合作及創新能力。根據“三特定”(特定對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選擇合適的教材,同時,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及行業企業需要編寫相應的藥物分析技術實訓指導,培養學生實踐技能[4]。

教學模塊 教學內容 理論 實訓第四模塊總結提高 設計檢驗方法 / 6檢驗過程分析 / 4 合 計 54 54
2.課程設計
根據專業對應崗位群,進行實際工作任務分析和職業能力培養,進行課程內容的開發及學習情境設計。例如,藥品檢驗崗位應培養藥品質量檢驗與管理的能力,學習內容包括(1)藥品質量檢驗。(2)藥品的降解、穩定性試驗。(3)藥品售后質量檢驗。參照行業實際工作流程設計學習情境:學習培訓(樹立質量意識)→鑒別、檢查、含量測定(質量關鍵點)→藥品全檢(綜合技能)。
3.教學保障
教學保障主要有三個方面:(1)師資保障:本課程任課教師6人,均為雙師型教師,在學歷、專業、職稱、年齡結構方面均合理。(2)校內實訓條件保障:現有藥物分析專用標準實訓室面積300m2,并配套相應的實訓分析儀器,可以充分滿足教學、實訓的需要。(3)校外實訓基地保障:與貴州百花藥業、貴州聯盛藥業、貴州萬勝藥業以及貴州一樹藥業等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能較好的保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的有效進行。
1.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以“設定工作任務→查閱資料→完成設計方案→方案實施→綜合考核”為基本流程,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發現性學習。通過把握藥物的結構特點、查閱質量標準,做好準備工作,完成檢驗操作及記錄,總結實驗成敗的原因、應注意的問題等,從而達到對關鍵點的理解和掌握,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2.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課件、錄像、動畫等多種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企業共享及網絡資源。采用案例教學法(見表2),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分別引入典型的藥品質量事件,在對案例的分析中引出關聯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高度責任感[5]。采用啟發引導式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對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測定實訓項目中,先引導學生復習的對乙酰氨基酚片的結構與性質、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有關計算等內容,再讓學生分組討論,解決該項實訓操作原理、注意事項、含量計算等問題。學生能通過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可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表2 案例教學法運用
根據課程特點,采取校內教師、行業專家、學生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等評價方法,并明確各評價主體的合理分配比例。建立分模塊考核評價方式,如:平時成績、檢驗操作、筆試成績等,既注重知識考核,又突出技能及學習態度考核。建立知識與技能試題庫,實行教考分離,并采取筆試、口試、操作等多種考核方式。通過評教,發現問題,及時矯正;通過評學,加強平時學習效果;通過實訓獨立考核保證教學質量。
本課程特色為:一點、兩線、三結合。(1)一點:圍繞藥物化學結構決定性質這一基本知識點。(2)兩線:以藥物檢驗的工作任務為主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以藥物化學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檢驗方法為主線把握重點難點。(3)三結合:結合實景教學培養實訓技能,工作崗位對接零距離;結合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模式,圍繞實訓開展理論知識教學;結合行業企業合作,全方位參與人才培養。
根據職業方向積極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加強校企合作,分析藥學行業的職業領域與工作崗位,建立“校企共育,按領域分方向”的兩階段人才培養模式,并結合崗位工作流程設計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建立精品課程,促進教學改革。
[1]裘蘭蘭. 藥物分析說課模式初探[J]教育教學研究,2011,7(1):104-105
[2]孫瑩、呂潔. 藥物分析[M]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1-2
[3]黃勇, 盧昕. 《藥物分析》教學體會[J]廣州化工, 2016,44(3):141-142
[4]劉亮, 丁麗娜, 張彪,等.中藥化學技術課程說課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43-44
[5]張玉霖.藥物分析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84-85